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D北美留學進化論
微訊號:testdaily
Deepseek是什麼?
2023年,當OpenAI還在用天文數字的美元堆砌算力時,中國量化巨頭幻方量化突然甩出一張王炸——成立Deepseek,帶著上萬張囤積的A100晶片,直接殺入像人類一樣思考的通用人工智慧(AGI)戰場。
這操作堪稱“科技圈的軍火走私”,別人還在求爺爺告奶奶買晶片,它家直接把彈藥庫搬到了網際網路大廠的耶路撒冷杭州。目標很明確:要在AI領域復刻“兩彈一星”的劇本。
Deepseek的殺手鐧就三個字——價效比。

別人訓練一個GPT-4o燒掉10億美元,它家V3模型只花557.6萬美元,效能還能和GPT-4o掰手腕!
更絕的是開源策略,直接把程式碼甩到GitHub上,全球開發者免費白嫖。矽谷閉源大佬們看得牙癢癢——這相當於把米其林菜譜扔進大排檔,還附贈廚子手把手教學!
這一來,國內外AI屆都是炸了鍋。矽谷一邊罵街一邊真香。OpenAI CEO奧特曼嘴上說“歡迎競爭”,私下可能連夜開會改戰略;

英偉達、AMD搶著適配模型,身體比嘴誠實。而國內則是一片狂歡:華為、騰訊雲火速接入,國產GPU廠商集體過年。網友戲稱這是“AI界的農村包圍城市”。
而本來就在論文、PS這裡,把GPT玩出花兒的留學生們,這下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接下來的發展,是不是:
備考標化時因為Deepseek中英混輸毫無壓力,雅思8分大佬和四級擦線黨站在同一起跑線,語言培訓機構哭暈廁所?
申請黨用Deepseek-R1寫PS,邏輯推理直接碾壓招生官?
科研狗拿它讀文獻,效率提升3倍,教授還以為學生突然開竅?

圖源:小紅書@小賈不熬夜
好了好了,差不多得了【關掉Deepseek網頁
看看這Strong油膩但又略顯無邏輯的文風,其實是Deepseek自己說的啦(沒錯,小編也可以失業了)
不過,Deepseek實火是真的,不少同學也反映相比起缺少中文訓練語料庫的ChatGPT,Deepseek更適合中國寶寶!不過,最近據說是同時有不懷好意的外國駭客攻擊以及咱們中國網民的熱情,Deepseek動不動就“繁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缺點了!

當大家都在為AI屆新神的降臨或歡呼或慨嘆時,聰明的準留子已經悄悄地用了起來——
高中選校
你是一個普通的上海國際生。
像很多人一樣,在體制內初中的時候,你刷著抖音上,美高生在各種各樣的教室裡穿梭著,期待著下一節課會給他們帶來什麼體驗;下午早早放學,去看演唱會、去theatre club過一把戲癮、穿得美美去舞會……
回到現實,你看了看教室門口剛拉出的全年級排名大榜,視線追著表格直到第二張才看到自己的名字。班主任在你的上面三位這裡畫了一道槓:再往下的,重高就別想了哈。

你纏著父母讓你報了國際高中,自己去琢磨各家校考和三大國際體系。但是,看完各家閃亮亮但大同小異的官方宣傳——頂尖生源、專案制教學、國際視野,再看看xhs上,每家都有學生都在罵。
於是,你打開了Deepseek,想讓ta銳評一下上海國際高中。



哎媽呀,這攻擊力也太強了。天價學費、要洋不洋要中不中的課程設計體系,排名崇拜……要素齊全!各位國高生都是在巨大的網際網路資料庫裡,留下了多少對學校的怨念啊?
看完之後,你得出結論:老Shanghainese少爺小姐去包玉剛,文科做題家去WLSA,理科做題家去星河灣/華二,紐大毒唯去平和/世外,想要中西課程無機結合去協和、領科,競賽選手去上中國際部。

那個……好像本人啥也不是,要不,看看美高?畢竟要體驗純正美式教育,錄取池子又比國內大很多,是不是更明智的選擇呢?
來,看看Deep Seek的銳評,美高留子無非就這幾類:



好好好,永恆不變的“融入當地”的詛咒?被時差和匯率撕成兩半的靈魂?還有那種出國之後沒有故鄉的陣痛——“既當不了資本主義新貴,也回不去社會主義接班人”?
不愧是被東亞味兒醃入骨髓的國產AI,不管是用公益活動包裝自己,實際缺乏的真誠;或者父母投資移民,孩子卻陷入身份認同危機的困局……Deepseek就那麼水靈靈地說了出來。
太智慧了也不得勁兒啊。

備考標化
怎麼辦呢,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你已經求著爸媽揹負高價國際體系學校學費了,只能上著唄。
但是,才開學沒幾天,你就發現,失去了應試教育的壓抑但固定的框架之後,幾百件煩心事兒排山倒海壓上來:GPA、活動、AP課程,競賽……
本以為國外課程體系就能脫離死記硬背,實際上每天都在大量寫寫寫絲毫提不起興趣,題目都看不懂想開啟手機查查,發現別人都在說你這門考A“有手就行”。

可是你覺得AP課程的教法就是不合理啊,文科知識點又多但仔細挖下去又不細,理科雖然難度不高,但大題堪比文科,明明懂了卻得因為一個沒按格式來少了一句話就丟分,根本拉不開差距。
但看看學IB的小夥伴,更是ee/ia/tok寫不了一點,又花時間,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自己沒有一點兒把握的預估分……
沒關係, Deepseek會出手。

先是怒噴AP“考試軍火商CB的圈錢元宇宙”,

再劍指IB“給高中生套上六邊形戰士的刑具”;

最後不忘嘴一下A-level “洋應試の借屍還魂”;
拳打“全人教育”,腳踢所有國內校長,Deepseek的小嘴淬了毒。

除了國際課程之外,最讓國際高中生們破防的大概就是標化了。
單詞背不明白,好不容易刷完必背閱讀聽力6000詞,天文lecture一開還是一點都懂不了;反覆考了五六次,折騰上100+,回頭刷top30錄取Profile一個個“瀉藥,TOEFL111(小菜鳥
聽說寫滿分了不起?你悻悻想著,聽說去國外了,照樣聽不懂美國人講話。你問了問Deep Seek怎麼看語言考試。

你看了大喊真實,好罵!還沒完了,Deepseek越說越來勁兒,直接狂妄到誇一嘴自己:
“人類考生不過是給AI訓練庫投餵的活體飼料”
既然DS誇下海口,那,咱倒要看看ta寫託福作文來有多少本事!你找了個prompt:孩子應不應該做家務掙點兒小錢?然後把託福給出的相關要求餵給它。

DS開始思考。這時候注意看!這個碎碎唸的推理過程,才是作為大腦容量不比AI訓練資料庫的咱們能學到的部分。
首先,是主要的論點。Deepseek提出3個想法:教育意義——付出=回報;理財——會做預算,攢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動力——提供激勵機制。
但每個點,Deepseek也都考慮到了正反兩面,而且初步判斷出了哪一方佔上風。明顯,第一次想到的都是好處,即使是有壞處(依賴用錢、內部動力不足)也是可以平衡的。


接下來Deepseek開始想例子。透過小孩兒丟垃圾賺錢的例子買遊戲的例子,Deepseek形成了自洽的邏輯:零花錢應該是工具,而不是“賄賂”,核心論點thesis有了!


以下是完整的回答:



還是非常不錯的, Deepseek對於這種命題作文掌握度很好,要論點有論點,要結構有結構,要例子有例子,一些高階句型和短語,如“intern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rk and reward”,“entitlement”, “intrinsic value and extrinsic skills”也可以用起來!
好傢伙,這還要什麼機構,建議什麼問題直接Deepseek起手。
你甚至可以讓當皇帝,機構老師做得到嗎【bushi




申請季
就這樣時間過得飛快,你也到了要申請的時候。聽說Deepseek算命賊準,這美國大學錄取也是命一樣玄學,你也把自己的Profile輸進去,讓它拿拿決策。

Deepseek馬上給你掰開揉碎了分析: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從專業選擇到申請時間線,從人設打造到學校定位,這是吃了多少個留學顧問?
這麼懂,那是不是寫文書也沒問題?
你火速收集了幾個想寫的素材:
從烘焙社切入,體現個性和思辨力,開頭抓人,展示獨特經歷,結尾昇華,寫“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這個題目。
Deepseek思考片刻,立刻舌燦蓮花地吐出了《焦化黃油的香氣與耐心的鍊金術》PS一篇。





你被震驚到了。
儘管Deepseek寫的PS裡的事兒你一件沒幹,但通讀一遍,確實是非常刻板印象裡的美本優秀作文:
開頭用生動的感官細節引入故事,中間展開事件和反思,結尾昇華到公共衛生或社群服務的願景,將烘焙中的科學原理與人文關懷結合。

至少,比你見過同齡人的一些語句都不通順,每個字都透著“快錄取我”的文章高明多少倍都不知道。
可是你知道這不是你的故事。
你並不喜歡烤餅乾,辦烘焙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廣中式糕點。
你也從未在醫院實習經歷生死剎那,作為高中生,你的工作無非是幫忙做做量表測測血壓而已。
而且,即使Deepseek告訴你要寫得自然流暢,不顯刻意,你還是看著棒讀“急著出爐,毀掉蛋糕”的護士和會嘲笑你“擺弄牡丹解決醫療不平等”的商販皺眉頭;
彷彿在看一場寫作者急著把各種雞湯臺詞塞進所有角色嘴裡,再由NPC一樣吐出來的滑稽大戲。

你把這些都告訴Deepseek,告訴ta你的桃花酥義賣和來免費量血壓的大爺大媽。於是,Deepseek再度出手:






有了第一次的準備,你看著Deepseek用你熟悉的素材愣是拼拼貼貼成一個美式讀者故事,忍俊不禁。
會把破碎的酥皮比作屋頂的工人,“趕集日”攢藥錢給孫子買月餅的陳大媽,愣是套上了“醫療不平等”比喻的不對稱花瓣,充滿了矽基生物對人類修辭和浪漫最努力的模仿。
但,只要把裡面一些AI試圖模仿人類的胡言亂語和前後不通的邏輯改掉,Deepseek確實幫你生成了不少素材,省得你去想!
可當你按下複製貼上的時候,你突然想到,以前苦苦糾結文書,花大量時間brainstorm,想法來回碰撞,最終切準一個精細的角度,現在只需要問問AI,就能得到不少思路開啟、精妙、大差不差的答案。
當AI能更精準地表達同學的經歷和想法的時候,當AI能寫出更優秀、更符合招生審美的PS時,自己寫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你想問問Deepseek。
以下是Deepseek的回答:


在此之上,Deepseek還給出了進一步建議,怎麼讓AI成為一枚更好地折射自己的鏡片,而非依賴:

看似複雜,核心其實就是”即使是餵給你的東西,你也要反覆咀嚼,不斷地加料、裁剪,直到你的輸出漸漸掩蓋語料庫素材四處搜刮的字元。
Deepseek是這樣說的:
文書創作不是作文比賽,而是一場精準的自我考古。讓AI做你的洛陽鏟,但只有你知道要在哪片土層下尋找記憶的陶片。
最終矗立在申請材料中的,必須是你親手壘砌的精神自畫像——哪怕磚石參差,也比AI的光滑模具更具生命力。
申請季
而至於在AI能取代掉大半原本留子才能打破的“資訊差”,甚至當AI能完美包裝申請時,留學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留學是把自己變成「人形對抗樣本」,Deepseek說。

當AI能生成比人類更"正確"的答案時,教育的使命早已轉變:
是培養提出錯誤問題的能力(比如質疑WHO的糖攝入標準是否適配閩南飲食)
是修煉在矛盾資料中存活的身心韌性(就像同時面對UKCHO銅獎和AP美國曆史4分)
是成為演算法無法歸類的異常值(你的烘焙社故事在AI訓練庫里根本不存在)
去留學,就是主動跳進那個讓AI崩潰的現實泥潭——那裡有發黴的問卷、帶方言口音的課堂爭論、因文化誤讀引發的實驗失敗。
這些用肉身的“異感”換來的認知,才是後AI時代人類最後的護城河。


本文系授權釋出, From TD北美留學進化論,微訊號:testdaily,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