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ST景谷(即景谷林業,SH600265)釋出涉及訴訟的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訴訟涉及ST景谷的子公司唐縣匯銀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銀木業)。
匯銀木業系ST景谷的重要子公司,由於涉及民間借貸糾紛訴訟案件,該公司已經被查封約5000萬元資產。


圖片來源:ST景谷公告截圖

核心子公司涉4000萬元民間借貸
據ST景谷2024年年報,其控股子公司匯銀木業專注於高階刨花板和高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與營銷。
ST景谷稱,“匯銀”牌刨花板和密度板產品銷往北京、天津、山東、河南、黑龍江、上海等地,索菲亞、皮阿諾、歐派等中國知名傢俱製造企業均為匯銀木業常年合作的優質客戶。
2023年2月,ST景谷以約2.7億元的價格收購匯銀木業51%股權,增值率83.7%,形成商譽0.92億元。
然而,這家核心子公司最近卻牽扯進了民間借貸糾紛。
7月4日,ST景谷公告稱近日收到法院送達的多份法律文書,3個匯銀木業所涉及案件的原告分別為王三全、王東仙和王新旺,被告為匯銀木業及其股東崔會軍、王蘭存。
王三全訴稱,於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向三名被告提供借款本金共計3720萬元;王東仙訴稱,於2023年2月14日、2023年11月19日向三名被告提供借款本金共計150萬元;王新旺訴稱,於2018年11月26日、2019年2月11日向三名被告提供借款本金共計200萬元。
上述原告請求法院判令償還借款本金及相關利息,並承擔訴訟費、保全費,合計涉案金額包括本金4070萬元及相應利息。
7月1日,ST景谷公告稱,匯銀木業的成品庫房及庫房內所有成品板材貨物被查封,同時,法院將匯銀木業的主要銀行賬戶進行了凍結。
據ST景谷公告,匯銀木業成品庫房中,刨花板和密度板成品約4.5萬立方米,賬面金額約5000萬元,查封期限2年。
同時,匯銀木業的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資金約80萬元。

盈利狀況堪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及訴訟之外,匯銀木業近期業績狀況也堪憂。
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對匯銀木業2023年—2025年進行了業績承諾,後匯銀木業於2023年實現淨利潤0.47億元,完成業績承諾。
然而,2024年的匯銀木業未實現業績承諾指標。
根據前期盈利預測,匯銀木業2024年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為5.64億元和0.58億元,但實際收入為3.89億元,實際淨利潤為-0.32億元,與盈利預測差異較大且發生虧損。
此前,上交所曾對ST景谷下發《問詢函》,要求ST景谷說明匯銀木業2024年度業績與前期預測差距較大的原因以及前期盈利預測是否審慎。
ST景谷表示,2024年下半年左右,刨花板及纖維板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行業供需關係導致新釋放的產能率先採取降價策略以拓展客戶,以此快速搶佔市場份額。“其他企業為緩解庫存壓力,保市場份額開始跟(降)價,(由此)形成行業性價格傳導效應,導致產品價格快速下行。市場競爭格局的轉變及產品價格的持續走低,直接致使2024年度盈利指標較前期預測出現大幅下滑。”ST景谷稱。
對於給出前期預測資料的理由,ST景谷表示,在企業自身管理模式與企業所屬行業的政策、市場環境和市場狀況等因素不發生重大變化的假設條件下,上市公司在併購時點對標的公司作出的產品產銷量預測是審慎合理的。
此外,上交所也問及ST景谷商譽減值金額計提是否充分。
ST景谷稱,公司聘請的資產評估機構估計了可回收金額,並根據可回收金額,計提並分配了資產組的減值準備。“匯銀木業相關資產減值計提及時、準確,不存在前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不充分的情形。”ST景谷表示。
記者|趙李南
編輯|陳柯名 文多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