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假期期間,大家都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熱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澳洲的印度人好像越來越多。
10月份,澳洲就釋出報告稱,
由於人類糞便汙染的風險,多個海灘已釋出水質警告
,提醒遊客注意水質安全。
網友們更加紛紛抱怨,澳洲變成了Instralia,珀斯的印度人也變多了。
如今,澳洲約有4%的人口來自印度裔。從2011年到2021年,澳洲的印度裔人口翻了一番。
印度社群是澳洲第二大且增長最快的海外族群。根據2021年的人口普查,澳洲的印度裔人口大約為976,000人,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印度人在澳洲的存在感真的很高,聖誕節期間,有網友分享的一些圖片充分說明了這點。
隨手在街頭巷尾拍幾張照片,畫面中印度人佔據了絕大多數。
大量印度移民湧入澳洲,正在改變當地的環境。一些地區開始出現難聞的氣味,而澳洲的美麗海灘也面臨著嚴重的汙染問題。
有人曾親眼目睹,一些印度家庭在沙灘上挖洞後直接在其中排便,有時甚至直接蹲下解決問題。
10月份,悉尼多個海灘因易受人類糞便汙染而釋出了水質警告,敦促游泳者在游泳前檢查水質。
報告指出,新州約28%的監測游泳區域容易受到汙染,而大多數監測點的水質評定為良好或非常好。
報告發布後的第二天,Beachwatch網站對悉尼多個海灘釋出了警告,包括Gymea Bay、Malabar Beach、Monterey Baths、Carrs Park Baths、Frenchmans Bay和Gunnamatta Bay Baths。
報告指出:“娛樂用水受到動物和人類糞便的汙染,可能對海灘使用者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因為糞便中含有病原體(致病微生物)。”
“接觸受汙染的水會導致胃腸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胃痛、噁心、頭痛和發燒。”
海灘、糞便汙染?而印度人常在沙灘上排便的行為也早已聞名,因此很難不讓人將兩者聯絡在一起……
曾有路人在悉尼南部著名的Cronulla Beach拍到一名男子脫下褲子,背對水面,疑似在排便。
當然,這一觀點也只是大家的猜測,官方目前尚未確認海灘人類糞便汙染的來源。
這種局面的形成,與澳洲的多項政策密切相關。在未來的移民規劃中,印度的比例不斷上升,澳洲官方甚至公開表示,
希望印度能在移民上取代中國的地位。
可以明顯看出,澳洲政府不斷向印度群體示好,
移民政策上更是對印度大開綠燈,各項優待措施使得印度人移民澳洲變得更加輕鬆。
和中國人來澳不同的是,印度人無需澳洲僱主的贊助即可申請簽證。在澳生活和工作長達2年。
就算兩年工作結束以後,這些印度公民還可以繼續申請臨時或者永久的技術移民簽證,
進一步在澳洲工作或者直接拿到澳洲永居身份。
就在去年5月末,新州政府在官網上更新了最新的購房無需繳稅清單,印度被加入其中。
換句話說,印度公民在新州購房時,可以享受與澳洲公民相同的待遇:購房時無需支付附加購買稅(即印花稅),也無需繳納土地附加稅。
不僅如此,在貿易方面,澳洲如今非常重視印度市場,出口重心也逐漸向印度傾斜。
像什麼將澳洲街道改名“小印度”這種操作更是不用提了。只能說希望澳洲別變成第二個加拿大,還我們一片“媽生”海灘。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