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不扎胎”成為白洋淀旅遊業的莊嚴承諾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劉亞東
這幾天,白洋淀景區以其獨特的"扎胎經濟"重新整理了旅遊服務的下限。這個本該以"華北明珠"吸引眾人的景區,如今卻將"不扎遊客車胎"作為服務承諾,這種黑色幽默在地球人的旅遊發展史上堪稱絕無僅有,怎麼不說“保證讓你活著回去”呢。真不知要蠢到什麼程度,才能發出如此奇葩的誓言。承諾不是空穴來風20257月,白洋淀楊孟莊碼頭髮生多起遊客因未乘船而遭扎胎報復的事件,影片中清晰可見輪胎上整齊的切割痕——電鑽側面打眼,沒法補胎。

“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上個月老劉去河南林州時,在一路之隔的河北側的山坡上,還看到這條醒目的標語——分明是蹭人家紅旗渠的流量。不能不說,這幾年河北文旅很努力,但總是有人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讓這些努力一次次打水漂。文旅產業說到底是個全民產業,從政府到百姓、從政風到民風、從硬體到軟體,有一個環節出問題,文旅這桶“水”就只能維持在木桶最短的那塊板上。

白洋淀的問題絕非個案,而是系統性的道德潰敗與治理失靈。從扎胎勒索到高價擺渡,從假冒"白洋淀特產"到強制消費,這裡的旅遊生態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宰客產業鏈"宰客行為折射出的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把遊客當作待宰的肥羊,將欺詐視為謀生的"智慧"在楊孟莊碼頭事件中,當地船工的一句嘟囔道出了畸形生態的根源:"客人不坐船,我孩子奶粉錢就沒了"。這種短視的"一錘子買賣"思維,正在摧毀白洋淀的旅遊聲譽。當"不扎胎"都需要特別承諾時,這個景區實際上已經宣告了其旅遊服務品質的徹底破產。
白洋淀現狀是對現代旅遊文明的莫大諷刺。在文明社會,誠信經營是最基本的商業道德;而在白洋淀,誠信卻成了需要特別承諾的奢侈品。這種反差說明,我們距離真正的文明社會還有多麼遙遠的距離。白洋淀的問題不僅是違法,更是一種扭曲的地域文化。
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採取系統性治理措施。首先需要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屢教不改的從業者終身禁入旅遊行業。其次要改革收入分配機制,碼頭工人的日薪僅80元加提成的現狀,必然催生鋌而走險的行為。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而非"賠錢了事"的滅火式公關。在楊孟莊事件中,村長連夜送來賠償款,景區火速關閉碼頭,但問題的根源並未觸及。
白洋淀的教訓警示我們:沒有誠信的旅遊,再美的風景也會黯然失色。"不扎胎"成為賣點時,這個景區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尊嚴。從更深層次看,白洋淀亂象反映的是中國旅遊業轉型升級中的陣痛。當文旅部強調"對強迫購物、誘導消費'零容忍'"時,白洋淀卻連遊客最基本的財產安全都無法保障。這種反差說明,旅遊治理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基層執行;不僅需要技術手段,更需要文化重塑。只有當"誠信"從口號變為實踐,從承諾變為習慣,白洋淀才能真正實現從"扎胎經濟""口碑經濟"的蛻變,讓"華北明珠"的美譽實至名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