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票,讓澳洲人集體破防!網友怒斥:別學美國那一套!

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聯絡合作微信cn2mel1,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摘要小記
01
別把美國文化帶進來
餐廳偷偷加小費惹爭議,澳洲人集體發聲:拒絕被強制消費!
02
墨爾本3.15億綠道夢或將破碎
3億巨資恐打水漂,市政負債成攔路虎
03
居民怒訴服務縮水
Bupa養老院深陷訴訟風暴,被指多年未能提供承諾的最低護理標準
04
回辦公室才能升職
辦公室出勤率決定升職機會?澳洲企業掀起隱形打壓遠端辦公的新戰場
1
澳洲,沒小費,望周知
最近,澳洲一間五星級酒店裡的餐廳因為一項“很不澳洲”的操作被網友們集體吐槽。
一位顧客在Sofitel Sydney Wentworth的Tilda餐廳吃完飯後,結賬時被告知賬單上已經自動加了一筆7%的小費,大約18.5澳元。
雖然賬單上也註明可以要求去除,但這位顧客氣憤地表示,本來是願意自願付小費的,但這種強加的做法讓人非常不舒服。
他發帖說:“我願意給,因為服務很好,但這不是問題,問題是澳洲服務業的原則。”
很多網友也紛紛跟帖,表示這種做法根本就是在賭顧客不好意思要求刪除小費,有人直言:“這太不澳洲了。”
有人說,去餐廳吃飯卻被強制加小費,簡直讓人火冒三丈。有人甚至表示,如果事先知道會這樣,哪怕服務再好,也一分錢不會掏。
其實引發大家爭議的根源所在,是澳洲傳統上並沒有美國流行的強制小費文化,很多人擔心,慢慢地餐廳會把“美國式”的小費文化帶進來,破壞本地一向簡單直接的消費習慣。
事實上,Tilda餐廳的選單早就註明,所有賬單會預設加7%的服務費,但可以隨時要求取消。
餐廳方面也回應說,這項小費完全是可選的,而且在預訂、確認郵件、選單和結賬時都有提醒,目的是為了獎勵員工的辛勤工作,特別是在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經驗豐富的員工越來越難找的情況下。
不過,即便官方反覆強調“小費可取消”,不少網友依然不買賬。有人說,“哪怕寫了可選,絕大部分人也會礙於情面付了”,還有人直接表示,“以後遇到這種餐廳直接拉黑”。
在澳洲,吃飯就是“付賬就完事”,很多人不習慣在本就不便宜的餐後,還要被“道德綁架”加錢。
2
3.15億澳元專案恐胎死腹中
墨爾本市政府耗資3.15億澳元的Greenline綠道專案,眼看要半途而廢了。
隨著市政債務飆升,現任市長Nick Reece似乎已經打定主意,不再為新計劃投入更多資金。據悉,Reece已經在內部坦承,除了正在推進的第一階段,他無意再為後續階段掏錢。
一位市政廳內部人士透露,儘管Reece在選舉時曾公開承諾要繼續推動這個專案,並且與前市長Sally Capp達成過某種默契,但現實擺在面前,財政狀況糟糕,債臺高築,繼續投資簡直是雪上加霜。
墨爾本市府目前的債務水平已經吃緊,如果不做出削減,預計下財年債務將衝上2.75億澳元。
Greenline專案原本就存在超過2億澳元的資金缺口,不僅沒有吸引到維州政府的支援,聯邦政府也只象徵性地投了2000萬。
眼下,市府內部對於多個基礎設施專案的態度也變得保守,“調整階段”成了體面的說法,實際意義上就是延期或者直接取消。
Greenline專案最初是由前市長Sally Capp提出的,設想是在雅拉河北岸修建一條綿延4公里的步道和公園,連線Birrarung Marr到Bolte大橋。
最初的第一階段計劃用2250萬澳元啟動,早在2024年5月就應動工,但由於各種推遲,直到上個月才真正開工,而且還一度因為未能及時拿到墨爾本水務局的許可鬧了個烏龍。
目前正在施工的第一階段,只是整個專案的十分之一,約450米的新步道正在建設中。私人開發商Riverlee正在推進的Seafarers Rest公園專案也被算作Greenline的一部分。
然而,專案中更關鍵的部分,比如火車站旁的Flinders Walk和Batman Park等,接下來很可能都因為缺錢而無限期擱置。
3
澳洲養老行業再爆醜聞
近日,知名養老服務提供商Bupa被集體起訴,原因是其旗下養老院在過去數年間存在嚴重服務質量問題。
根據最新向聯邦法院遞交的訴訟檔案,2019年7月至2025年4月期間,Bupa多家養老設施未能兌現對外宣傳中所承諾的護理標準,導致大量老人及家屬的不滿。
律師事務所Echo Law表示,Bupa在多方面“常態性、系統性地”未達到澳洲法律規定的最低護理基準。
律師Lauren Meath指出,老人及其家屬有權信任他們所接受的護理服務應當安全且高質量,然而現實與Bupa對外宣傳的承諾存在明顯落差。
她強調,Bupa內部的報告顯示,幾乎所有養老設施都存在人手短缺問題,護理水平遠低於法律要求,且這一問題至今仍在持續。
早在2019至2020年期間,澳洲皇家養老護理質量與安全委員會就曾公開點名Bupa,指出其旗下部分養老院存在嚴重失職現象,包括護理人員配置不足、護理技能水平不達標等問題。
此次集體訴訟指控Bupa違反了與住戶簽訂的合同義務,同時也違反了澳洲消費者法下的保障條款。
律師團隊希望透過法律途徑為受影響的老人爭取賠償,並促使Bupa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Bupa方面目前尚未對此訴訟作出正式回應。
4
回辦公室才能升職
在疫情後逐漸流行起來的居家辦公,如今正面臨新一輪隱形打壓。
最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澳洲企業開始用一種更微妙的方法,讓員工主動減少在家辦公的時間——把晉升機會和到辦公室的出勤率掛鉤。
根據招聘公司Robert Half釋出的資料,74%的澳洲僱主表示,員工到辦公室的頻率“顯著影響”了他們獲得晉升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能不能升職加薪,除了能力和業績,還得看你是不是經常露面。
調查採訪了500名招聘經理和1000名全職辦公室員工,結果讓人感嘆職場環境的變化之快。疫情期間普遍推行的靈活辦公政策,正在一步步被收緊。
雖然不少人已經習慣了居家工作的自由,但企業對於把大家“拉回辦公室”的渴望似乎從未減退。
很多公司高管認為,面對面的交流有助於團隊協作和凝聚力,也讓員工在公司內部更有存在感。所謂“眼不見,心不念”,如果長時間不露面,機會也許就真的擦肩而過。
Robert Half的主管也坦言,那些希望繼續遠端辦公的人,未來在職業晉升上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
不過,員工們也並非沒有反應。調查顯示,近一半的人表示,如果晉升機會與出勤掛鉤,他們會選擇增加到辦公室的時間。
但也有不少人堅持自由至上,17%的受訪者說,即便因此失去晉升,他們也不願放棄居家辦公,還有18%的人表示,會考慮跳槽到對遠端工作更友好的公司。
本文資訊源自9news、heraldsun、ABCnews等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關注更多貓本線上旗下公眾號
墨爾本百大微信群

找貓叔聊聊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