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日本政府在內閣官房設立了一個新機構,名稱很長:“與外國人共建有序共生社會推進室”。看似溫和,實則重塑規則。這一新設機構的職責,不只是橫向統籌、上下協調,更是一場涉及簽證、買房、社保、駕駛資格等領域的系統性調整。
在成立儀式上,首相石破茂並未迴避現實。他一方面肯定外國人對日本經濟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制度漏洞引發的“國民不安”。他的表態相當明確:面對不守規矩的人,要“嚴肅應對”;面對制度空白處,要“徹底檢討”。這不僅是行政機構調整,更是一次價值秩序的重整。
其中一個突出訊號,是日本政府將全面加強對外國人出入境管理、土地交易行為、簽證發放機制與社保繳納情況的監管。例如,有越來越多持“經營・管理”簽證的外國人,透過設立民宿公司移居日本,結果公司無實質經營,房子卻變成了自住住所。這類“假民宿、真移民”的操作已引發政府警覺。今後,這類簽證將面臨更嚴的審查與後續追蹤。

與此同時,房產交易也成為政策聚焦點。近年來,日本主要城市的整棟物業被頻繁購入並高價轉售,不僅引發房價波動,也激化了地方居民對“本地生活空間被資本侵蝕”的焦慮。相關資料指出,政府可能引入“資金來源說明”要求,甚至效仿美國CFIUS機制,對特定交易實施審查,以遏制風險積聚。
更實際的一刀,是“社保繳納”與“簽證續期”直接掛鉤。按現行法律,外國人在日工作滿3個月,就需加入日本的健康保險與年金制度。但現實中,有人長期未繳,有人透過“無收入”逃避繳納,甚至有持永住資格者也刻意規避。這種“享受福利但不承擔義務”的行為,已引發不少日本國民反感。新政下,若無繳納記錄,未來或將直接影響在留資格,甚至無法續簽。
另一個被點名的領域,是“外國駕照切換”制度。不少短期滯在者憑所在國駕照,快速取得日本駕照,卻發生多起嚴重交通事故,甚至逃逸事件。政府已明確表態,今後不允許非長期居住者換取日本駕照,考試製度也將同步加強,轉向“以長期定居為前提”的嚴格認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政策變化的背景,並非單一安全事件,而是社會整體風向的轉變。日本不再滿足於“零散管理”,而是希望透過一個集中的系統,實現“規則透明,責任對等”的治理方式——歡迎那些願意共同建設社會的人,同時也不再縱容“制度漏洞的使用者”。
這背後,是對“共生”的重新定義。不再是簡單的包容,而是建立在相互履責基礎上的穩定共處。在這個共識之上,制度越清晰,反而越利於真正想融入日本的人。
這也對包括房產、教育、醫療、就業等多個領域的外國人釋放出訊號:未來,日本不是不歡迎你,而是更希望你是“準備好了再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大家評論區一起聊聊!~
作者:房町君
編輯:派大星
稽核:大 蛇

點個“贊”+在看你最好看

end

瞭解日本房產,請上方掃碼
或搜尋祥子的微訊號:ribenbudongchan


點個“贊”+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