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喝龍井,冬飲普洱。”是清末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對舊時清宮飲茶風尚的記憶。
清代典籍《普洱茶記》中記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
普洱茶醇厚香濃,越陳越香,自古以來都被視為茶中珍品。

迷帝古茶園,是普洱茶的核心產區,位於普洱市墨江縣,被列為清代的四大皇家茶園之一。(另有曼松、困鹿山、廣別老寨)
與曼松貢茶的風格甜美相比,迷帝茶的口感別具一格,回甘清冽,柔甜中含著蘭花香,回味持久韻長,有鮮明的識別度。
即便是當年採製的迷帝新茶,香氣滋味也很飽滿豐富,不苦不澀,非常適合立即品飲。

初聞迷帝之名,就同它那清幽蘭香一般,深藏在哀牢山之中,讓人覺得深邃神秘。
它原本另有其名,此處有米有地,承載著豐收和富足寓意,當地人稱作"米地"。

據史料記載,公元1729年,雲南總督鄂爾泰在今寧洱縣成立普洱府,建立茶局和貢茶坊,精選當年最好的春芽茶,製成團條磚和茶膏,進貢朝廷。

乾隆皇帝品味到迷帝茶後,由於其獨特的小葉型茶樹品種,蘭香高揚持久,十分鐘愛。讚美道“朕品茗無數,唯它色香俱佳”,將其列為皇家貢茶園,並賜“歲俸京師”牌匾。
如此讓乾隆皇帝為之著迷的米地貢茶,也在民間口口相傳,慢慢就被稱為“迷帝茶”,一直延用下來。

這麼一款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好茶,也曾經歷衰敗,甚至一度瀕臨消亡。

上世紀60年代,“歲俸京師”牌匾在文革運動中遺失,迷帝古茶園入口處的石碑也僅留下“永遠碑記”四字,其餘字跡皆被磨滅。
1995年,當地大力發展種植菸葉,古茶樹也遭遇數次的矮化、砍伐與破壞。

1973年,雲南省大力推廣普洱茶產業,由墨江縣政府引導下,迷帝所在的界牌村創辦了集體性質的茶葉合作社,自此迷帝茶得以短暫恢復,1985年停產。
時至2005年,迷帝貢茶園已荒廢二十年,株株古樹,身披苔蘚,飽經滄桑。“迷帝貢茶”重新恢復開發管理,這片茶園才又再次涅槃重生,漸漸恢復了昔日的風貌。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它就像自己的生存環境一樣,偏安一隅,不顯山露水,甚至不為大眾茶客所知,非常低調小眾。

步入迷帝古茶園,零散的村莊,零星的人家,山與山之間是團團的雲霧,呼吸都帶有一股清涼感。
這裡海拔1800多米,年均氣溫16℃,相對溼度80%,常年雲霧環繞空氣溼潤,尤為適合茶樹的生長。
茶園土壤以紅壤、黃棕壤為主,茶園四周都是成片的森林,落葉的腐殖質大大增加土壤的肥力,為茶樹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

同時,迷帝茶作為罕見的小葉型茶,條索細嫩,芽多形美,滋味上香甜微澀,更顯柔和細膩。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迷帝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有益物質的含量相較於一般普洱茶高出30%-60%,感受到清雅蘭香,也能品味到清涼感。

如今的迷帝茶園,尚有儲存完整的古茶樹300餘株,最高樹齡約600餘年,它們分佈不成群也不成片,而是隨著山勢在平緩處小片小片的生長著,稀稀落落,幾畝、幾十畝、一百畝……

部分古茶樹受到了嚴格的保護,且棵棵有編號,以免因過度採摘再遭罹患。


2021年春季,在墨江縣司法局公證人員的見證下,在迷帝貢茶園舉行的茶王樹開採競拍活動中,經過數輪的角逐,600年樹齡的茶王樹春茶頭採933克鮮葉,由來自昆明市、上海市、黑龍江省的三位茶商競得,總成交價為23萬人民幣。
據2017年的官方資料統計,迷帝古茶園的古樹春茶產量約在160公斤,全年產量不到一噸,非常珍貴稀缺。

今天,一條生活館帶來一款2024年的純料迷帝古樹茶,由實力大廠“昌泰集團”製作出品,“淘茶集”品牌獨家訂製,精選迷帝古茶園300年樹齡古樹原料,品質上乘。
每片是100克的小規格,限量發行僅620餅,眾籌價即為歷史最低價。
24年迷帝古茶樹 60餅/原廠箱裝
因迷帝古茶原料非常稀缺搶手,加上逐年消耗,目前已成為市面上難得的稀缺品,市場價格飆升,收藏升值潛力大。
本次以口糧茶的價位,便可獲得與迷帝貢茶一脈相承的經典茶品,品嚐到它的驚豔滋味!價效比超高,是非常好的入手時機,不容錯過!

作為一款2024年的優質新茶,即時品飲猶如蜜水般甘甜,長期收藏還可收穫越陳越香的驚喜。
在此“價格窪地”入手,價值逐年遞增。

眾所周知,科學合理的倉儲技術,對於普洱茶的後期品質轉化,發揮著關鍵的影響。

經過我們試驗研究,普洱茶最佳的倉儲溫度是15~25℃之間,溼度為40%~55%,不僅保留了原味的蜜甜香,轉化出陳香,還可得到少有的熟果香、豆香。
而過分的乾燥會喪失部分的潤感、蜜甜香;如果溫溼度都過高,則會產生黴味,品飲時口腔喉頭髮癢,影響口感和健康。

不僅要保證離地、清潔、乾燥、無異味,還得即時控制溫溼度,24小時資料調控,並且適當的通風換氣,讓它保持活躍的“生命力”。
除此以外,我們茶倉的工作人員還要定期抽樣審評,確保茶品的轉化良好。
此時品飲,香氣滋味表現優異,幽蘭香馥郁,滋味醇甜細膩。
同時也為後續的珍藏打下基礎,您只需要提供基礎的倉儲環境,例如用密封袋裝好,放在陰涼的書櫃中,即可保障它未來的良好轉化。

本次眾籌的每一餅茶都對紙面進行檢查,確保無破損,精挑細選後才出庫。
且均有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未檢測出農殘及有害物質,可以放心飲用、收藏。


這款早春的迷帝古樹茶,又經過一個漫長冬季的蘊育,內質物質尤為豐富,蘭香與山韻交織,口感更為甘醇。

茶餅色澤墨綠,條索勻整較細,芽毫肥碩。

低斟注水,似原始森林的遼闊氣息散發而來,蘭香勁揚。
還有一絲花果般的甜香,又有樹齡賦予的木質香。

茶湯呈淺金色,清透明亮。
輕啜一口,飽滿而渾厚的茶氣在口腔中四溢,雖略有澀感,卻迅速轉化為野山蜜般的甜意,生津綿綿不斷。

香韻與細膩感在口中交織,嚥下隨即出現回甘,伴隨著甜潤與清涼感,從喉部回湧至口腔。
其香氣和口感獨樹一幟,讓人回味無窮。


昌泰集團,1998年由陳世懷先生成立於雲南西雙版納,前身是民營昌泰茶行。由原國營大渡崗茶廠的技術骨幹組建,後聯合5家茶廠共同組成昌泰集團。

除了本次提到的"綠昌泰”以外,“99易昌號”、“棕昌泰”等拍賣場上的明星產品,也出自昌泰集團。
其中“99易昌號”,更是業內公認的90年代十大標杆茶之一,被稱為純料大樹茶的開端,與勐海茶廠的“99綠大樹”平起平坐。

經過20多年的穩步發展,如今的昌泰集團在生產領域精益求精,是目前雲南最大的普洱茶生產企業之一。

茶廠擁有種植茶園1萬餘畝,運營古茶山3萬餘畝,年產優質普洱茶6000多噸,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受到國內外眾多普洱茶愛好者、收藏家的追捧。

經過歲月沉澱的昌泰號,依舊踐行著“以品為上”的初心,一路上披光前行、獲譽無數:
2003年成為西雙版納邊境貿易旅遊交易會指定用茶,2005年榮獲國際農業博覽會優質獎,被評為中國西部知名品牌,2007年斬獲普洱茶十大知名企業、十大知名品牌等獎項、昌泰號7548榮獲人文奧運最佳健康普洱金獎,2021年成為國際茶博會貴賓接待用茶……
業界更有“下關生,勐海熟,昌泰野生特難尋”的說法,意思是昌泰號出品的野生茶格外稀缺搶手。

這款少見的純料迷帝古樹茶,作為百年貢茶的延續,滋味表現優異,風味較為獨特,宜品宜藏,不容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