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防走失 🌟公眾號右上角「設為星標」獲取每日推送
現在正值2026FALL的申請季早鳥期,是很多同學準備申請心理學碩士、心理博士PhD/PsyD的關鍵時間節點——非常適合為背景提升打下基礎,因為背景提升是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階段去做的。
為了幫助有需要的小夥伴們,詳細地瞭解如何心理學背景提升,iWanna創始人和背景躍升負責人YiYuan導師安排了專場直播,希望大家儘早意識到:如果想進入心理臨床或心理諮詢領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
今天,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背景提升破解短板,實現“彎道超車”吧~
👇戳連結瞭解「背景躍升-推薦計劃」
4月30日前報名,可享受超值早鳥價!
立省¥2100!
YiYuan導師是iWanna背景躍升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碩士,註冊心理師、衛健委心理治療師(初級)。目前在國內個人執業,同時擔任北師大校外實習基地實習督導師。曾任北京某重點高中外聘心理教師、浙江某省級醫院專職心理治療師。
YiYuan導師:大家好,我是YiYuan!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聊這個話題!我和Ying是多年的好朋友,因為我們對心理人在國內外的發展都很感興趣,一直保持了緊密的聯絡。今天特別開心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如何透過背景提升來增加申請的競爭力,在拿到offer時更有說服力~
Ying:謝謝YiYuan!背景提升這個話題真的非常受歡迎呢。根據iWanna心理留學趨勢報告,背景提升的需求量同比增長了200%,雖然我們知道大家對這個話題一直很關注,但沒想到需求量竟然漲得這麼快(新增文末申請顧問,獲取完整報告)。
尤其是跨專業申請心理學專案的人群,佔比提升了大約40%!這就意味著,背景提升真的可以幫助大家拉開差距,實現彎道超車。
所以,在今年iWanna增加了「背景躍升-推薦計劃」的新產品,希望幫助更多跨專業的同學打破背景短板,提升申請競爭力()。
背景提升有兩個核心目標:1)顯性目標:獲得理想的心理學錄取;也就是滿足心理學申請專案的錄取標準,增加你的專業背景和相關經歷,讓招生官在審查材料時認可你的諮詢實踐能力。
2)隱性目標:增加個人與行業的契合度;心理學不同於其他學科,除了專業知識,招生官也很看重你的個人特質和行業契合度。透過實際的實習、科研或助理經歷,能夠幫助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是否適合從事心理行業,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YiYuan導師:其實Ying剛剛講得已經非常全面了,作為一名一直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助人者,我也有一些來自身邊人的反饋和自身的體會,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尤其是決定要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之前,進行細緻而深入的探索和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有一位學員曾跟我分享過Ta的經歷:Ta曾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做助理和前臺,實習了一個暑假。結果Ta發現,自己對心理學的興趣好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烈。反而,Ta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可能更適合商業領域,可能在商業環境中會更遊刃有餘。
透過這樣的實際體驗,Ta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這在Ta之後做出職業選擇時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設定這樣的背景提升專案,初衷正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實際感受,去了解助人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
在體驗中,你會逐漸明白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行業,是否具備成為一名助人者所需的基礎背景和人格特質。透過這樣的探索,最終你會在職業發展中更加明確方向,也能走得更穩、更遠。
Ying:感謝YiYuan提出的這個觀點!是的,在當下這個時代,大家對心理諮詢師的職業往往抱有很高的期待,認為它是一份自由度很高、又是朝陽行業的職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成為心理諮詢師不僅能夠幫助他人,同時也能促進個人成長,改善親密關係,甚至緩解親子矛盾,因此這個職業常常被賦予“光環”。
但它是否真的適合每個人?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真的決定進入心理諮詢行業,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投入。這種重大的職業決策,不能僅僅依靠一時的衝動,或是聽從他人的意見,而是需要透過真實的體驗和探索去檢驗自己是否真正適合。只有跳進“泳池”親自感受水性,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適應。

因此,背景提升專案的意義就在於幫助大家透過實習或科研等方式,進行職業適配度的測試。如果發現不適合,便可以及時止損,避免在學業、時間和金錢上投入過多的成本。畢竟,無論是在國內讀研還是去海外留學,時間、金錢和精力的投入都非常巨大,做好前期探索和準備,可以讓這個決策更加科學和高效。
此外,關於跨專業申請的問題,我們之前也收到過很多類似的疑問,特別是來自那些本身並非心理學專業,且已經在其他行業工作多年的申請者。
Ta們之所以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往往是因為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一些觸發點,開始覺得心理學是一個有趣且富有意義的領域。但面對這些疑問,申請者通常有以下三大核心關切:
1、我能否申請心理學專業?
2、我能否成功申請?
3、我是否真的適合心理學這個行業?
對於跨專業申請者而言,有利因素在於Ta們有著獨特背景和經歷,過往的專業和工作經驗中積累的可遷移能力和技能。
放棄已有的專業和職業,選擇從零開始探索新的領域,這本身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常常能夠打動招生官。這種勇敢和決心,體現出申請者對心理學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清晰規劃。
相比之下,科班出身的申請者可能更容易流於模式化,而跨專業申請者的經歷更具反差感和故事性。因此,在申請中突出“為什麼放棄原有的專業和職業,轉而選擇心理學”這一動力,將成為申請材料中非常打動人的部分。
然而,跨專業申請者通常也存在明顯的短板,主要表現在:缺乏心理學相關的學術背景、缺乏直接的實踐經驗。
為什麼這會成為短板呢?因為心理學專案希望學生在進入課程學習時,具備相對一致的基礎。這樣,課堂上老師講解一個概念時,學生能夠迅速理解和跟上,而不是因為知識背景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掉隊”或難以跟上課程進度。這種差異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甚至導致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
在這個過程中,嘗試不同的背景提升專案,進行實地體驗和探索,不僅可以幫助跨專業申請者補齊短板,也能在申請中形成更有說服力的動機陳述。這樣,未來的職業選擇就會更加有的放矢,成功率也會更高。
YiYuan導師:我對跨專業的經歷感觸很深,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跨專業背景的申請者。我不知道Ying還記不記得,但你剛才一提到,我就想起來了。
當年我考研的時候,還沒有像iWanna這樣的機構可以提供幫助。我也曾考慮出國讀書,但當時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源。我的本科是學化學的,屬於純理科背景,但後來選擇跨考心理學。在選擇學校時,我非常慎重地考慮了備考內容。國內考研涉及很多不同的科目,需要看大量的書籍。我在8月份才決定考研,時間非常緊張,根本來不及準備所有內容。
我研究了很多學校,最後決定“衝一把”北師,畢竟北師大的心理學在國內是公認的強項。幸運的是,我考上了。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經歷了很多迷茫。
當時我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到心理學相關的實習或工作內容,哪怕是與心理諮詢相關的領域。我沒有資源去嘗試和試水,所以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場“豪賭”——萬一我不喜歡怎麼辦?
更復雜的是,心理學考研涉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各個方向差異很大。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我能有一個機會,哪怕不是直接出國讀書或拿到offer,而是能在國內掛靠某個機構,獲得相關的實習機會,比如心理臨床或self-care相關的工作,那就太好了。
透過這種方式,我不僅能更早感受到助人工作的意義,還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是否真正適合這一職業方向。這種體驗會極大地提升我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感受和信心。
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推動這個專案的原因。因為我親身經歷過這種迷茫和不確定,所以我希望透過這個專案,幫助更多和我當年一樣迷茫的跨專業申請者,給Ta們提供一個試水、探索和成長的機會😊。
Ying:很多學生在最初進入心理學領域時都會感到不確定——到底是留在國內考研,還是去海外學習?其實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可以透過背景提升和實習來進行嘗試和探索。
我們之前就有一個典型的案例:一位學員在考研前選擇了我們的實習專案。由於國內考研的時間節點通常在12月份,比海外申請的時間稍早一些,因此很多申請人會先考研看看結果,如果不理想再考慮出國。
這位學員透過實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終成功考入國內的頂尖學校。考研面試時,Ta也提到這些實習經歷幫助他脫穎而出,成為眾多申請者中最具競爭力的一位。
Ta認為背景提升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獨特的經驗;二是更豐富的自我認知。透過實習,獲得了其他競爭者沒有的實踐經歷,同時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和需要成長的地方。我們對這次輔導也非常有成就感。👉:學員訪談|跨專業上岸北師大心理學,「背景提升」專案有多牛?
所以,如果你目前正處於迷茫期,不確定是否要進入心理學領域,這個背景提升專案的初衷,正是希望幫助像你一樣的申請者,透過實習和實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YiYuan導師:是的,在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的基本要求,以及它與你個人特質的匹配度。正如剛才提到的,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及這些不足可能如何影響職業發展。只有建立這種全面的認知,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更加順利,尤其是在心理諮詢這樣的行業中。
此外,心理諮詢涉及不同的流派和技術,比如CBT(認知行為療法)和動力學,雖然視角不同,但並不妨礙與來訪者建立連線。然而,真正能夠幫助到來訪者的,是諮詢師自身的成長和自我理解。諮詢師對自己感受的深入理解,能在諮詢過程中更好地共情和引導來訪者。
我在督導過程中,常常會發現很多學心理諮詢的同學是跨專業進入的。來自不同背景的諮詢師,面對同樣的個案時,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切入點,這種多樣化的視角是行業內的優勢。但如果僅依賴個人經驗而忽視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可能會在理解來訪者的問題時出現侷限性。因此,系統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結合個人背景,才能形成更全面的理解。
總之,無論是本科階段就學習心理學,還是跨專業進入這個領域,都需要在職業發展初期進行深刻的自我探索。你是一個更偏理性的人,還是一個更具情感共鳴的人?你更擅長與青少年、孕產婦、留學生,還是中年人建立連線?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幫助你在未來的諮詢工作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最後我想強調:“自我關照”是助人者的重要課題。在助人行業中,無論是心理諮詢師、社工,還是其他助人型職業,做好“自我關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諮詢師自身狀態不佳,缺乏自我滋養,很難為來訪者提供高質量的幫助。諮詢師自身是“工具”,只有“工具”本身保持充足的能量,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助人工作中。
正因如此,我們設定了背景提升實習專案,幫助你在探索行業的同時,深入瞭解自己的優勢和侷限性。這不僅有助於未來的職業發展,也能幫助你更好地照顧自己,從而在心理諮詢和助人工作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Ying:這個例子讓我想起助人者就像充電寶,自己有電才能為他人提供支援。這種“電量”不僅指生活狀態的照顧,更重要的是對自我的深度瞭解。當我們自身狀態良好,才能有足夠的能量為他人“輸出電量”。

許多想要進入心理諮詢行業的人,可能是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創傷或痛苦,正處於自我療愈的過程中。在不同的療愈階段,Ta們可能會有助人的想法——在療愈到一定程度後,覺得自己有能力為他人“撐傘”。但是否真的具備助人的能力,或從專業角度來說是否合適,仍需要深入探索和明確。
要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達到可以助人的狀態,或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心理能量和專業能力,離不開系統的實習和專業訓練。透過在安全環境中的學習和實操,才能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的療愈程度和助人能力。
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我是否可以勝任這個行業?”其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必須透過專業探索才能找到答案。因此,這個自我覺察和明確的過程是不能忽視的。
看到有小夥伴問為什麼要選擇「背景躍升-推薦計劃」,YiYuan覺得為什麼大家應該選擇我們?iWanna背景提升的獨家優勢在哪裡?
YiYuan導師: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當然是選擇iWanna(笑)!這背後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1)服務的一致性與高效性:學員的留學申請服務和實習都是在iWanna完成的,這樣的服務模式確保了,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更一致、高效的支援。
在溝通上,學生和我們的對接會更加順暢,不需要額外適應不同的團隊或流程。內部協作也更加高效,能夠迅速響應學生的需求,並從整體上思考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2)專業背景與助人精神:我們的團隊,尤其是負責該專案的老師,都是心理學背景出身,對學生的需求有深刻理解,並具備強烈的助人精神。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日常溝通中,也在我們不斷最佳化服務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我們始終關注如何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目標和期待。
3)嚴格的專業標準與質量把控:在專業性和品控方面,我們始終保持高標準,力求做到最好。這也是我們創始人對團隊的一貫要求——確保每一項產出都能真正為學生提供價值。
Ying:那麼,關於這個「背景躍升-推薦計劃」專案,大家可能會好奇:具體的實習內容是什麼?哪些申請者最適合參加?
YiYuan導師:這個專案特別適合跨專業申請的學生,以及本科背景相對較弱的申請者。對於這類學生而言,我們可以提供推薦信和實習證明,這在申請過程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能夠有效提升個人競爭力。
「背景躍升-推薦計劃」整個專案圍繞“自我關照(Self-care)”這一核心主題展開,因為無論未來是否從事心理諮詢工作,自我關照都是助人者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整個實習專案包括以下三個主要板塊:
(1)團體活動的帶領與覆盤
-
作為帶領人,帶領與組織線上支援小組團體。
-
若缺乏帶領經驗,可先從協助者或參與者的角色入手,逐步積累經驗。
-
參與活動覆盤與討論,無論是作為帶領者、協助者還是參與者,都需要進行反思,積累經驗,提升活動帶領能力。
(2)社群運營與助人者支援
-
運營助人者社群,為成員提供心理健康相關資訊,包括國際發展動態、研究成果等。
-
關注自我關照的需求變化,結合時間、季節、社會環境等因素調整團體活動的設計,使其更貼合受眾需求。
-
促進社群討論,營造輕鬆交流的氛圍,幫助助人者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放鬆方式。
(3)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資訊文章的搜尋、翻譯與撰寫
-
訓練搜尋文獻、翻譯資料、撰寫文章的能力。
-
作為心理諮詢師或心理學從業者,撰寫文章不僅有助於自我宣傳,還能在各類平臺上輸出有價值的內容。
-
該部分訓練有助於提升個人表達能力,為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支援。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們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員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在團體活動帶領、社群運營、文章撰寫等方面提供指導;工作管理支援:幫助學員合理規劃時間、最佳化工作方式,提高效率。
此外,我們還提供Office Hour,學員可以預約時間與導師溝通,解決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最後,關於推薦信與實習證明:完成四個月的實習後,學員可獲得推薦信或實習證明。推薦信的發放時間具有靈活性,例如學員大二參加實習,但大三或大四申請時才需要推薦信,我們可以根據其表現,在申請時提供推薦信。
Ying: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背景躍升-推薦計劃」實習專案的詳細流程嗎?
YiYuan導師:首先是面試環節雙向選擇:我們會對申請學生進行面試,瞭解其背景、訴求,以及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實習。同時,學生也可以藉此機會深入瞭解專案細節,提出疑問,並評估專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其次是,四個月的實習期。核心任務參與並完成三個主要的專案模組(如團體諮詢、社群運營、心理教育等)。過程中,我們會提供專業指導,涵蓋實操、理論和其他必要支援,確保實習生順利完成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所需技能,包括——助人技術,即共情、傾聽、情感反饋等基本技能,在帶領團體活動時尤為重要;掌握心理諮詢的倫理規範,維護團體成員的邊界和情緒安全。對於沒有經驗的同學,我們會幫助其學習;有經驗的同學則進一步精進技能。
整個專案是持續反饋機制,每月底提供一次個性化反饋,幫助實習生了解自身表現並最佳化成長方向。實習生也可以對專案團隊提出反饋,促進專案改進。
透過四個月的系統訓練,實習生將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完成實習後,可獲得推薦信或實習證明,為未來的申請增添競爭力。
Ying:是的,推薦信是心理學申請中僅次於文書的重要材料,但通常是申請人無法完全掌控的“暗箱”部分。在「背景躍升-推薦計劃」中,推薦信的質量更加透明,申請人能夠明確瞭解如何透過實習展現自身優勢,使推薦信更具競爭力。
現在,許多申請人依賴AI寫作或模板化文書,內容缺乏深度和個性,容易被招生官一眼識破。透過與不同背景的人互動、參與實習,申請人能積累獨特的故事和感悟,使文書更具真實性和感染力。
總結來說,「背景躍升-推薦計劃」專案不僅提供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規劃,還幫助申請人獲得高質量的推薦信,並積累真實、獨特的申請素材。這些軟性收穫雖然不易量化,但卻是心理學留學申請中最核心的競爭力💪。

❤️特別感謝YiYuan導師的真誠分享!想要進一步瞭解iWanna背景躍升/背景提升專案的小夥伴,歡迎新增下方顧問老師二維碼,瞭解更多👉背景躍升早鳥開啟:真實實習證明+權威推薦信,一站式痛點攻克!

iWanna國際心理人作為全網領先心理學留學輔導、全球心理人發展平臺,擁有100+位全球多國多方向心理學專業師資,
服務範圍涵蓋20+心理領域細分方向,獲得95.96%的服務滿意度,學員申請成功率達到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