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5)上,華為董事、ICT BG(資訊基礎設施業務集團)CEO楊超斌透露,過去8個月,中國市場AI生成的Token帶來的流量增長了33倍,其中15倍來自於付費Token。與此同時,AI計算成本大幅下降,自DeepSeek模型推出以來,中國市場每Token的價格已經下降97%。
Token是AI模型進行計算和生成內容的基本單位。例如,在AI聊天模型中,Token可以是一個字、一個單詞,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Token的多少直接影響著AI模型的執行成本和網路流量,當用戶使用AI工具進行文字、圖片或影片生成時,實際上是在“消耗”Token。楊超斌指出,AI Token的增長正在重塑中國的網路流量格局。預計到2030年,AI Token帶來的日均網路流量將在中國市場達到500TB,而目前全中國所有行動網路流量總和僅為90TB。
華為高階副總裁、ICT銷售與服務總裁李鵬表示,未來五年,網路流量將以超越摩爾定律的速度重回高速增長。
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趙東也表示,未來五年,AI驅動的流量增長預計將超過現有日均流量的五倍。趙東認為,AI終端與雲端的計算協同也成為影響網路流量的重要因素。由於手機、PC等終端裝置的計算能力有限,部分AI推理任務需要在雲端完成,這意味著終端與雲伺服器之間的互動資料量將顯著增加。
AI Token的爆發式增長,正在為電信運營商帶來新的機遇。趙東表示,運營商需要透過智慧化技術重構網路架構,以滿足AI時代的多模態資料流量需求。
這包括:
1. 從“大下行”向“大上行”演進,滿足AI內容創作帶來的上行流量需求;
2. 網路能力從通訊向計算、感知、定位等多維度擴充套件,適應AI驅動的業務模式;
3. 人與網路的互動方式改變,從單一的資料流量變成多模態互動。
那除了這些改變,Token流量的激增還帶來了哪些商業機會呢?AI的事情最好還是問問AI吧。每經小編透過每經App裡接入的DeepSeek來尋找答案。

每經App接入的DeepSeek響應速度快到飛起,使用起來非常絲滑!
不管是問公司、問投資、問基金,還是自由對話,都輕鬆拿捏!
咋用呢?超簡單!
先下載每日經濟新聞App
再往下看↓
一、在每日經濟新聞App首頁,點選“DeepSeek”圖示或首頁輪播圖“自由問+問公司問投資問基金免費使用DeepSeek、Kimi、豆包等六款大模型”。

二、進入“每經大模型平臺”頁面,即可使用DeepSeek、Kimi、豆包、智譜清言、文心一言和通義千問6款大模型中任意一款。

最近,每經“136計劃”還增加了新功能:
點選“公司銳評”或“公告解讀”中的任意新聞,
就能立即讓大模型對新聞事件或公告作出
風格獨特的評論和分析。

效果有多驚豔?直接看下面就知道啦 ——


告別“伺服器繁忙”
快用每日經濟新聞App吧!
記者|嶽楚鵬
編輯|段煉 蘭素英 王嘉琦 蓋源源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