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學會拒絕他人是建立工作邊界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清晰界定份內事,以及在面對份內或份外事務時,如何合理拒絕。
———— / BEGIN / ————
如何拒絕別人,是我給「I人的職場生存與成長」主題預定的一篇題目。
職場裡不會拒絕真的不行,I人又不怎麼能嚷嚷,更容易成“老實人”或者“老黃牛”了。但真到寫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這2年幾乎很少遇到這樣的困擾了。
是我對“拒絕”話術掌握得更好了?肯定有這個原因,但還算不上主要的。
搞清自己的份內事
搞清什麼是自己的份內事,一個是自己要搞清楚,另一個也要讓別人搞清楚。
份內事是每個人具體的工作職責。不僅自己要搞清楚,還得讓別人搞清楚。
大家都是來上班的,誰也不會妥妥的就是職場劇裡喜歡壓榨別人的反派,出現問題很多時候是大家對份內事的認識不夠一致。你認為別人老是給你塞不該你乾的活,別人覺得那是你應該乾的。
比如資深員工讓年輕員工改個PPT,也許在他眼裡輔助支援就是年輕員工的份內事;產品同事讓設計師出個宣傳冊子,也許在他眼裡這些本來就屬於設計的份內事…
如果確實是份內事,那正常來說,該做還是得做。
確實是份內事,但還是想拒絕?
如果覺得自己已經老黃牛了,投入回報比非常低,心裡特別不舒服,那還是要拒絕。
怎麼拒絕?
排一排當前任務的優先順序、縷一縷衝突的時間、然後反問給你提需求的人,一起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比如你可以說你現在在做什麼,還有多久做完,這個事情不急的話要往後放多久,如果不行的話我這衝突的是什麼。
如果這個需求真的那麼重要,正常人都會和你一起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換個方案簡單處理,或者去找領導協調優先順序。
這裡的關鍵是,你要自己清楚你的優先順序、排期和節點、衝突的具體時間長度。更省心的是,當這個機制建立起來後,“蹭便宜”的需求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它很難有能把優先需求蹭下來的權重。
確實不是份內事,怎麼拒絕?
當雙方都清楚這個不是你的份內事時,來找你的人從語氣到內容都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一份可商量的狀態,就直接但禮貌地拒絕好了。
比如之前我領導讓我和一個學校溝通3D內容合作機會,聊到後面需要擬合同,我就直接提說需要商務同事介入了。
當然,事無絕對,即使不是份內事,確實需要你上的時候你也可以勇敢的擔起責任,有時候也不失為一個機會。比如18、19年部門業務拓展的時候因為確實沒有相關崗位的人,我也牽頭了好幾場展會,還因為接受採訪上了幾次CCTV 。
“Say No”對I人的確是挺難的一件事,但職場中的“Say No”,本質還是對每個人工作職責、範圍、優先順序的一次澄清。所以,我們不是在說No,而是在建立每個人的職場工作邊界。
這樣想,是不是更容易拒絕別人了呢?
一起共勉、共進。
———— / E N D /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林間有影落,作者:林影落
👇 想第一時間掌握AI動態、工具乾貨?掃碼加入共學交流群,一起偷跑不掉隊!

———— /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