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業績亮紅燈,實控人陳先保家族近年財富縮水

來源|雷達財經
文|李亦輝 編|深海
繼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之後,洽洽食品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再次面臨壓力。
近日,該公司披露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經初步核算,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8000萬元至9750萬元,同比下降71.05%-76.25%;扣非淨利潤預計4000萬元-5700萬元,同比下降79.85%-85.86%。
此前在今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同比驟降67.88%、收入下跌13.76%一度引發投資者關注。彼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先保稱,葵花籽原料成本上升,部分堅果原料採購價格的上升和產品結構均對毛利率造成了影響。
目前來看,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傳導到了二季度。被原料價格上漲困擾的洽洽食品,試圖透過拓展新品類、新渠道來尋找增長新引擎。此前公司透露在堅果、瓜子之外,第三大品類花生果正在孵化中。近期,公司還賣起了冰淇淋產品,據悉今年還將試銷魔芋產品。
然而,這些動作在資本市場上似乎未能激起太大聲浪。二級市場上,近幾年洽洽食品的股價走勢長期處於震盪下行狀態。截至7月17日收盤,股價報21.58元/股,總市值109.2億元也相較巔峰縮水過半。
作為公司實控人的陳先保,其家族財富難免受到影響。據《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2022年-2025年陳先保家族的財富由160億元下降至110億元。
《新財富500創富榜》顯示,2022年以來,陳先保家族財富逐年減少,2025年未能登上該榜。
01
預計2025年半年度淨利下降超七成
7月14日,洽洽食品釋出業績預告,公司2025年預計實現上半年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盈利8000萬元至9750萬元,同比下降71.05%至76.25%。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這也是洽洽食品自2011年上市以來交出的淨利潤跌幅最大的中期財報。
根據興業證券研報測算,公司二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0.03-0.20億元,同比下降78.98%-97.1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18至-0.01億元,單季度虧損。
研報認為,成本壓力擴大,導致盈利能力承壓顯著。其中除葵花籽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外,預計今年堅果原料價格受非洲乾旱、關稅擾動影響,亦造成了成本側的壓力,毛利率同比預計承壓幅度較大。此外,市場競爭加劇,預計公司費用投入加大,相應費率同比提升。
對此,公司也在預告中解釋稱,2025年半年度淨利潤比上年度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採購價格上升較多,導致毛利率有較大幅度下降。
華安證券日前也在研報中表示,受2024年採購季雨水影響,瓜子成本仍處於高位,或持續至2025三季度新採購季才有望緩解;堅果成本整體穩定,巴旦木受關稅影響,腰果受乾旱影響,略有擾動;其他原材料價格基本穩定。
實際上,原料價格上漲對洽洽食品而言並非新鮮事。2023年中報淨利潤下滑時,公司給出的原因之一便是受葵花籽原料成本上漲等原因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原料成本上漲”再被提及。陳先保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下降,首先是葵花籽原料成本上升,葵花籽收穫期因內蒙古區域連陰雨影響了葵花籽的黴變程度,黴變率有所提升,符合黴變控制指標的原料產量下降導致價格上升。
其次,部分堅果原料採購價格的上升,以及產品結構對毛利率也有一些影響。
根據公開訊息,過去洽洽食品為了應對成本壓力,曾對葵花子產品進行過提價。2021年10月,公司調整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西瓜子產品出廠價格,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18%不等;2022年8月,公司葵花子產品再次提價。
而在之後,公司對提價變得謹慎,再未進行公開漲價。在業內看來,市場競爭激烈疊加消費者價格敏感的環境下,單純提價策略難以為繼。財報資料顯示,2023年,洽洽食品核心業務葵花子產品收入同比下滑5.36%。
今年5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稱為應對原材料漲價,公司將加大葵花種子聯合研發和推廣合作以及訂單農業的推廣,同時加大葵花籽的海外試種,最佳化葵花籽原料採購模式,加大直採比例。
而此舉能否起到緩解成本壓力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02
新品類新渠道能否破瓶頸?
天眼查顯示,洽洽食品成立於2001年,於2011年3月2日在深交所主機板上市。
作為“中國炒貨第一股”,根據官網資訊,洽洽食品主要生產堅果炒貨類休閒食品。洽洽系列產品有洽洽紅袋香瓜子、洽洽藍袋風味瓜子、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洽洽小藍袋益生菌每日堅果等品牌。
近年來,隨著瓜子市場接近飽和和成本擾動,洽洽食品賺錢不易,公司計劃透過創新擴大銷量、提升毛利率來改善經營。
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陳先保表示,未來的中短期策略還是聚焦在堅果、瓜子,第三大品類在孵化中,比如花生果未來希望做到這個細分品類的數一數二。
另外,公司的鮮切薯條上市一年不到收入已達幾千萬元。對於魔芋製品,先在海外試銷,公司的品牌和渠道在海外有一定的優勢。公司海外發展的策略是一國一策,不斷推進海外渠道和新品的拓展。
事實上,洽洽食品多年來頻頻推出新品甚至跨界佈局。此前,公司還曾推出辣根味、榴蓮味、螺螄粉味等小眾口味瓜子。
洽洽食品近期的動作之一,便是推出了與瓜子仁結合的冰淇淋產品在線上線下渠道銷售。雷達財經在洽洽食品天貓旗艦店發現,公司所售60克規格的洽洽瓜子仁冰激凌,18袋券後價97.2元,折算單支5.4元。
有分析認為,洽洽作為傳統食品品牌,做冰淇淋或許可以成為它拓展品類的試水,但冰激凌屬於凍品需要冷鏈類的經銷商,這也導致洽洽無法簡單套用原有的渠道體系,而是需要重新拓展。
在知名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看來,洽洽當前的頻繁跨界,既是在尋找業務增量,也是在博取市場關注。但頻繁跨界易使品牌失焦,這種策略能否轉化為持續增長動力,仍需市場檢驗。
除了新品類,洽洽食品還積極擁抱新渠道。陳先保此前表示,公司去年在山姆會員店收入增長50%-60%,零食量販渠道有翻倍的增長,公司今年還會加大在這類渠道的投入。
近日,洽洽食品證券部對外披露,公司在山姆上架了意式火腿堅果、葵珍瓜子等多款產品,2024年在該渠道的銷售額在2億元左右。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欲藉助山姆會員店擴充套件增量的洽洽食品,似乎遇到了挑戰。據媒體報道,近期山姆貨架上出現了好麗友、衛龍、洽洽、盼盼等普通商超隨處可見的品牌,該情形引發了會員強烈不滿。
隨後,“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麗友”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山姆方面向媒體回應稱,“這次會員們的意見我們已納入後續選品策略的考量中。”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波動下,山姆成為為數不多的增量渠道,此次風波可能會影響相關食品品牌的渠道策略。
興業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當前市場競爭環境變化,渠道流量向量販業態傾斜,傳統零售業態面臨調改變革,消費者質價比需求及價格敏感度提升,面對當前市場環境,公司雖產品口味有創新,但未能謀求適時的推廣之法,雖與量販、會員店等業態謀求合作,但合作深度仍有待提高,後續公司亟待尋求下一個大單品或爆品口味盤活渠道。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