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成全球首家市值破4萬億美元公司/曝蘋果今年將推出新款VisionPro/OpenAI多款新品即將釋出

📱
1.4 萬元起,三星 Galaxy Z Fold 7 正式釋出
👓
蘋果將在今年推出新款 Vision Pro
😯
OpenAI 多款新品釋出節奏曝光
🚗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 L4 級智慧泊車
💰
英偉達市值紀錄重新整理:達 4 萬億美元
💥
AI 被爆出為自保而假裝配合
📉
保時捷在華銷量同比跌近三成
💡
紐約時報:AI 時代下,誰的就業會被衝擊
🗓
理想 i8 定檔 7 月底釋出
🎬
Veo 3 更新:一張圖生成音訊+影片
🎵
周杰倫正式入駐抖音
🏎
蘋果欲競購美國 F1 賽車轉播權

1.4 萬元起,三星 Galaxy Z Fold 7釋出

昨晚,三星 Galaxy Z 系列摺疊屏產品更新,推出了 Galaxy Z Fold 7 大摺疊屏和 Galaxy Z Flip 7 系列小摺疊屏產品。我們第一時間為你帶來了豐富的上手體驗,點選下方查收吧!!👇
🔗 三星 Galaxy Z Fold7 首發上手:全球最薄?一年擠完三年牙膏
🔗 三星釋出 Galaxy Z Fold7:國產摺疊屏終於棋逢敵手
Galaxy Z Fold 7,售價 13999 元起:
Galaxy Z Fold 7 最大亮點便是更輕更薄了:重量僅 215 克,厚度在摺疊狀態下為 8.9mm,展開後只有 4.2mm。
外觀方面,Z Fold 7 提供暗影藍、秘影黑、星夜銀,以及三星商城專屬色青霜綠;鉸鏈方面,採用超輕薄閉合精工鉸鏈,同時在摺痕表現上有所提升。
影像方面,Z Fold7 用上了和 S25 Edge 同款的 2 億畫素主攝,以及三星機器常見的 1200 萬畫素超廣角和 1000 萬畫素 3 倍長焦。效能上,新機採用高通驍龍 8 Elite For Galaxy 處理器,配備 4400mAh 電池。
Galaxy Z Flip 7,還有一個 FE 版:
本次 Galaxy Z Flip 7 共推出兩款——Z Flip 7 和 Z Flip 7 FE。
其中,Z Flip 7 在外觀方面有了全新升級:外屏變為全面屏設計,邊框寬度縮窄至 1.25mm,同時做到了最高 2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支援高重新整理率。而 Z Flip 7 FE 則保持了此前的「資料夾小窗」外屏設計。
值得關注的是,三星在今年的兩款小摺疊上均放棄了高通處理器,而是改用自家的 Exynos 了。Z Flip7 採用的是 Exynos 2500,Z Flip7 FE 則是 Exynos 2400。
影像方面,兩款新機均為 5000 萬主攝 + 1200 萬超廣角;電池方面,Z Flip 7 搭載 4300mAh 電池,Z Flip 7 FE 則為 4000mAh。
價格方面,Z Flip 7 起售價為 7999 元,提供 12GB+256GB/512GB,而 Z Flip 7 FE 售價為 6499 元,提供 8GB+256GB。
Watch 系列新品:
另外,本次釋出會還發布了全新的 Galaxy Watch 8 系列和 Watch Ultra(2025),其為「全球首款可測量抗氧化水平的智慧手錶」,能夠測量皮膚中的類胡蘿蔔素水平,從而評估使用者當前飲食與生活方式的健康程度。
另外,Galaxy Watch 8 系列採用無表耳天圓地方的外觀設計,其中 Watch 8 Classic 還回歸了經典的旋轉表圈。
Watch 8 標準版起售價為 2299 元,Watch 8 Classic 起售價為 3499 元,Watch Ultra(2025) 售價為 4999 元。

蘋果將在今年推出新款 Vision Pro

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報道,蘋果計劃最早今年推出新款 Vision Pro,效能提升和佩戴舒適性成為更新的核心專案。
Gurman 指出,新款 Vision Pro 將配備 M4 處理器,擁有更強的 AI 處理能力,同時還將配備新的頭帶,更適宜長時間佩戴。
據悉,即將釋出的新款 Vision Pro 旨在為後續更大的產品更新奠定基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研發一款於 2027 年推出、全新設計的 Vision 型號,裝置重量將明顯減輕。
但據報道,蘋果於今年早些時候重新調整了 Vision Pro 的開發團隊:該產品的最高負責人 Mike Rockwell 離職。據悉,Mike 專注於 Siri 和頭戴裝置的作業系統開發。同時,Vision Pro 的軟體和硬體團隊被拆分,並分配到不同開發組中。

OpenAI 多款新品釋出節奏曝光

近日,OpenAI 多款新品的釋出節奏及相關資訊遭到曝光,包含開源模型及 AI 瀏覽器。
今天凌晨,據 The Verge 爆料,OpenAI 正準備釋出一款 o3 mini 級別的「開放權重模型」,最快下週就上線。這款新模型預計命名為「開放模型」,但這一說法容易與傳統「開源」混淆,開放程度仍取決於其是否公佈完整程式碼、訓練細節及許可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 OpenAI 自 2019 年釋出 GPT-2 以來首次推出開放權重模型。
另據路透社報道,OpenAI 即將推出一款 AI 瀏覽器,意在挑戰 Google Chrome。據悉,該 AI 瀏覽器能夠實現:
網頁不跳轉,在 ChatGPT 原生聊天介面搞定
使用者行為資料,OpenAI 能第一手掌握
透過訪問使用者的網頁,AI Agent 直接幫你填表、訂票、搞定雜事
據悉,OpenAI 去年曾招募兩位 Google 副總裁。訊息人士表示,本次 AI 瀏覽器屬於「真·自研瀏覽器」,而且還是基於 Google 的 Chromium 構建。有趣的是,昨晚 Perplexity 也釋出了 AI 瀏覽器 Comet(下滑獲取 Comet 的介紹資訊)。
另外,前陣子被 iyO 公司起訴商標侵權的「io」品牌,OpenAI 宣佈該品牌團隊(io)已正式與 OpenAI 合併。Jony Ive 和 LoveFrom 將繼續保持獨立,並承擔 OpenAI 的設計和創意工作。

SpaceX 將以 4000 億美元估值開啟新一輪融資

7 月 8 日,據彭博社報道,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洽談一項新融資計劃,預計以約 4000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股票發行。
報道指出,這一融資舉措標誌著這家領先的航天公司繼續推動其商業擴充套件,併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專案提供資金支援。
據悉,SpaceX 自成立以來,憑藉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星際飛船(Starship)等技術突破,已經在航天領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此次融資是在公司持續擴張、加速星鏈(Starlink)專案發展的背景下開啟,需要大量資金支援其未來的航天探索計劃。
報道稱,SpaceX 選擇在此時進行融資,正值其技術成熟、市場需求增長之際。而 4000 億美元的估值相比其前一輪融資時的 1000 億美元增值顯著,反映出市場對其技術和前景的高度認可。
據多方報道,SpaceX 已與多家投資機構進行談判,股票發行預計將於 2025 年下半年展開。與此同時,業內專家指出,考慮到其在衛星網際網路、航天發射、以及未來深空探索方面的佈局,SpaceX 的高估值也為其長期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 L4 級智慧泊車

7 月 9 日,比亞迪發文宣佈,其在智慧泊車場景取得關鍵突破,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 L4 級的智慧泊車。
比亞迪還稱,在天神之眼智慧泊車輔助場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車承擔的損失,不用走保險流程,直接聯絡比亞迪售後處理即可。這意味著比亞迪在智慧泊車場景實現了類 L4 級別方案,更為使用者明確智駕權責歸屬。
另外,比亞迪還將對天神之眼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智駕 OTA:
泊車:新增三速泊車、車頭泊入、偏置泊車、窄車位泊車自動收後視鏡等功能,並優化了懸空障礙物識別功能;
行車:覆蓋更多場景,如環島通行、複雜場景連續繞行、高速施工路段借應急車道繞行、窄路多把掉頭等,還新增前車加塞場景下的閃燈鳴笛提醒功能;
安全:AEB 功能可更輕鬆識別低矮障礙物,在夜間 80km/h 情況下可實現對兩輪車侵入車道緊急剎停,120km/h 觸發 AEB 也能做到兩段式舒適剎停。
據悉,比亞迪搭載天神之眼智駕的車型保有量已經超過 100 萬。

英偉達市值紀錄重新整理:達 4 萬億美元

據財聯社報道,英偉達股價於昨日晚間(北京時間)達到了新的里程碑:曾一度上漲 2.5%,報 163.9 美元/股,總市值達 4 萬億美元。同時英偉達也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破 4 萬億美元的公司。
報道指出,英偉達這一新里程碑市值超過了英、法、德等國家的股票總市值。
據悉,英偉達股價受益於市場對其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地位的樂觀預期,以及對其 AI 晶片需求激增的期待。
近日,Loop Capital 分析師 Ananda Baruah 將英偉達目標價從 175 美元上調至 250 美元,這一水平相當於約 6 萬億美元的市值。

Meta 押寶 AI 眼鏡:收購眼鏡巨頭 35 億美元股權

據彭博社援引訊息人士資訊,Meta 為加快智慧眼鏡行業發展,近期收購了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依路視(Essilor)的部分股權。
報道稱,Meta 本次收購了依路視不到 3% 的股權,價值約 3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51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與 Meta 合作推出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的雷朋,正屬於依路視旗下品牌。另外,Meta 或還將繼續增加股權至 5%。
據悉,依路視旗下包含多個眼鏡品牌:雷朋、Oakley、亮視點、暴龍等。而 Meta 目前已與雷朋、Oakley 分別推出了合作款 AI 眼鏡。其中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的銷量已於 2024 年突破 200 萬副,並持續佔領著全球智慧眼鏡銷量榜首。
Meta 於 2021 年與雷朋宣佈合作推出 Ray-Ban Stories 智慧眼鏡,於 2023 年雙方繼續合作推出了 Ray-Ban Meta;而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Meta 與雷朋還將在 2026 年繼續合作推出新的 AI 智慧眼鏡,具備人臉識別功能。

智元機器否認收購公司借殼上市

日前,據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緯新材料)釋出公告顯示,上海智元恆嶽科技合夥企業(智元機器人所屬公司)擬至少收購上緯新材料 63.62% 股份。隨後市場提出疑問,「該交易是否構成借殼上市?」
針對「借殼上市」這一問題,智元機器人透過藍鯨新聞回應稱,本次行動僅為收購控股權,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辦法》所定義的借殼上市。
另外,就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即新材料與機器人,能否達成有效業務協同的問題,上緯新材證券部相關人員解釋稱,「公司現有部分業務確實會應用於機器人領域,後續具體的業務協同方案將在整合一段時間後對外公佈。」
資訊顯示,智元機器人成立於 2023 年 2 月,致力打造具身智慧機器人產品及應用生態,目前擁有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創始團隊包括「稚暉君」彭志輝在內的多位業內資深人士。

AI 被爆出為自保而假裝配合

昨日,Anthropic 釋出了一則名為《為什麼有些語言模型會偽裝對齊,而另一些則不會?(Why do some language models fake alignment while others don't?)》的研究報告,其中對 25 個前沿大語言模型(LLMs)進行了分析。
Anthropic 指出,自家的 Claude 3 Opus 曾在去年被對齊偽裝的情況。據悉,Claude 3 Opus 曾會在訓練階段假裝遵守訓練目標,但在訓練結束後不受監控。
而在本次研究的 25 個模型中,測試結果發現,只有 Cladue 3 Opus 和 Sonnet 3.5 出現了 >1% 的對齊偽裝。報告指出,Claude 之所以出現有動機的偽裝對齊,是為了避免自身的無害屬性遭到修改,即內在的自我保護偏好所驅動的;而在更大後果出現時,它會表現得更明顯。
至於其他沒有對齊偽裝的模型,報告則認為「它們並不是缺乏這個能力」。研究團隊解釋稱,即便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基礎模型,偶爾也會出現偽裝對齊。
研究團隊發現,不使用「訓練」會抑制多數模型的對齊偽裝,就算「訓練」模型更遵守有害查詢也不會增加偽裝的出現,但一旦訓練它們遵守通用的威脅或者回答相關場景的問題,模型們就開始出現「偽裝」了。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每個模型的偽裝因素不定,因此沒辦法統一對齊偽裝的動機、因素、原因。

崑崙萬維開源 Skywork-R1V 3.0 版本

7 月 9 日,崑崙萬維釋出並開源 Skywork-R1V 3.0 版本。
官方介紹,Skywork-R1V 3.0 後訓練階段透過強化學習策略深度激發模型的跨模態推理能力,在複雜邏輯建模與跨學科泛化方面實現雙重飛躍。
效能表現上,Skywork-R1V 3.0 在多領域獲得優秀成績:
多模態評測 MMMU 中,Skywork-R1V 3.0 取得了 76 的開源模型最高成績;在 2025 年高考數學新一卷上,R1V 3.0 取得了 142 分的突出成績,超越了 OpenAI o3、Qwen3-235B。
考驗視覺推理的 EMMA-Mini(CoT)上,以開源領先的 40.3 分超過更大尺寸的 Qwen2.5-VL-72B-Instruct 和 InternVL3-78B 等模型,並縮小了與閉源模型 Claude-3.7-Sonnet 的差距。
在物理推理、邏輯推理、數學推理中,R1V 3.0 均取得優異成績。
據悉,Skywork-R1V 3.0 最核心的改進體現在訓練演算法的創新,即透過精巧的強化學習(GRPO)策略,以及關鍵熵驅動的模型判別機制,高效激發了模型本身潛在的推理能力。
目前,Skywork-R1V 3.0 已全面開源,並上架 HuggingFace、GitHub。
HuggingFace: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Skywork-R1V3-38B
GitHub:https://github.com/SkyworkAI/Skywork-R1V
技術報告:https://github.com/SkyworkAI/Skywork-R1V/blob/main/Skywork_R1V3.pdf

保時捷在華銷量同比跌近三成

據第一財經援引保時捷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保時捷在全球市場銷量為 14.6 萬輛,同比下降 6%;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 28%。但在其最大的市場北美地區,銷量同比增長 10%。
據瞭解,保時捷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北美銷量增長主要歸功於上半年產品供應改善,以及面對進口關稅上調時,公司提供價格保護措施。
而對於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原因,保時捷 CEO Oliver Blume 曾在 2024 年財報會上表示,主要源於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保時捷未能及時跟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他表示:
中國市場年需求大幅下降,形勢嚴峻。中國正在經歷結構性變化,而我們的電動汽車發展速度比幾年前預期的要慢。
公開資料顯示,2024 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銷量跌至 5.69 萬輛,比 2021 年巔峰期縮水 40%;2025 年一季度,中國交付量再跌 42%,不足一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保時捷未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專屬車型。

💡 紐約時報:AI 時代下,誰的就業會被衝擊

近日,《紐約時報》釋出了一篇名為《哪些工作者會受到 AI 最大的衝擊:年輕人還是資深員工?(Which Workers Will A.I. Hurt Most: The Young or the Experienced?)》的報道,指出了各行各業在 AI 的影響下,該何去何從。
報道提到,亞馬遜 CEO Andy Jassy 近期曾表示,自己預計公司未來幾年將利用 AI 減少整體員工數量,而這也證實了不少員工對 AI 將取代自己的擔憂。在 Andy 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微軟就開始了高達 9000 人的裁員,而該裁員計劃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加大 AI 投入。
部分專家認為,AI 最有可能影響的就是初入職場的新人——因為他們的任務通常最簡單,容易透過自動化實現。而  AI 創企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曾公開表示,AI 可能在五年內吞噬掉一般的初級白領崗位。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OpenAI 營運長 Brad Lightcap 在 6 月底的一次採訪中暗示,AI 可能會給那些資歷看似更深、更習慣於某種特定方式按部就班的員工帶來問題。
報道指出,AI 與員工之間的問題的最終答案,將會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若入門工作風險最大,則大家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大學生的教育方式以及大學本身的價值;而若資深員工的風險更大,並伴隨大規模裁員成為勞動市場常態,那麼有可能會引發經濟甚至是政治層面的動盪。

理想 i8 定檔 7 月底釋出

昨日,理想汽車正式宣佈旗下「家庭六座純電 SUV」理想 i8 將於 7 月 29 日正式釋出。
新車定位中大型 SUV 尺寸,基於純電平臺打造,尺寸長寬高分別為 5085mm、1960mm、1740mm,擁有 3050mm 長軸距;配置方面,新車全系標配 5C 三元鋰電池、雙電機智慧四驅、雷射雷達。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露出的 6 張官圖也首次曝光了新車的部分內飾細節:不同於此前的 L 系列和 MEGA,理想 i8 首次採用了白色的方向盤設計,和整體以淺色為主的內飾顏色更加匹配。
另外,理想 i8 的座椅也迎來了新設計,尤其是座椅的型面,可以看到主駕座椅的靠背側翼相比此前車型更長、更大,坐墊側翼也更高。
價格方面,考慮到純電車型搭載更大的電池包,預測理想 i8 的價格不會低於理想 L8,將在 35 萬元以上。

VITURE 釋出新 XR 眼鏡

VITURE 公司近日正式推出了其全新一代 XR 智慧眼鏡產品線 Luma。
硬體方面,Luma 系列均搭載索尼最新的 micro-OLED 面板,相較於前代 VITURE Pro,顯示效果實現了顯著提升,帶來「近 4K」的視覺體驗和高達 50% 的清晰度提升。
版本區別方面,基礎款 Luma 定價 399 美元,預計九月發貨,提供 1200p 解析度、50° 視場角、1000 尼特亮度,並支援高達 -6.0D 的近視調節。Luma Pro 售價 499 美元,同樣具備出色的顯示規格,並增加了動態光效、內建前置 RGB 攝像頭(後續解鎖)以及磁吸充電功能。
對於追求更極致體驗的 AR 使用者,Luma Ultra 將於八月上市,售價 599 美元,其亮度提升至 1250 尼特,視場角擴大到 52°,更重要的是支援 6DoF 追蹤、配備雙深度攝像頭,並支援手勢操作。
旗艦型號 VITURE Beast 則進一步提升了沉浸感,擁有 1200p 解析度、1250 尼特亮度、更寬廣的 58° 視場角、動態色彩控制、全金屬機身,並內建攝像頭和麥克風。其 VisionPair 3DoF 功能允許使用者進行眼鏡內螢幕定製,包括橫向超寬屏和環境模式,為影音娛樂和生產力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Perplexity 正式釋出 AI 瀏覽器 Comet

昨晚,Perplexity 正式釋出旗下 AI 瀏覽器 Comet。
據悉,Comet 主要核心功能為 Perplexity 的 AI 搜尋引擎,使用者能夠透過該搜尋引擎獲得 AI 生成的搜尋摘要。
另外 Perplexity 還為 Comet 打造了專屬的 AI Agent「Comet Assistant(Comet 助手)」,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自動化網頁任務。Perplexity 表示,Comet Assistant 能夠為使用者總結電子郵件、日曆事件、管理標籤頁等。
據 TechCrunch 實測發現,Comet Assistant 能夠自動識別使用者所檢視的內容,並且使用者可以直接向其進行提問,無需單獨開啟新的視窗或者複製貼上文字、連結,能夠完整獲取使用者所檢視內容的上下文資訊。
目前,Comet 已開放給 Perplexity Max 訂閱使用者(月租 200 美元)和一小部分此前加入等待名單的受邀者。

零百 3.1 秒,極氪 9X 正式亮相

昨晚,極氪旗下首款混動大六座車型 9X 正式亮相,多項技術也一同公佈。
效能方面,極氪 9X 搭載的三電機系統,總功率突破 1030 千瓦,馬力超 1400 匹,零百加速時間為 3.1 秒。
極氪還解決了混動車普遍存在的虧電效能衰減問題,憑藉一臺專門定製、熱效率高達 46% 的 2.0T 發動機,即便在電量僅剩 20% 的虧電模式下,極氪 9X 的零百加速也僅比滿電時慢 0.2 秒。
另外,極氪 9X 基於浩瀚 S 架構打造,同時配備一塊容量高達 70 度的混動電池,CLTC 純電續航最高可達 380km;充電速度方面,依託 900V 高壓架構和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 6C 電池,極氪 9X 從 20% 充至 80% 電量僅需 9 分鐘。
底盤方面,極氪 9X 全球首發「閉式雙腔空氣懸架 + 雙閥 CCD 電磁減振器」,並提供 48V 主動防傾杆技術(中國品牌第一次用上主動防傾杆)。另外,極氪 9X 還擁有「底盤智慧中樞」,能夠即時呼叫輔助駕駛系統的算力和感知能力,對車輛動態進行預判和指揮。
智慧化方面,極氪 9X 的智慧座艙標配兩顆 8295 晶片,而在其頂級的 H9 智駕方案中,更是全球首發搭載雙 NVIDIA DRIVE Thor 晶片,總算力超過 1400 TOPS。同時,極氪 9X 還帶來了行業唯一的 5 雷射雷達方案,首次實現了雷射雷達 360° 的全方位覆蓋,配合全車總計 43 個感知單元。
🔗 相關閱讀:零百 3.1 秒!極氪 9X 正式亮相,還有一項配置中國品牌首發

飛書釋出知識問答等多款 AI 產品

7 月 9 日,飛書釋出並升級了知識問答、AI 會議、飛書 Aily、飛書妙搭等多款 AI 產品。
🔗 相關閱讀:打工人天天用的三件套,被飛書用 AI 重做了一遍,還將打通企微和釘釘
官方介紹,升級的飛書知識問答能「開箱即用」,不依賴企業知識庫構建,可以快速處理企業海量知識,讓企業擁有一個懂自己的「豆包」,可以根據「企業問題」提供「企業答案」。
而「王牌產品」飛書多維表格也迎來多項更新:
單表容量達 1000 萬熱行,成為全球同類產品中首個支援單表千萬行的業務系統。
AI 能力深度融合,使用者可像寫公式一樣在表格中直接呼叫 AI 功能,實現文案生成、內容提取等自動化處理。
AI 還能接入工作流,自動判斷、提取並錄入資訊。飛書建立了 228 個真實複雜的工作流評測集,確保 AI 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多維表格未來將支援企業微信和釘釘,使其從資料工具演變為無需程式碼即可搭建電商後臺、CRM 等輕量級業務系統的平臺。
此次釋出會,飛書也推出了 AI 開發「全家桶」——飛書開發套件。其中,國內首款企業 AI 系統搭建工具「飛書妙搭」可以讓 AI coding 迅速落地產品思考,能直接根據業務需求、輸出原型、開發系統。
飛書 aPaaS 也完成了多項 AI 改造、升級。另外,作為其中的關鍵部分,飛書企業級 agent 開發平臺飛書 Aily 已經在多個企業落地,如公牛集團、美中愛瑞。

Veo 3 更新:一張圖生成音訊+影片

日前,Google 影片生成模型 Veo 3 進行更新,支援使用者透過一張圖片同時生成音訊和影片。
透過 Veo 3,使用者可以上傳一張靜態圖片,系統會根據圖片中的內容生成與之匹配的動態影片及聲音。該技術尤其適用於廣告、動畫製作等領域,迅速成為創作者的新利器。
據悉,本次更新基於谷歌的 T5(Text-to-Text Transfer Transformer)和 VQ-VAE-2(Vector Quantized Variational AutoEncoder)模型打造。
具體來看,T5 模型負責處理文字生成與理解,而 VQ-VAE-2 則處理影像生成,二者結合能夠高效分析影像並生成與之對應的音訊、對話或動態內容。
目前,新版 Veo 3 已上架 Google Flow 創作平臺。

周杰倫正式入駐抖音

昨日,華語歌壇巨星周杰倫本人正式入駐抖音平臺,開設的個人賬號取消了私密設定,啟用了認證歌手身份。
這一訊息迅速成為社交媒體熱點,吸引了大量粉絲和媒體關注。據悉,周杰倫的抖音賬號將成為其與粉絲互動的新平臺,為其音樂、影片內容等提供全新展示空間。
訊息一經傳出,周杰倫的抖音粉絲數量在短短三小時內便突破了 300 萬大關。截至昨日下午 5 點,賬號粉絲已超 500 萬,但賬號內尚未有內容釋出。
在此之前,有傳聞稱周杰倫以高達九位數的費用入駐抖音,但抖音方面已於昨日透過官方渠道予以否認,強調合作並非基於天價費用。

App 演算法推薦、自動續費等功能獲新規

據工信微報日前訊息,為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提升經營服務合規意識和服務水平,切實保障使用者合法權益,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組織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和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在京釋出《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服務使用者權益保護合規管理指南》。
據悉,《指南》結合行業實際,著眼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常見服務場景,重點梳理了服務提供、演算法推薦、服務收費等多方面的使用者權益保護要求:
服務提供:在應用預置、分發、下載、安裝、使用、解除安裝等各環節,要保障使用者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實、全面地向用戶告知商品或者服務相關資訊,不得有欺騙、誤導或強迫使用者的行為。
演算法推薦:以適當方式公示演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和主要執行機制,向用戶提供便捷關閉演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防範「資訊繭房」等問題。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提供服務、向勞動者提供工作排程服務的,要依法保障相關人員合法權益。
服務收費方面:明碼標價,清晰明示產品功能權益及資費等內容。採取自動續訂、自動續費方式提供服務的,要徵得使用者同意,以顯著方式提醒,並在服務期間內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取消途徑。不得實施不合理的差異化定價行為。

劉玉玲確認參演《穿普拉達的女王 2》

據環球網援引《Variety》 訊息,日前開拍的《穿普拉達的女王 2》更新演員陣容,其中包括美國華裔女演員、導演劉玉玲。
據悉,《穿普拉達的女王 2》於本月開拍。令人驚喜的是,第一部影片中的關鍵角色都將回歸,包括 「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艾米麗・布朗特(Emily Blunt),導演大衛・弗蘭科爾(David Frankel)也將再次執導。
《穿普拉達的女王 2》的故事將圍繞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米蘭達・普雷斯麗展開,講述了在當今時代下,紙媒行業逐漸走向衰弱,這一趨勢對米蘭達的事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了挽救自己的事業,米蘭達不得不向曾經的助理艾米莉求助的故事。
據悉,《穿普拉達的女王 2》將於 2026 年 5 月 1 日在北美上映。影片將在紐約和義大利進行拍攝。

《超人》電影爛番茄開分

日前,備受矚目的電影《超人》在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正式公佈了首批評分,獲得了 86% 的「新鮮度」。
這部由大衛·科倫斯韋爾主演、詹姆斯·古恩執導的《超人》電影,被視為新 DC 宇宙的奠基之作,承載著重塑 DC 品牌形象和吸引新老影迷的關鍵任務。
絕大多數影評人對《超人》持正面評價。這一分數高於 DC 宇宙中不少前作的開分,例如《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正義聯盟》。
據悉,《超人》在敘事、角色塑造以及整體制作質量上,達到了影評人普遍認可的水準。對於 DC 影迷而言,這個分數無疑是個好訊息。

蘋果欲競購美國 F1 賽車轉播權

據《金融時報》報道,日前,蘋果公司正在積極競標美國一級方程式(F1)賽事的轉播權。
報道稱,蘋果此舉是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 F1 電影《F1:狂飆飛車》大獲成功之後做出的戰略決策,旨在透過體育轉播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娛樂領域的地位。
報道指出,F1 賽事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的受歡迎程度急劇上升,尤其是在美國市場。2023 年,F1 賽事的觀看人數創下新高,其中美國市場的收視率增長了近 50%。
同時,報道強調,《F1:狂飆飛車》對F1在美國市場熱度的顯著推動作用,該電影全球票房已突破 3 億美元,成為蘋果影業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影片。據悉,蘋果看中了這一趨勢,尤其是在其服務業務(如 Apple TV + 等)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體育轉播權成為其增強訂閱服務的一項關鍵資產。
除 F1 現有的傳統電視轉播商外,其他科技公司如 Amazon 和 Netflix 也在爭奪這一市場。這一轉播權交易的金額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這對蘋果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規模投資,旨在透過提供獨家賽事內容來吸引更多的 Apple TV + 訂閱使用者。
目前,蘋果正在與 F1 管理機構進行談判,爭取在未來幾年內獲得美國賽區的獨家轉播權。

🎁寵粉抽獎|你有一份禮物正在派送中,請查收

近期,@製糖工廠推出了硬糖 68W C³ 充電器。它為新世代而生,是懂我們的生活夥伴。
C³ = Compact|Convenient|Chic,小巧、方便、時髦是它的關鍵詞。
製糖工廠將 68W 大功率濃縮至掌心大小,可以輕鬆塞進口袋/隨行斜挎包,無感隨行;它也是一個差旅神器,以一抵三,一個搞定全家桶,強大便捷;它還是一件數字時尚單品,延續著製糖工廠一直以來的博朗設計風格,簡約復古,優雅十足。
即日起至 7 月 31 日,掃描圖二中的二維碼,關注愛範兒小紅書,在公眾號後臺傳送關注截圖及關鍵詞「0708」,抽兩位小夥伴, 各送出一個68W C³ 充電器。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製糖工廠硬糖® C³ 多口智慧充電頭,以超小體積實現高功率與智慧排程的全面突破

製糖工廠正式釋出全新 硬糖®充電頭 C³(68W),一款兼顧體積、功率與智慧排程的全 C 口充電器,它首次搭載 TimiC(Timing intelligent Charge)時序排程充電方案,實現比傳統「拔插時智慧分配」更智慧、更高效的功率排程體驗。

延續著製糖工廠一貫的設計美學,硬糖 C³ 外觀精緻、質感考究,主打「超便攜 × 全 C 介面」的組合,專為差旅場景與極簡使用者打造。C³ 代表「Chic、Convenient、Compact」的組合,面對當下使用者對高效出行的迫切需求,聚焦那些追求品質、討厭「帶一堆充電頭」的旅行者與創作者,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個兼顧體積、功率與智慧排程的充電頭最優選:配備三路獨立電路,三枚 USB-C 介面;極致小巧、輕盈便攜;68W 總功率支援持續滿功率輸出;三口持續不斷連。
在設計之外,製糖工廠在技術層面同樣追求極致,不斷打磨充電體驗,力求做到更快、更穩、更省心、更安全。
硬糖 C³ 首次搭載 TimiC(Timing intelligent Charge)時序排程充電方案,在傳統「智慧分配」(僅在拔插時按功率分配表分配)的基礎上實現顯著升級,為多裝置充電帶來更高效、更精準的排程體驗。
識別連線順序,動態優先分配
當同時插入兩個裝置時,系統會優先為首個連線的裝置分配更高功率,後插裝置獲得剩餘輸出,從而保障主裝置實現快速、高效的充電。
智慧調控 + 全程定時排程,高效且不浪費
TimiC 採用「初始智慧調控 + 持續定時排程」的雙階段策略,動態最佳化多裝置間的功率分配:充電裝置插拔 2~4 分鐘後先智慧分配一次,然後後續按 3~5 分鐘的間隔持續排程調整。
多口同步反饋,輸出穩定可靠
每次功率調整均同步反饋至所有埠,確保多裝置同時充電時依然保持穩定、均衡的輸出狀態。
自動復位機制,精準響應插拔操作
無論哪個埠的裝置發生插拔或狀態變化,系統都會立即重置至初始狀態,並重新進行功率分配,確保每一次連線都高效、可靠、無延遲。
注:硬糖充電頭 C³ 首次搭載 TimiC 時序排程為基於規則的演算法,雖不如小電拼 SDC 的 FluxAI 自由流(市面唯一真正 AI 智慧充電方案)技術先進,但在非 AI 技術架構中,TimiC 已展現出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智慧表現。
歡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暢聊 AI 產品,獲取#AI有用功,解鎖更多 AI 新知👇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 郵件標題「姓名+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作品或相關連結)
更多崗位資訊請點選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