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屆奧斯卡獎獲獎名單出爐!《唯一的家園》獲最佳紀錄片

北京時間3月3日,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於好萊塢的杜比劇院進行頒獎儀式,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為表彰2024年度傑出電影,頒發了24個類別的獎項。其中,紀錄片單元提名的作品也是藏龍臥虎。最終《唯一的家園》以其對巴以衝突獨特的敘事視角、高質量的製作、以及廣泛的影響力與認可,榮獲最佳紀錄長片獎。這部作品在豆瓣評分8.3分。
電影製片人領獎時,呼籲大家關注巴以衝突:“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片土地比這裡更能反映我們幾十年來忍受的殘酷現實”“現在還不算太晚,生命仍然可以被挽救,活著的人仍然可以擁有未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出路。”
雖然獲獎者只有一名,但其他獲得提名的紀錄片,也十分優秀。這些影片透過記錄和分析全球範圍內的社會現象,讓觀眾更加關注全球議題,並引發對全球性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這種關注全球議題的態度使得這些影片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價值。

《唯一的家園》劇照

#01
唯一的家園
no other land
導演: 
巴西勒·阿德拉 Basel Adra/哈姆丹·比拉勒 Hamdan Ballal/尤瓦爾·亞伯拉罕 Yuval Abraham/拉謝爾·瑟爾 Rachel Szor
巴勒斯坦、挪威
片長: 94分鐘
該紀錄片專案始於 2019 年,導演阿德拉遇見了報道以色列驅逐當地居民事件的耶路撒冷記者尤瓦爾-亞伯拉罕(Yuval Abraham)和雷切爾-斯佐爾(Rachel Szor)。
在以色列軍隊對 Masafer Yatta 地區展開的無情攻勢之下,他們三人有著共同的期許:希望當地居民們的實地抵抗能夠引起世界的關注,並向以色列施壓,迫使其停止行動。影片透過對佔領下的生活的致命危險和精神壓力的長達數年的描述,強調了無論是否成為國際頭條新聞,加沙地帶的局勢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危機之中。
紀錄片中大量用手機拍攝的激烈的巴以對抗場面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其暴力程度足以讓人出離憤怒。而在這種可怕的局勢下,在這片不斷被戰火化作焦土的大地上努力生活的人們的日常場景更讓人無比動容。
該片獲得第7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觀眾獎最佳紀錄片。
推薦語:
以色列當代殖民暴力罪狀實錄,但這也許僅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罄竹難書罪行的冰山一角。持攝影機的人對抗持槍的軍人,粗糙的鏡頭卻帶來極為震撼的紀實影像。看到一臺臺推土機剷平他們世代生存的家園,他們的土地被強硬的敵人霸佔,變得支離破碎,人不像人,家不成家,住在山洞和殘垣,生命也被踐踏,這種任人宰割的無力感真的好可怕。這一切都源於那無形的強權,可再多反抗的聲音和動作都會被一次次的折磨和打壓。以色列記者和巴勒斯坦主人公的情誼尤為亮眼,就像所有不願看到以自己國族之名見證暴行的人那樣,總會有一些人是清醒的,反對強權,支援和平與正義,這樣極端的環境與關係中,竟然拉扯出有點超出友誼的微妙情愫。哎,願世界和平。(術燁)
#02
黑箱日記
Black Box Diaries
導演: 伊藤詩織
美國、英國、日本
片長: 104分鐘
記錄了記者伊藤詩織勇敢地調查自己遭遇的性侵案,並起訴身份顯赫的侵犯者。她的行動揭露了日本陳舊的司法與社會體制,成為一個里程碑。
該片曾入圍聖丹斯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影展。
推薦語:‍‍‍
一部個體對於強權的有力舉證。伊藤詩織身體力行,改善著全球女性的社會地位。私影像感染著每一位觀者,達成了集體反思。電影結尾是最好的黑色幽默,尤其對照著我們的環境來看。(李鑫龍:策展人、光影之前觀影團負責人)‍‍
在平遙電影節放映的時候,巨大的露天電影院座無虛席,無數觀眾被影片鼓舞,連現場的女翻譯在翻譯時也激動的泣不成聲。女性抗爭成為東亞權利鬥爭的重要場所與增長點,本片的出現契合時代精神。
可貴的是,它記錄了日本社會對於女性的壓抑,也間接暴露了日本政治運作中的一些看不見的腐敗。(王小魯:媒體人、策展人)
#03
瓷器戰爭
Porcelain War
導演: 布蘭登·貝洛莫 Brendan Bellomo/斯拉瓦·列昂捷耶夫 Slava Leontyev
美國、烏克蘭、澳大利亞
片長: 90分鐘
在戰鬥機轟鳴和導彈襲擊之下,烏克蘭瓷器藝術家斯拉瓦、安雅和安德烈選擇留下來戰鬥。他們在毀滅中尋找著美麗,堅定地展現出:雖然讓人們感到恐懼很容易,但要摧毀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卻很難。
推薦語:
主創們拍攝到很多真實而混亂的鏡頭,再經過貝洛莫的剪輯,塑造了這部情感充沛又讓人傷感無比的紀錄片。看過《瓷器戰爭》,觀眾或許會意識到在戰區製作電影所需的多方面技能。創作者之一的斯拉瓦·列昂季耶夫(Slava Leontyev)在他的地下避難所裡是一名畫家,為戰友們的瓷器成品上色。當走出避難所時,他搖身一變成為特種兵教官,指導初上戰場計程車兵選擇最佳狙擊位置,操控無人機攻擊俄羅斯軍隊。無論是上色、狙擊還是無人機瞄準,註定都需要非凡的耐心。正是憑藉這份耐心,這些“藝術家士兵”在烏克蘭東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懷揣著確鑿的愛恨情仇,堅持戰鬥(seamouse:影評人、環球旅行家)。
#04
政變的配樂

Soundtrack to a Coup d’Etat

導演: 約翰·格蒙佩雷茲 Johan Grimonprez
美國
片長: 95分鐘

影片以剛果及其首位民主選舉的總理帕特里斯·盧蒙巴的謀殺為背景,融合了地緣政治、爵士音樂、冷戰陰謀和殖民實踐,是一部爆炸性的混合體。片中既有詳盡的研究和資料,又在形式上絕對巧妙和自由。影片追蹤了盧蒙巴的權力崛起以及殖民者對將國家控制權交給其公民的抵抗。
同時,影片還記錄了美國試圖透過派遣爵士音樂家如妮娜·西蒙、杜克·艾靈頓、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人來影響該國的努力。這些音樂家來到剛果演奏,渾然不知他們不過是中情局陰謀的幌子。最終,這部影片充滿了音樂和電影能量,同時對仍然拒絕被抹去的殖民幽靈發出了一聲強烈的政治控訴“我控訴”。
推薦語:
檔案電影老手約翰·格蒙佩雷茲的新片,聚焦比利時與美國在民主剛果初年展開的一系列下作勾當。影片中可以驚鴻一瞥諸多弔詭的歷史細節,如剛果獨立儀式上比利時國王的佩劍被搶奪,或爵士之父阿姆斯特朗飛往金沙薩的演出專機滿載中情局軍火。而這一切,都被導演藉助意想不到的影像和聲音材料(美國黑人爵士大師們的演出,法農、馬爾科姆·X的演講,歐洲僱傭兵的採訪),以一種同樣詭譎的手法組織起來,形成一種亞當·柯蒂斯式的另類歷史敘事(王申:紀錄片導演)。‍‍
#05
甘蔗

Sugarcane

導演:  朱利安·佈雷夫·諾伊斯凱特 Julian Brave NoiseCat/艾米莉·凱茜 Emily Kassie
美國、加拿大
片長:111分鐘
一所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學校的虐待和兒童失蹤調查,引發了附近甘蔗保留地的反思。
推薦語:
‍‍傷感的節奏和無奈的情緒全到位了,更有無敵的攝影加持。早前在亞利桑那一家博物館認真讀過關於boarding school的歷史。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很多時候是被更可恨的人逼出來的,並把罪惡埋藏在鐵鏟和探針之下(seamouse:影評人、環球旅行家)。
2025年第97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紀錄長片:《唯一的家園》 
最佳紀錄短片:《愛樂唯她:紐約愛樂首位女團員》
最佳影片:《阿諾拉》
最佳導演:肖恩·貝克,《阿諾拉》
最佳男主角:阿德里安·布羅迪,《粗野派》
最佳女主角:米奇·麥迪遜,《阿諾拉》
最佳男配角:基南·卡爾金,《真正的痛苦》
最佳女配角:佐伊·索爾達娜,《艾米莉亞·佩雷斯》
最佳原創劇本:《阿諾拉》
最佳改編劇本:《秘密會議》
最佳動畫長片:《貓貓的奇幻漂流》
最佳國際影片:《我仍在此》(巴西)
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愛樂唯她:紐約愛樂首位女團員》
最佳藝術指導:《魔法壞女巫》
最佳攝影:《粗野派》
最佳服裝設計:《魔法壞女巫》
最佳剪輯:《阿諾拉》
最佳化妝與髮型:《完美物質》
最佳原創配樂:《粗野派》
最佳原創歌曲:“El Mal”,《艾米莉亞·佩雷斯》
最佳聲效:《沙丘II》
最佳視覺效果:《沙丘II》
最佳動畫短片:《柏樹樹蔭下》
最佳真人短片:《我不是機器人》
編輯:張先聲
部分影片海報、資料來源:豆瓣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