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我不等你了!我已經用秒噠手搓應用了

超級個體的時代真的來了?
作者丨馬曉寧
編輯丨陳彩嫻
“不會程式設計的人就是數字時代文盲”的口號曾掀起全民學程式碼的熱潮。
家長們擠爆少兒程式設計班,白領們收藏夾堆滿Python教程,但現實往往殘酷——B站學習影片觀看進度永遠停留在5分鐘,程式設計入門書翻到運算子章節就成了催眠神器,昂貴線下課程最終淪為週末聚會的談資。
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程式設計師社群Github註冊開發者數量突破1億大關,這個數字反而揭示了更殘酷的真相:全球仍有98%的人被擋在程式設計大門之外。想用程式碼解決工作痛點、把靈光一閃的創意變成應用,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
Manus的爆火,讓我們感受到了通用Agent的便捷。AI能否給普通人安裝上“程式設計”的能力?
這正是百度秒噠在做的事。
3月24日,百度推出的國內首個“對話式”應用開發平臺秒噠全量上線,無邀請碼,無門檻,對使用者唯一的要求,就是會在對話方塊內打字輸入自己的需求。
相較於Manus等產品仍處於邀測階段,秒噠全量上線首日以“無程式碼”的特性,吸引超2萬用戶使用體驗,建立應用數量突破3萬個。
會說話就能做應用真的嗎?
1
實測:不需要一行程式碼,三分鐘生成應用
開啟秒噠,就是一個對話方塊,使用者只要說出自己的開發需求,平臺就能基於文心大模型自動生成可執行程式碼,傳統需數月、數十萬元投入的專案,透過秒噠可縮短至“3分鐘生成+1小時迭代”。
而在應用生成的全過程,所有程式碼全部遮蔽封裝在後臺,讓使用者遠離程式碼,“所見即所得”。打破使用者的“畏難心態”,走出開發的第一步。
在秒噠對話方塊內輸入需求,“給我生成一個電子功德箱,當我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我會投幣加1,當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可以扣一個幣-1”。實測不到3分鐘就得到了一個“電子功德箱”。
(功德+1+1+1+1)
如果對應用有修改需求,秒噠支援多輪修改,同樣是透過對話就能完成。秒噠支援LGUI雙模互動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修改方式:不僅可以透過自然語言對應用平臺效果進行調整(LUI),也可以透過在頁面中直接拖拽完成二次修改(GUI)。
全流程用自然語言替換程式語言,這才是真正的程式設計平權。
2
多智慧體協作 24小時線上的AI開發團隊
怎麼把人類一句話,變成一個應用呢?
在傳統的開發邏輯中,首先要進行需求解析,由產品做出產品需求文件,設計完成UI原型;然後制定產品路線圖,確定產品功能和優先順序;其次是做前端開發和後端開發,設計資料庫結構,編寫資料庫查詢和儲存過程;最後就是做測試,包括功能測試、效能測試、安全測試等。
而在秒噠這樣的無程式碼產品的開發邏輯中,它也會模擬人類團隊分工,以實現複雜任務的動態拆解與最佳化。
秒噠首發推出“多智慧體協作矩陣”,內建需求收集、應用生成、內容生成等內建十餘個垂直領域智慧體,能夠根據開發需要自由分配合適的智慧體共同協作。相當於為每個使用者配備了一支24小時線上的AI開發團隊,實現了開發過程的高度自動化和智慧化。
在正式開發之前,需求澄清、需求推薦、需求改寫智慧體能幫助零基礎的使用者輸出一份專業的需求文件;在應用生成階段,架構師智慧體可以給應用規劃整體架構、拆解模組、設計安全方案,而開發智慧體會負責將這些規劃完成落地;開發結束後,還會有負責測試、內容生成等任務的智慧體對結果進行進一步完善,最終交付成品。
此外,秒噠集成了百度智慧雲多種工具和服務,包括資料檢索、影像處理、地圖定位、語音識別,以及雲計算資源的管理和排程,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完善的開發體驗。在初步完成應用平臺的開發後,使用者可根據功能需要,直接在平臺內規模化呼叫各種工具,輕鬆整合,同時,秒噠還支援與多種外部工具和平臺的整合,大大增強應用擴充套件性,滿足更多需求。
秒噠還內建了進化式工作流,系統能夠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反饋,不斷最佳化智慧體的決策邏輯和程式碼生成演算法,可以說,用得越多,它越能夠生成更加符合需求的結果。
3
程式設計平權 超級個體的時代真的來了?
現在,秒噠既可以支援官網、部落格、產品營銷站點、電商站點等開發,也可以支援教育場景、餐飲訂餐場景等輕應用,一些簡單的調查問卷之類的H5和長頁,還有日常辦公的小工具與聚會小遊戲等。後續還將陸續開放更多功能,便於中小企業開發者、ISV開發者開發更復雜的應用。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發出自己的應用。餐飲店老闆用秒噠搭建“飯店食材庫存管理系統”,小學生搓出“小學數學刷題庫”,保安做出“車輛損壞報修預約”小程式……一個秒噠對話方塊,一個創意,就能做出一個應用。未來的爆款應用可能誕生於某個凌晨的靈光乍現。
在去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秒噠首次釋出亮相,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只要有想法,你就能心想事成,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賺錢的嶄新時代。”
百度正在證明,真正的AI領導者,不是壟斷技術的巨擘,而是搭建讓普通人綻放光芒舞臺的造夢者。秒噠正將“人人都是開發者"的願景加速照進現實。
當技術真正成為大眾手中的工具,或許我們該重新思考:數字時代的"文盲"定義,是否也該被重新書寫?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