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的AdmissionEvent,哪些值得參加?參加了會有什麼好處?

留學之夢,從關注“築夢聯盟DreamBuilder”開始!
最近整理了美國S16 MBA專案6月的Admission Event,發現有趣的事情!(更新日期為2025年6月13日,部分學校之前的活動資訊不全)
在這16所學校當中,招生活動最多的是斯坦福的GSB哥倫比亞大學的CBS,可見兩家的財力雄厚!而從活動舉辦的地址來看,大多數學校都在美國本土或者一些主流國家,只有斯坦福在全球13個國家或者地區舉辦招生活動,可見diversity這個詞有的學校只能是口頭說說,而要真有實力才能落實到實際。
為什麼要整理這些學校的招生活動呢?我把所有6月的招生活動整理到一個文件裡,大家可以到到文末點選“閱讀原文”檢視。
什麼是Admission Event?
為什麼要參加?
Admission Event本質上就是商學院的marketing的手段,會在活動中強調自家的優勢、介紹申請流程,也會邀請在讀學生或者校友,分享就讀的體驗。如果你今年正在準備申請MBA,可以選擇性地參加一些活動,從這些招生活動中,你可以:
1
得到申請小tips
這些招生活動往往都會提到一些申請tips,雖然大部分的資訊網路上都有,但是招生官在分享會上往往會提到背後的邏輯,比如會介紹文書題目背後,實際是要考察申請人的某某品質,從而你能瞭解到在寫文書時應該選擇怎樣的素材、以及如何包裝自己。
2
可以與招生官互動、提問,刷臉
組織這些招生活動的往往都是負責招生的admission officer,所以有一定的機率組織活動的招生官就是最後評估你申請材料的人,因此有一些“印象分”總是有好處的,相當於刷個臉熟。這種方法不一定有用,所以申請人不應對此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是機率並不高,二是“刷臉”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
3
積累素材,用於寫why school
比如可以記下在活動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點,你在寫文書的時候可以提到,比如可以說“我在參加xxx活動時候,xxx提到xxx,讓我非常有共鳴,因為xxx,所以xxx學校和我的背景和目標有很高的匹配度”。
4
社交,瞭解專案風格,有助於選校
在我接觸的MBA申請人當中,很多人申請學校的邏輯,就是看“感覺”,也就是看跟學校的校友、招生官是否聊得來,或者氣場是否匹配,從而做出選校的決策。雖然這個方法並不是很“科學”,但確實跟學校的氣場、緣分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活動的種類及選擇建議
根據我的總結,我認為“招生活動”大致可以分為:招生官的Info Session在讀學生或校友分享按行業或地區的小組聚會某些小眾群體的聚會多個學校共同舉辦的活動。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並不需要每個活動都參加,每個學校最多參加2-3個活動即可。在選擇活動方面,我建議的選擇依據如下:
1
線下>線上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正好有目標學校的招生活動,最好是線下參加,原因有二:一是線下“刷臉”更容易被記住;二是認識一些和你一起申請的人,這些人可能會成為你未來的同學,並且在申請過程中可以交換資訊,比如在等waitlist的時候可以看看誰收到了什麼訊息。
2
Small group > large group
小型交流更容易跟人產生connection,交流體驗感更好。
3
相關活動>泛活動
選擇跟自己行業、興趣、地理位置相關性的活動,能夠有針對性地獲取新奇,且每種活動型別參加一個即可。
我也把我覺得in general所有同學都可以參加的活動標記了出來(如下),大家可以到文末點選“閱讀原文”後檢視。
以下是S16所有學校6月份的招生活動(6月13日更新,部分學校6月13日以前的活動不可見),僅供大家參考,具體資訊請以學校官網為主。
HBS
GSB
Wharton
Chicago Booth
CBS
MIT Sloan
Kellogg
Dartmouth Tuck
Michigan Ross
Duke Fuqua
UVA Darden
NYU Stern
Berkeley Haas
UCLA Anderson
Cornell Johnson
Yale SOM
推薦閱讀

你也想申請頂尖商學院?
築夢聯盟DreamBuilder是Jerry(哈佛商學院+MIT工程學院)和美國高校寫作老師及專業作家創辦的Workshop,我們分享留學申請的寶貴經驗,同時專注於文書修改服務,希望能夠幫助所有英語不是母語的華人申請人突破語言障礙,發掘自身閃光點,做最好的自己!最後飛越重洋,實現自己的留學夢。
DreamBuilder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
新增Jerry為好友
聊聊申請中的那些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