傳OpenAI將在今夏釋出開源模型;英特爾計劃裁員21000人;歐盟對蘋果、Meta開出7億歐元罰單|極客早知道

訊息稱 OpenAI 計劃今夏初發布開源語言模型,力爭推理能力超越同類

4 月 24 日訊息,今年 3 月底,OpenAI 宣佈計劃在今年某個時候釋出自 GPT-2 以來的首個「開源」語言模型,目前該模型的細節正逐漸浮出水面。
據 TechCrunch 報道,訊息人士透露,OpenAI 研究副總裁 Aidan Clark 正在領導這一開源模型的開發工作,該模型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公司計劃在今夏初發布該模型,並希望其在推理能力上超越其他同類開源推理模型。該模型將採用高度寬鬆的許可協議,幾乎不設使用或商業化的限制。此前,像 Llama 和谷歌的 Gemma 等開源模型因限制過多而受到社群批評,OpenAI 此舉顯然是為了避開這些爭議。
據訊息人士透露,OpenAI 的開源模型將採用「輸入文字,輸出文字」的模式,並可能允許開發者像最近由 Anthropic 等公司釋出的推理模型一樣,自由開啟或關閉其「推理」功能。雖然推理功能可以提高準確性,但會增加延遲。如果此次釋出反響良好,OpenAI 可能會繼續推出更多模型,包括更小型的模型。(來源:IT 之家)

中國科技巨頭在制裁前訂購了超過 120 億美元的 NVIDIA H20 AI 晶片

據《日經新聞》報道,在本月初美國宣佈對 NVIDIA 晶片實施制裁之前,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和字節跳動已向 NVIDIA 的 H20 GPU 下達了數十億美元的訂單。H20 是最新一款受到美國政府制裁的 NVIDIA 晶片,但《日經新聞》的訊息人士稱,中國企業早在去年就預料到了這一制裁,並提前做好了準備。
據一位訊息人士稱,中國公司向 NVIDIA 下達的訂單總價值超過 120 億美元,其中數十億美元的晶片在 4 月份制裁導致供應中斷之前就已運往中國。
早在 3 月底,有關 H20 供應鏈動盪的報道就開始浮出水面,當時一家中國伺服器公司據稱警告客戶其 GPU 出現短缺。預計短缺將持續到 4 月 20 日之後,據《日經新聞》報道,這可能是由於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中國主要科技公司因美國可能對該晶片實施制裁而過度訂購造成的。
該出版物的訊息來源顯示,這三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製裁前就已訂購了 100 萬塊 H20 GPU。再加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據信能夠生產至少 75 萬塊 Ascend A10C AI GPU,中國已在美國全面制裁這些產品之前成功囤積了大量晶片。
然而,儘管中國公司確實下了 100 萬片晶片的訂單,但目前尚不清楚所有訂單是否都得到了履行。(來源:cnBeta)

特斯拉利潤暴跌七成,馬斯克宣佈減少 DOGE 工作

4 月 23 日,特斯拉釋出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 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為 193.3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213 億美元下降 9%;在盈利方面,特斯拉一季度淨利潤僅為 4.0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13.9 億美元下降了 71%;經調整淨利為 9.3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15.36 億美元下降 39%。
儘管當前業績面臨挑戰,馬斯克又拿出了「大餅」。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低成本新車型的生產準備工作正按計劃進行,預計將於 2025 年上半年開始投產。此外,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大規模生產仍預計從 2026 年起逐步展開。
同時,馬斯克還表示,從 5 月開始,他將減少與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將其減少到每週一兩天。
特斯拉電話會議後,股價在收盤後上漲。截至發稿,特斯拉股價盤後上漲了 5.39%。然而,今年以來,特斯拉已累計下跌超過 40%,蒸發了超過 5300 億美元,抹去了美國大選後的所有漲幅。(來源: 極客公園)

英特爾計劃裁員 21000 多人

據彭博社報道,英特爾將於本週宣佈裁員 21000 多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 20%。這一訊息是在英特爾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之前釋出的,此次電話會議由新任命的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主持,陳立武去年取代了長期擔任執行長的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據彭博社報道,陳希望透過此次裁員「精簡管理,重建以工程為導向的文化」。該公司於 2024 年 8 月宣佈將裁員 1.5 萬人,截至去年年底,員工總數約為 10.89 萬人。
英特爾長期以來一直舉步維艱;過去五年,該公司股價已下跌約 67%。自 2024 年底出任執行長以來,陳福陽已著手將英特爾旗下各部門拆分為「非核心」部門。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將其 Altera 半導體業務 51% 的股份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銀湖資本。(來源:cnBeta)

歐盟對蘋果、Meta 開出首張 DMA 罰單,共計罰款 7 億歐元

4 月 23 日訊息,歐盟委員會宣佈,蘋果及 Meta 公司因違反《數字市場法案》(DMA),分別被處以 5 億歐元與 2 億歐元罰款,總計 7 億歐元(現匯率約合 58.45 億元人民幣)。這是 DMA 自 2024 年 3 月生效以來首次執行處罰。
歐盟認定蘋果 App Store 違反 DMA 規定,限制開發者免費告知使用者其他付費渠道並引導交易,導致消費者無法獲知更優惠方案,且蘋果未能證明這些限制的必要性。歐盟要求蘋果在 60 天內解除相關限制,禁止未來實施類似行為。蘋果則表示將上訴,認為歐盟的決定對其不公平,且可能影響使用者隱私和安全。
Meta 因在 2023 年 11 月推出「同意資料收集或付費訂閱」的二選一模式,未提供「低資料使用量廣告服務」的法定選項,違反 DMA 要求而被歐盟處罰。儘管 Meta 在 2024 年 11 月推出新方案並新增低資料消耗選項,但本次處罰針對的是 2024 年 3 月至 11 月期間的違規行為。Meta 認為歐盟試圖削弱美國企業,迫使其改變商業模式。
歐盟要求蘋果和 Meta 在 60 天內完成整改,否則將面臨定期罰款。歐盟委員會將繼續與兩家企業合作,確保其遵守 DMA 法律法規。(來源:IT 之家)

蘋果 Siri 團隊大換血,Vision Pro 班底全面上馬

4 月 23 日訊息,據報道,蘋果正在對 Siri 團隊進行大規模重組,以期改善長期以來備受詬病的問題。
Mark Gurman 透露,新任 Siri 工程主管 Mike Rockwell 正在對團隊進行徹底改革,引入他在 Vision Pro 專案中的核心團隊成員,以提升 Siri 的功能和使用者體驗。
Rockwell 曾在蘋果 Vision Products Group 擔任領導職務,負責開發 Vision Pro,此次,他將 Siri 團隊的領導層進行了大幅調整,引入了多位他在 Vision Pro 時期倚重的親信。此外,他還重組了負責語音、理解、效能與使用者體驗的團隊,旨在簡化開發流程,強化 Siri 的功能。
Rockwell 上任後,首先邀請了 Vision Pro 的重要副手 Ranjit Desai 負責 Siri 的主要工程事務,涵蓋基礎平臺與系統團隊。Vision Pro 的資深軟體主管 Olivier Gutknecht 則接手 Siri 使用者體驗設計,蘋果資深軟體工程經理 Nate Begeman 和 Tom Duffy 也加入 Siri 團隊,負責底層架構工作。
業界評論指出,Siri 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負面評價,如果蘋果能夠徹底翻新 Siri,或許應該考慮更換品牌名稱,推出一款全新的數字助理,以擺脫舊有形象的包袱。(來源:快科技)

愛奇藝加碼微短劇,上線「跳看」和 AI 智慧助手「桃豆」

4 月 23 日訊息,2025 愛奇藝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辦。大會上,愛奇藝推出了精彩情節「跳看」功能和「桃豆」智慧助手,藉助 AI 讓長影片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觀影習慣。
為了讓長劇集更符合消費者對「短而精」的影片內容的觀影習慣,愛奇藝推出了「跳看」功能。據愛奇藝基礎架構與智慧分發事業群總裁劉文峰介紹,「跳看」功能透過 AI 技術對影片畫面進行深度分析,能夠找出那些真正能夠推動劇情發展的最有吸引力的精彩點。使用者僅需上下滑動螢幕,即可在敘事精華點間自由跳轉,不會錯過精彩點,同時實現個性化觀看體驗。
此外,愛奇藝還發布了「桃豆」AI 個人智慧助手,能夠全方位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智慧互動服務,涵蓋搜片、薦片、客服問答、暢聊內容等。
大會現場演示環節,面對諸如「給我推薦適合我看的內容」「接下來有哪些好看的劇要播」等一系列問題,智慧助手都能針對使用者偏好,給出回應。(來源: TechWeb)

小米闢謠 YU7 推遲釋出:依舊是此前預告的 6-7 月

4 月 23 日,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釋出文章,針對小米 YU7 推遲釋出的傳聞進行了闢謠。王化明確表示,YU7 的上市釋出時間並未發生改變,依舊是此前預告的今年 6 – 7 月。
據悉,小米 YU7 是小米汽車推出的第二款車型,同時也是其首款 SUV 車型。目前,該車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路測工作。
從設計層面來看,新車與小米 SU7 採用了同一套家族式設計語言。在車身比例姿態、水滴大燈、光環尾燈以及空氣動力學風道設計等方面,兩款車存在著一系列的共同特徵。不過,小米汽車也透露,YU7 作為一款全新的 SUV 車型,在諸多設計細節上做出了創新嘗試。
根據工信部的申報資料,YU7 的長寬高分別為 4999/1996/1600mm,軸距達到 3000mm,定位為中大型 SUV。與之對比,小米 SU7 的長寬高分別是 4997/1963/1455mm,軸距同樣為 3000mm。(來源: TechWeb)

谷歌 AI 聊天機器人 Gemini 月活達 3.5 億,與 ChatGPT 等競品仍有差距

4 月 24 日訊息,根據正在進行的谷歌反壟斷訴訟中披露的內部資料,截至 3 月,谷歌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Gemini 全球月活躍使用者數達 3.5 億。
在過去一年中,谷歌的 AI 產品使用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資料顯示,Gemini 在 2024 年 10 月的日活躍使用者僅為 900 萬,而到了上個月,其日活躍使用者數已攀升至 3500 萬。
然而,儘管 Gemini 的使用者數量增長迅猛,但其與行業最受歡迎的 AI 工具相比仍存在差距。根據谷歌在法庭上展示的資料,ChatGPT 在今年 3 月的月活躍使用者數約為 6 億,與之類似的還有 Meta AI,其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在去年 9 月曾表示,該平臺的月活躍使用者數接近 5 億。
儘管不同公司對月活躍使用者(MAU)的統計方式略有差異,但上述資料仍能反映出 Gemini 在消費者中的廣泛接受程度。在過去一年裡,谷歌透過與三星手機的合作、將 Gemini 整合到谷歌 Workspace 應用程式以及 Chrome 瀏覽器中,成功將該 AI 產品推向了數以百萬計的使用者群體。(來源:IT 之家 )

保時捷 911 Spirit 70 上海車展全球首發:售價 266.8 萬元,限量 1500 臺

4 月 23 日訊息,2025 上海車展,保時捷帶來史上最大展車規模,包括量產車與經典車共 18 臺展車,保時捷新款 911 GT3 與首次引進的 911 GT3 旅行版迎來了中國首秀。
此外,保時捷 Heritage Design 車系第三款車型,911 Spirit 70 全球首發並啟動預售,售價 266.8 萬元,限量 1,500 臺。
保時捷 911 Spirit 70 採用橄欖色 Neo 漆面,車前蓋三條緞光黑條紋復刻 1970 年代「安全條紋」文化,致敬速度與冒險的黃金年代。
此外,新車經典的帕夏元件內飾採用黑色與橄欖色 Neo 雙色調,並以賽車方格旗為原型,搭配數字化復古儀表,擁有非常經典的美感。
動力方面,新車基於新款 911 Carrera GTS Cabriolet 打造,其搭載的保時捷革命性 T-Hybrid 高效能混合動力系統,集成了電動渦輪增壓器、與變速箱連線的永磁同步電機、400 V 高壓電池等,可爆發 398 kW 功率。(來源: TechWeb)

長城山海炮 Hi4-T 上海車展首發:預售價 22.88 萬元起

4 月 23 日訊息,長城汽車在本屆上海車展釋出了山海炮 Hi4-T 車型,採用坦克的同款架構,擁有非常強悍的越野效能,共有兩個版本,其中效能版預售價 24.98 萬元,全球版預售價 22.88 萬元。
外觀方面,山海炮 Hi4-T 擁有非常霸氣的造型,視覺上非常具有衝擊力,搭載了越野套件、全地形輪胎和 T-MAX 絞盤等配置,效能版還原車配備了涉水喉,整體的越野效能非常強。
車身尺寸方面,山海炮 Hi4-T 高度達到 1960mm,軸距為 3350mm,接近角/離去角分別為 32°/26°。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坦克同款 Hi4-T 架構,由一臺 2.0T 混動專用發動機+9HAT 變速箱組成,整合 P2 前置電機,綜合功率 300kW,綜合扭矩 750 牛米,零百加速僅需 7.2 秒。此外,新車還配備了 37.1kWh 的電池組,純電續航 115km。同時,新車還搭載了 6.6kW 外放電功能。(來源: TechWeb)

回顧 20 年前上傳到 YouTube 的第一批影片

20 年前,也就是 2005 年 4 月 23 日,YouTube 的第一個影片「我在動物園」由聯合創始人 Jawed Karim 上傳,影片只有 19 秒長,記錄了他在聖地亞哥動物園大象前的簡單觀察。
同一天,使用者「mw」上傳了「我的滑雪技巧」,一個 10 秒的滑雪失敗影片,成為 YouTube 上第一個「失敗」影片。這些早期影片展示了 YouTube 的初衷: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記錄生活瞬間的影片,無論內容多麼平凡。
隨著時間推移,YouTube 逐漸從簡短、隨意的影片內容發展為包含長篇教程、深度解析和影片部落格的平臺。2012 年,Vine 以 6 秒迴圈短片的形式短暫對抗 YouTube,最終在 2017 年關閉。隨後,TikTok 崛起,其短影片形式迅速流行,促使各大平臺紛紛推出類似功能,如 Instagram 的 Reels 和 YouTube 的 Shorts。
如今,儘管 YouTube 上的短影片經過精心策劃和設計,但它們仍然保留了早期影片的自發性和關聯感。這些短影片在有限的時間內直擊核心,與 20 年前 YouTube 最初的影片風格有相似之處,顯示出內容創作在不斷演變的同時,也迴歸了最初的簡單和直接。(來源:cnBeta)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熱點影片
餘承東談問界 M8,女車主多喜歡霞光配色,非常適合一孩或多孩家庭。
點贊關注極客公園影片號
觀看更多精彩影片

更多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