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來了!91歲墨爾本老太和36歲澳洲男子,今天都被罵慘了

微生活每日資訊3分鐘
“碎片時間,閱讀當下”
NEWS
天是7月11日星期五
墨爾本天氣:區域性多雲
氣溫:8-15攝氏度
澳元兌人民幣匯率:1:4.73
內容摘要
1.已被起訴,澳男機上猥褻熟睡女
2.一死兩傷,墨東南區出致命車禍
3.又來一家,維州數萬家庭漲電費
4.愛美注意,澳洲查獲假肉毒桿菌
5.錢要不回,澳洲一養老基金崩盤
6.超過中國,這一國家成澳人新寵
7.虧損不斷,澳洲最大花生商關廠
1、
澳男在飛機上猥褻熟睡女子被起訴
在洛杉磯飛往悉尼的一架國際航班上,一名36歲的悉尼男子被指控猥褻一名熟睡的女子,已被澳洲聯邦警方正式起訴。
事件發生於5月29日。
警方表示,該男子與受害女子素不相識,卻在航班途中故意換座,坐到女子所在的同一排。
在女子熟睡期間,他涉嫌不當觸控對方大腿和臀部。
機組人員得知此事後,立即將受害女子轉移至客艙另一處安全區域,並在航班落地後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
澳洲聯邦警察隨後登機,對涉案男子及多名目擊證人進行了問詢。
後來該男子被指控做出“未經同意的猥褻行為”。
該罪名的最高刑罰為七年監禁
聯邦警方強調,警方將嚴肅對待所有有關不當或違法行為的指控——無論發生在陸地還是空中——並展開徹查。

2、
墨爾本東南區致命車禍致一死兩傷

昨天中午12點20分左右,墨爾本東南區Wantirna South的Coleman Rd發生一起致命車禍。
一輛行駛中的豐田汽車突然失控撞向路邊的3名行人,導致一死兩重傷。
受害者是一對祖父母和他們2歲的孫子。
其中,59歲的祖母當場死亡,60歲的祖父傷勢危急,被送到The Alfred醫院,目前仍未脫離生活危險。
2歲的孩子也受傷嚴重,被送到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目前情況穩定。
警方稱,司機是一名91歲的老太,事發路段是下坡路,在下坡的過程中司機對車輛失去控制,車輛在失控情況下行駛了250米,最終撞上路邊人行道以及行人。
之後,汽車又行駛了大約200米,衝破了旁邊公園的圍欄,撞上了一個長椅,停在了公園遊樂場旁邊,萬幸沒有其他人受傷。
司機只受了輕微傷,保險起見送醫觀察,目前仍在醫院,將於今天晚些時候接受警方詢問。
警方稱,目前尚不確定司機當時是否突發醫療狀況。

3、
維州23萬戶家庭電價上漲
澳洲聯邦政府持有的電力零售商Red Energy宣佈,將在2025-26財年上調其在維州的電價,上調幅度為4%左右,預計將使近23.2萬戶維州家庭的年電費賬單增加超過50澳元。
此次調價將部分抵消聯邦政府原本提供的電費補貼。
該補貼從前一年的300澳元縮減至150澳元,意在緩解民眾生活成本壓力。
雖然相比其他州,此次維州的漲幅相對溫和——Red Energy在新州的漲幅高達15%,被業內批評為“荒謬”——不過這一漲幅高於Origin與EnergyAustralia等主要競爭對手。
Snowy Hydro在宣告中表示,上調電價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集團發言人指出,“我們理解許多家庭正面臨生活成本壓力,因此我們已盡力將價格漲幅控制在最低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Snowy Hydro在2023-24財年透過零售電力銷售收入增長了21%,遠超客戶增長速度;同期淨收益幾乎翻倍至9億澳元。

4、
澳洲查獲假肉毒桿菌
澳洲藥品管理局(TGA)近日通報,多瓶疑似假冒的肉毒桿菌(Botox)注射劑在邊境被查獲,提醒消費者不要從海外購買注射類產品。
這些被截獲的產品外包裝看似為正品,由知名製藥公司AbbVie旗下品牌Allergan出品。
然而,TGA在檢查中發現包裝上存在諸多與正品不一致之處,包括排版錯誤、字型加粗問題、間距不當以及拼寫錯誤等。
此外,TGA也已與原廠商AbbVie確認,涉事批號(C7211C4和HA 33946)並非真實生產批次。
這些批次的產品是從海外供應商處購入,而非經由澳洲正規藥房流通。
TGA強調,這些假冒注射劑可能帶來嚴重健康風險,絕不可使用。
凡是持有上述批號產品的消費者,應立即將其帶至附近藥房進行安全處置。
如果有人懷疑自己曾過假冒肉毒桿菌,應儘快就醫諮詢專業意見。
TGA也再次提醒公眾,肉毒桿菌在澳洲屬於處方藥,必須由醫療專業人員開具處方和施打。
透過網際網路購買的肉毒桿菌製劑可能為假貨,可能含有未申報的有害成分,且未經過質量、安全性與療效評估,不符合澳洲醫療標準。
消費者切勿為圖便宜或方便而冒險注射來路不明的產品。

5、
澳洲一養老金基金崩盤
近日,約6000名澳洲人被告知,他們投資於First Guardian養老金基金的資金可能無法全額追回,且退款過程預計將耗時超過一年。
自2019年起,First Guardian作為一個管理型投資專案運營,吸引了約5.9億澳元的養老金投資。
今年早些時候,First Guardian基金突然崩盤,導致大批投資人陷入恐慌,前景不明。
清算人表示,他們正在代表投資人尋求高達4.46億澳元的損失賠償,但也坦言,“基金資產的整體可回收價值遠低於賬面估值”,“投資人最終可能面臨嚴重資金缺口”。
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已介入調查,主要針對負責該基金的母公司Falcon Capital Ltd及其前董事總經理David Anderson。
據悉,Anderson涉嫌將投資者養老金挪用於多個失敗的房地產專案及精釀啤酒企業,並將部分資金注入明星主廚Scott Pickett的餐廳帝國。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得知ASIC調查後,疑似將2.74億澳元轉移至海外公司。
ASIC強調,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並追回First Guardian剩餘資產,為投資人爭取最大利益”。

6、
越南成澳洲人旅遊新寵
隨著國際旅遊逐步回溫,越南正迅速躍升為澳洲遊客的“新寵”目的地。
據澳洲統計局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澳洲前往越南的遊客人數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54%。
旅遊公司InsideAsia Tours也透露,2025年上半年其面向澳洲客戶的越南旅遊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6%。
旅遊平臺Klook的資料顯示,今年3月至6月期間,澳洲人在越南的酒店預訂量同比暴增250%,活動專案的預訂也增長了170%。
業內人士指出,越南之所以吸引人,關鍵在於其豐富多樣的旅行體驗——從擁有歷史底蘊的古城、熱鬧喧譁的集市街道,到壯麗的自然景觀,使遊客彷彿在一個國家內體驗多個文化風貌。
另外,近期澳元兌越南盾匯率穩步上揚,使得越南的物價對於澳洲遊客來說更便宜
根據澳洲旅遊行業協會(ATIA)釋出的最新《旅行趨勢報告》,2025年4月,越南是澳洲遊客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增幅達28.5%;其後依次為日本(17%)和中國(12.7%)。

7、
澳洲最大花生供應商關閉工廠

近日,澳洲最大的花生供應商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的母公司Bega宣佈,將逐步關閉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位於昆州的兩家工廠,此舉將導致位於昆州的約150名員工面臨失業風險。
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始建於1924年的企業,前身為Peanut Marketing Board(花生營銷委員會),是澳洲歷史最悠久的花生供應商之一。
Bega於2017年以1190萬澳元收購了該公司,但儘管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升級安全設施、支援本地種植戶等舉措,公司始終未能扭轉持續虧損的局面。
據悉,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每年虧損高達1000萬澳元。
Bega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已對該公司進行了戰略審查,並嘗試出售該業務,但始終未能找到可長期經營、保障員工與種植戶利益的買家。
公司將在未來18個月內分階段關閉兩家公司,併為受影響員工提供支援服務、轉崗激勵及遣散補償。

來源:微生活編譯自各大澳媒,謝絕轉載

剛剛!62歲中國大爺在澳洲機場被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