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銀行指數的表現超越了納斯達克指數,工商銀行的股價更是實現了翻倍增長。購買工商銀行股票就如同投資固定收益產品、債券、獲取紅利、尋求避險以及對沖消費下行風險。
從邏輯上看,較為合理的一種解釋是,債務化解推動了銀行和城投債券資產的重新評估。
當然,這種邏輯也是近兩個月才開始廣泛傳播的。兩年前,又有誰能預見到會有這麼重要的邏輯出現呢?
在國債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國家隊和保險資金往往會增加對銀行股的配置。
Copyright © 2025 | WordPress Theme by MH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