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落幕!卡尼翻盤大勝!2大政敵慘敗+辭職!加拿大分裂危機逼近:“脫加”警告重燃!

在剛剛結束的第45屆聯邦大選中,馬克·卡尼(Mark Carney)率領的自由黨贏得大選,成功贏得第四個執政任期。
目前仍需等待最終結果,以確定該黨是組建多數政府還是少數政府截至今天(4月29日)中午12點,自由黨暫時獲得168席,仍未達到取得大多數議席的172席要求。
這次大選最大的看點,是三大政黨中有兩位黨魁將落敗,未能保住自己的選區。其中,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輸掉了自己選區,近20年議員席位終結。新民主黨領袖辛格(Jagmeet Singh)輸掉議席辭職。
圖源:X
卡尼“奇蹟式”逆襲翻盤:
承諾將領導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卡尼在他的首次聯邦大選中以微弱優勢勝出,完成了一個堪稱“奇蹟式”的政治首秀,不僅挽救了因杜魯多(Justin Trudeau)辭職而陷入低谷的自由黨,還為該黨贏得了罕見的第四個連續執政任期。
這位昔日央行行長、曾自稱“政治圈外人”的明星人物,如今將繼續擔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並領導自由黨政府執政。這一結果,在他四個月前進入政壇之前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在週二凌晨1點後發表的勝選演講中,卡尼向選民與自由黨競選團隊致謝,稱自己將領導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並承諾會在國會中“與所有政黨建設性合作”。
卡尼說:“我的政府將為所有人服務,也與所有人攜手同行。”
圖源:X

卡尼表示,加拿大人正站在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
“我們再次處於歷史的轉折時刻,”他說,“我們與美國之間那種持續深化一體化的舊有關係,已經結束。”
“那個由美國主導、二戰以來支撐加拿大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儘管並不完美——如今也已經終結。”
卡尼表示,他將“坐下來”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討論未來的經濟與安全關係”,並推動包括基礎設施與資源開發在內的政策議程,以增強加拿大經濟的韌性。
他承諾道:“接下來的日子和數月將充滿挑戰,也需要付出一些犧牲。但我們將透過支援工人和企業,共同承擔這些犧牲。”
“我們將傾盡全力,為加拿大爭取最有利的協議。”

博勵治輸掉自己選區:

近20年議員席位終結!

大選最新結果顯示,保守黨黨領博勵治在渥太華地區的卡爾頓(Carleton)選區敗選,結束了他近20年來擔任國會議員的政治生涯。
圖源:CTV News
截至凌晨4:43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自由黨候選人布魯斯·範喬伊(Bruce Fanjoy)以50.6%的得票率贏得該選區,共獲得42,374票;而博勵治獲得38,581票。
圖源:elections.ca
這一結果勢必引發外界對博勵治領導地位的質疑。雖然保守黨在本次選舉中提高了席位數與整體得票率,但最終仍位居自由黨之後,未能贏得執政地位。
在卡爾頓選區結果公佈前,博勵治已對支持者發表講話,承諾自己將繼續擔任保守黨黨領。
博勵治對支持者說:“親愛的保守黨同仁們,我們今晚有很多值得慶祝的地方。我們新增了20多個席位,拿到了自1988年以來本黨最高的全國得票率,”

圖源:X
在渥太華的所有選區中,卡爾頓是唯一一個在任議員落敗的選區。
印度裔黨魁辛格辭職,
新民主黨恐丟官方政黨地位!
同樣,在卑詩省Burnaby Central選區,新民主黨領袖Jagmeet Singh也遭慘敗,得票率僅18%,輸給兩名華裔候選人,得票率僅排第三位。
該選區由自由黨華裔候選人張瑋麟(Wade Change)勝出,他同時也擊敗了保守黨華裔候選人閻潔明(James Yan)。
圖源:elections.ca
辛格(Jagmeet Singh)表示,他對新民主黨(NDP)的選舉結果感到失望,但對黨的未來仍抱有希望。
“我們沒能贏得更多席位,我對此感到失望,但我對我們的運動並不感到失望,”辛格說,“我相信我們永遠會選擇希望而不是恐懼,選擇樂觀而不是絕望,選擇團結而不是仇恨。”
他補充道:“我們不會就此離開。”
辛格已在卑詩省本那比中選區(Burnaby Central)敗選,並宣佈辭去新民主黨黨領職務。
他在週一晚上的敗選演講中表示:“我將在臨時黨領任命後正式卸任。”
大選剛剛落幕,
加拿大分裂危機逼近!
在各大媒體報道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大選中勝出後,阿爾伯塔省省長丹妮爾·史密斯(Danielle Smith)並未立即發表宣告。但可以肯定的是,加拿大西部並不平靜。
自由黨連續第四次贏得聯邦大選,使阿爾伯塔與渥太華的對抗局勢持續升級,甚至讓原本不可想象的阿爾伯塔“脫加”公投(即脫離加拿大)一說再次浮出水面。
圖源:National Post

在此次大選正式啟動時,自由黨僅在阿爾伯塔省37個選區中領先2個。
前聯合保守黨(UCP)組織者、現支援阿爾伯塔獨立的卡梅隆·戴維斯(Cameron Davies)表示,他對自由黨競選中反覆使用“國家懷舊情懷”感到厭惡,認為這無視了聯邦體制所面臨的嚴重問題。
戴維斯說:“冰球和懷舊情懷是無法解決現實賬單的……它們也無法維繫加拿大的統一。”
他還表示:“如果我們不重新構想聯邦制度,阿爾伯塔的分離主義運動將愈加強烈。”
戴維斯已於上週四正式辭去UCP職務,並表示未來幾周將與志同道合的阿爾伯塔人展開“坦誠而艱難的對話”。
省長史密斯此前就曾警告稱,如果卡尼上臺後六個月內不撤銷自由黨政府在石油與天然氣政策上的若干限制性措施,加拿大可能爆發“史無前例的國家統一危機”。
史密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阿爾伯塔人不會再容忍過去10年那樣被聯邦自由黨如此對待。”
改革黨創始人普雷斯頓·曼寧(Preston Manning)甚至進一步指控卡尼是對國家團結的“威脅”,並在一篇廣泛流傳的評論文章中稱:“無論誰領導,自由黨再執政四年,大量西部人將無法容忍。”
他預言:“如果卡尼贏得大選,他將在歷史書中被稱為‘統一加拿大的最後一任總理’——這是一個悲劇且不必要的標籤。”
省長史密斯已宣佈將成立一個選後回顧小組,收集阿爾伯塔民眾意見,探討是否將某些議題提交至公投。
民調顯示,高達三成阿爾伯塔選民表示,如果自由黨繼續掌權,他們願意投票支援脫離聯邦。
卡爾加里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瑪莎·霍爾·芬德利(Martha Hall Findlay)表示,卡尼現在應抓住機會重啟與阿爾伯塔的關係。
芬德利說:“現在是一個真正的機會……我相信,加拿大總理與阿爾伯塔省長會意識到,合作能帶來更大成果,而不是相互指責。”
兩位領導人在競選期間多次隔空交鋒,未來需要修復裂痕。
史密斯還曾指責卡尼有性別歧視,稱他在一次競選集會上對她的言語攻擊顯示出他“明顯難以接受強勢的保守派女性”。
芬德利建議,卡尼如果希望儘快贏得阿爾伯塔的善意,應考慮取消杜魯多時代制定的聯邦碳排放上限目標。
“我希望卡尼能以更務實的態度對待西部問題。一個直接的做法就是不再對‘排放上限’閃爍其詞,即便他表示仍支援這一政策目標,但時間框架必須重新評估。”
芬德利曾在2008年至2011年擔任自由黨國會議員,後遷往阿爾伯塔從事石油與天然氣行業。
獨立記者雷切爾·帕克(Rachel Parker)則對選舉結果持更加悲觀態度。她常在阿爾伯塔獨立運動圈內活動,表示此次大選結果“加劇了西部原有的不滿情緒”。
她說:“西部的憤怒情緒早已存在,這次結果就像是按下了加速鍵。”
帕克透露,在聯邦大選投票前數週,阿爾伯塔獨立派就已加緊組織,她預計這一勢頭將在未來幾周持續。
但她也認為史密斯的“選後檢討小組”不會帶來實質性變化。
“這些小組更多是政府用來擺姿態的工具,好讓大家覺得‘我們有在做事’,但實質上只是推遲處理問題。”
史密斯的前任康尼(Jason Kenney)在2019年上任後也曾設立過“阿爾伯塔公平協議小組”(Fair Deal Panel),以回應省民對渥太華的不滿。
該小組最終提出了25項建議,為2021年秋季關於阿爾伯塔是否繼續參與聯邦財政均衡計劃的公投鋪平道路。
但該小組當時耗資高達65萬加元,也引發批評。
加拿大研究協會主席傑克·傑德瓦布(Jack Jedwab)指出,阿爾伯塔的分離主義與魁北克的國家主義有本質區別。
“我更願意稱之為‘經濟民族主義’,它源自一種受害感——很多阿爾伯塔人覺得他們對聯邦貢獻更多、回報卻更少。”
“但阿爾伯塔人依然認同加拿大人的身份,並未像魁北克那樣產生情感上的疏離。”
參考連結:
https://www.ctvnews.ca/ottawa/article/conservative-party-leader-pierre-poilievre-loses-ottawa-area-seat/
https://nationalpost.com/news/canada/albertans-say-theyre-serious-about-separation-after-liberal-win
轉載自:多倫多熱推
微信ID:kb51c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