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新聞賠了川普1500萬,這能說明它構成誹謗嗎?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Terry
全文共 4548 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釋出。轉載需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上週六,ABC新聞(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透過向川普的一個基金會捐贈1500萬美元,並在一條報道後附上“致歉資訊”,與川普就一起誹謗訴訟進行和解。
ABC新聞的這則“致歉資訊”翻譯如下:ABC新聞和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對2024年3月10日《本週》節目中採訪眾議員南希·梅斯(Nancy Mace)時發表的有關唐納德·川普總統的言論表示遺憾。

該事件引發了美國媒體界的集體關注,也可能對未來四年川普政府和媒體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
事情到了右翼中文自媒體那裡,迅速被解讀成“ABC新聞在造謠,主媒都是假新聞”。
本文就將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是ABC新聞究竟有沒有誹謗川普?第二個是這起和解的訴訟,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ABC新聞誹謗川普了嗎?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ABC新聞究竟誹謗川普了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易回答,雙方各有理由,具體情況如下:
川普和ABC新聞之間的這起訴訟源自主持人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在今年3月的一期節目中,採訪南卡羅萊納州眾議員南希·梅斯時,一共提到了10次“Trump ‘had been found liable for rape by a jury,’”即川普曾被陪審團認定犯有強姦罪。該言論主要是指川普應對上世紀 90 年代性侵作家簡·卡羅爾(E.Jean Carrol)一事負責。此後不久,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聯邦法院起訴了ABC新聞。

ABC新聞的主持人正在採訪梅斯議員
川普方面起訴的理由是,斯特凡諾普洛斯在節目中多次使用了強姦,也就是“Rape”這個詞來指責川普,這是誹謗。因為在紐約州卡羅爾訴川普一案中,陪審團沒有認定川普強姦。
以下是這起備受關注訴訟的陪審團判決書。在這份2023年5月9日的判決書的第一個問題是“川普強姦了卡羅爾”,陪審團在這一問題上選擇了否。而第二個問題“川普性虐待卡羅爾”和第四個問題“卡羅爾因川普的行為受到傷害”中,陪審團都選擇了是。

也就是說陪審團認定,川普對卡洛爾有性虐待行為,而不是強姦。川普方就是憑藉這一份判決書作為主要證據,向ABC新聞提起的誹謗訴訟。如果僅從這一判決書出發,斯特凡諾普洛斯的言論確實與判決不符。
今年5月,川普以誹謗為由起訴ABC新聞,指控斯蒂芬諾普洛斯“實際惡意”。7月,ABC新聞提出動議,要求駁回此案,聲稱主播的言論“基本屬實”,但美國地區法官駁回了這一動議,理由是 “一個合理的陪審團可以將斯特凡諾普洛斯的宣告解釋為誹謗。”
在地方法官麗塞特·裡德(Lisette Reid)下令川普和斯特凡諾普洛斯參加不超過四小時的聽證會一天後,雙方同意和解。
但是,相關依據事實上並不只限於這份判決書。負責監督該訴訟的紐約州法官羅貝塔·卡普蘭(Roberta Kaplan)在後來發布的一份判決備忘錄中澄清說,由於紐約對強姦的法律定義狹窄,陪審團的裁決並不意味著卡羅爾女士“未能證明川普‘強姦’了她,其含義正如許多人通常理解的‘強姦’一詞”。
這也意味著,卡普蘭法官已經裁定卡羅爾繼續聲稱川普強姦了她的說法“基本屬實”。此外,在另一起卡羅爾訴川普誹謗的案件中,今年1月,川普也被陪審團判定敗訴,需要判賠償作家卡羅爾超過8000萬美元,目前川普正在就該案進行上訴。
《紐約時報》採訪的法律專家說,誹謗性言論在法律上的標準非常高,必須被證明是虛假或魯莽做出的,ABC新聞本可以援引卡普蘭的備忘錄來證明斯蒂芬諾普洛斯的言論沒有超過上述邊界,而與川普繼續對簿公堂。
然而,ABC新聞並沒有這麼做,在距離川普上任總統僅一個月的時間,選擇了賠錢和解。
美國媒體對政府公職人員的監督界線在哪裡?
那麼這位主持人在媒體上的言論,是否構成誹謗呢?這是需要探討另一個問題,即作為媒體,在批評政治人物時,是否應當享有比普通人更大的話語權?
這就涉及到美國憲法和一系列判例對媒體言論邊界的規範。其實在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之前,美國媒體的監督還是經常被各級政府以誹謗等理由進行訴訟的。直到跨時代的《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的判決結果,才真正確立了媒體對政府公職人員的言論邊界。
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是美國最高法院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判決,該判決裁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保護限制了公職人員起訴誹謗的能力。該判決認為,如果誹謗訴訟的原告是公職人員或公職候選人,那麼他們不僅必須證明誹謗的一般要素——向第三方公佈虛假的誹謗性言論——他們還必須證明該宣告是以“實際惡意”作出的。這意味著原告方還需要證明,被告(媒體)知道該言論是虛假的而故意為之,或沒有經過核實而魯莽地口出惡言。
該一案件緣起於1960年3月,當時美國64位民權人士購買了《紐約時報》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題為《關注他們的吶喊》(Heed Their Rising Voices)的政治宣傳廣告,為民權運動募捐基金。這幅廣告說,“美國數以千計的黑人學生,正發起一次和平示威遊行,宣佈黑人同樣受美國憲法和權利法案保護,並享有人格尊嚴與生存權利。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粗暴對待,施暴者正是那些蔑視並踐踏憲法的人。”
廣告的第三段中提到了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警察鎮壓學生運動時的細節,其中涉及警察封鎖學校食堂。這部分內容經調查被發現不夠真實。於是,蒙哥馬利市警察局局長L.B.沙利文(L. B. Sullivan)以廣告指控他“嚴重失職”,並指責“蒙哥馬利市警方處置不當翫忽職守”為由要求《紐約時報》釋出宣告撤回廣告。儘管《紐約時報》否認了沙利文認為的“指控”與“指責”,但仍然釋出宣告對不實內容進行了道歉。

引發《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的政治廣告

之後,《紐約時報》因誹謗之名與四位牧師一同被蘇利文告上了法庭。《紐約時報》僅因這則廣告就將面臨總計300萬美元的誹謗賠償,在那時這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
該案在阿拉巴馬州地方和州最高法院的訴訟中,《紐約時報》都被判敗訴。時報不服,把案子打到了最高法院。
1964年3月9日,判決結果產生,九名大法官一致推翻了阿拉巴馬州法院的的判決。判決意見的主筆是布倫南大法官(William J. Brennan Jr),他在判決書中追溯了案件的前後細節,並廣泛引用並解釋了之前的判例。布倫南這樣寫道:“美國上下普遍認同的一項原則是,對於公眾事務的辯論,應當是毫無拘束、富有活力和廣泛公開的。它可以是針對政府和公職官員的一些言詞激烈、語調尖刻,有時甚至令人極不愉快的尖銳抨擊。”
他還引用了羅伯茨大法官在“坎特維爾訴康涅狄格州案”中的經典判詞以及“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案”的判詞:儘管存在濫用自由現象,但從長遠看,這些自由在一個民主國家,對於促成開明的公民意見進和正當的公民行為,可謂至關重要。憲法第一修正案從來不拒絕對不恰當的、甚至錯誤的言論進行保護。”“在自由爭論中,錯誤意見不可避免;如果自由表達要找到賴以生存的呼吸空間,那就必須保護錯誤意見的表達。”布倫南認為,即便是官員的名譽受損,也並不意味要以壓制言論的自由為代價來予以救濟。
布倫南大法官在判詞的最後並沒有給予新聞媒體絕對豁免權,而是提出了這樣一項規則,即“除非官員可以證明被告在製造虛假陳述時有確實惡意,即被告明知陳述虛假,仍故意為之;或翫忽職守,罔顧真相,不然政府官員不能因針對其履職行為而提出的誹謗性虛假陳述獲得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的這一判決,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保障為由,免除了被告舉證其言論真實性的負擔,而且反過來要求原告去承擔證明被告“翫忽放任,罔顧真相”的責任,這在實際訴訟中是非常困難的,而這其實也是川普和媒體的其他一些訴訟多以失敗告終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無論是從卡羅爾一案的證據,還是專就媒體監督而設定的法律界限,ABC新聞的官司本來都可能有得打。
評論:ABC新聞的妥協招致廣泛批評
ABC新聞是美國三大公共電視新聞臺之一,在今年大選期間曾舉辦過唯一一場川普與哈里斯的總統辯論,其母公司是媒體巨頭迪士尼集團。他們在本有望勝訴的這場官司中,選擇了賠錢和解,引來了大量批評之聲。
《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埃裡克·溫姆普(Erik Wemple)指出,ABC新聞在整個事件中前後的反差讓人非常難以接受。

他寫道,ABC新聞的姿態從無理的輕蔑(拒絕合理的糾正要求)發展到無理的遷就(透過 1500 萬美元付給川普,並附上悔過書等),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如何發生的,但請記住,當備受矚目的誹謗案進入關鍵時刻時,發號施令的不一定是記者,要知道ABC新聞是迪士尼所擁有的子公司。
而反對川普的保守派媒體Bulwark則認為ABC新聞的妥協,是“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事件進展”,在這篇評論中,該媒體的編輯威廉·克里斯托爾(William Kristol)指出和解道歉“是川普主義之夜的真正警鐘,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許多事情的可怕預兆。”。

川普提名的聯邦調查局負責人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去年曾說:“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我們都會找你們算賬。我們正在想辦法。但是,是的,我們會通知你們。”
而川普的長期盟友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最近在紐約共和黨俱樂部晚宴上也發表了看法。媒體“需要了解什麼是民粹主義的國家力量,我的意思是調查、審判和監禁。”
克里斯托爾認為,川普主義者的計劃並不新奇,但其他人願意透過獻媚來贏得好感或許更應該令人感到驚訝。
因此,未來四年面臨的風險不僅僅是政府內部運作的腐敗和墮落,岌岌可危的還有川普的恐嚇和報復議程對眾多非政府機構的極大腐蝕作用
換句話說,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合法政府的重要特徵,岌岌可危的是自由社會的基石:社會防護欄。
克里斯托爾的擔憂在本週一就有了新的進展,川普在一次公開發言中承諾將對《得梅因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提起訴訟,因為在該報釋出的一份愛荷華州選前民調中哈里斯“超越”了川普。
川普說的是民調專家安·塞爾澤(Ann Selzer),她在愛荷華州的民調預計哈里斯將在該州領先特朗普三個百分點。實際上,川普在愛荷華州贏了 13 個百分點,誤差達 16 個百分點。
媒體《新共和》(New Republic)報道稱,儘管塞爾澤的民調偏離了事實,但釋出不能準確預測的民調並不違法。
此外,川普近期還提到了他正在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CBS News)的《60分鐘》節目(60 Minutes)、《華盛頓郵報》記者兼作家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以及普利策中心(Pulitzer Center)提起的其他媒體訴訟,因為普利策中心向報道俄羅斯干預2016年大選的記者頒獎,而川普謊稱這是一場“騙局”。
這一系列的訴訟,展現出了一種令人擔憂的趨勢:未來四年,川普及其盟友將利用法律和行政的力量,對來自媒體或其他機構的批評聲音進行更多的壓制。而一旦新聞媒體都變得噤若寒蟬,誰又來監督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美國總統呢?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4/12/15/business/media/trump-defamation-lawsuit-abc-hegseth-cnn.html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nancy-mace-defends-support-trump-after-found-liable/story?id=107964612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donald-trump/jury-reaches-verdict-e-jean-carroll-rape-defamation-case-trump-rcna82778
https://rirt.cuc.edu.cn/2016/0525/c3801a94236/page.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_York_Times_Co._v._Sullivan
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nysd.590045/gov.uscourts.nysd.590045.212.0.pd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4/12/16/abc-news-trump-settlement-stephanopoulos/?ref=readtangle.com
https://www.thebulwark.com/p/the-most-alarming-development-yet
https://newrepublic.com/post/189441/donald-trump-new-attack-media-lawsuit-abc
相關閱讀:
川普輸掉卡羅爾性侵案千真萬確,別胡扯陪審團被操控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