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環球資訊:美國南部地區教育委員會發布AI教育七大政策,2025年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啟動

第二百二十八期
Vol.228
內容提要
1.2025全球量化金融碩士排名釋出,巴魯克學院登頂;
2.美國南部地區教育委員會發布AI教育七大政策;
3.美國農業部被解僱的數千名員工暫時恢復原職; 
4.英國財政大臣:加徵關稅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5.懷進鵬:穩妥紮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
6.多位駐華大使: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惠及全球;
……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下文。
留學前線
#1
2025全球量化金融碩士排名釋出,巴魯克學院登頂
近日,Risk.net最新的2025 Quant Finance Master's Guide已經正式釋出,巴魯克學院成功登頂。
100%就業率、162,429美元的畢業生平均起薪,搭配上完成整個專案只需4.2萬美元的低廉學費,Baruch(巴魯克學院)的MFE專案始終是廣大金工學子的“夢中情校”。
普林斯頓大學的Master in Finance專案排名Top2,該專案時長為2年,由於class size非常小,因此申請難度非常大,該專案每年在1000多名申請者中只招收35名左右的學生。除了傳授最核心的金融工程,資料科學和計算方法外,它還非常重視金融經濟學,以及FinTech的新興工具。
此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MFE專案排名第三。
完整排名及更多熱門專案的具體介紹,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2
加拿大移民新政出爐:8類人“優先”
加拿大聯邦政府於日前公佈了最新的移民政策,旨在透過經濟移民應對勞動力短缺,並優先為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教育及技工類職業提供永久居留途徑。
在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的公告中,今年“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簡稱EE)的類別列出8類優先職業,包括家庭醫生、護士、牙醫、木匠、承包工、教師、托兒人員以及殘疾人教育導師。
公告寫道:“IRCC繼續將經濟類移民甄選重點放在優先行業,這使我們能夠向具備特定技能、培訓或語言能力的永久居民申請人發出邀請,吸引這些緊缺的專業人士來到加拿大。”
此外,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還在2025年“快速通道”類別甄選中做出了重要調整,其中“教育”類別成為最新增加的類別,幷包含五個具體職業。
更多具體詳情及“所有仍保留的快速通道類別的符合職業列表”,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3
今年秋季開始,芝加哥大學推出“夏校早申”計劃
美國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近日宣佈:只要完成該校線下/線上暑期預科課程,並且正處於高中最後一年的學生,有資格透過提前批申請芝加哥大學本科入學。
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在2025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提交申請,並將在三週內(或11月1日之前)收到錄取結果。
這輪申請被校方定義為夏校學生專屬早申批次(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簡稱 SSEN 。
該專案較為適合參加過或者正在考慮芝加哥大學的夏校,並且十分確信芝加哥大學就是理想院校的申請者們。
有關開設SSEN批次的原因及更多相關資訊詳情,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4
清華大學官宣,有序適度擴招150名左右本科生
記者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清華大學決定有序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今年擬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額。此舉旨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社會發展需要,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探索人工智慧時代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全面提升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2025年,清華大學發揮學校學科資源優勢,立足人工智慧與多學科交叉,將成立新的本科通識書院。新書院將以培養具備AI思維、勝任AI技術、具有AI與不同學科深度交叉知識素養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以最AI的方式培養具備深厚AI素養、最具創新能力的未來領軍人才,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據瞭解,新增本科生將進入新書院學習。學校將在人才培養體系最佳化、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資源配置、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同步發力,確保新書院建設和本科生規模擴容工作高質量有序推進。
更多相關資訊詳情,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5
美國南部地區教育委員會發布AI教育七大政策
近日,美國南部地區教育委員會(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SREB)AI教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AI in Education)釋出AI教育7大政策建議。
該委員會提出的7大政策包括建立州級AI網路、制定針對性AI指南、提供高質量專業發展、融入標準與課程、評估地方能力與需求、制定資源分配計劃以及注重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國際快訊
#6
歐盟統計局:2024年中國為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歐盟統計局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為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佔歐盟外進口總額的21.3%),第三大出口市場(佔歐盟外出口總額的8.3%)。
2024年,歐盟對華出口貿易額為2133億歐元,進口貿易額為5178億歐元,逆差3045億歐元。
資料還顯示,2024年歐盟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中,位居第一的是電機、電器和電氣零件(價值968億歐元);其次是電信和音響裝置(價值609億歐元)以及辦公機器和資料處理機器,如個人電腦、伺服器等(價值459億歐元)。
#7
韓國民調:李在明成韓國下屆大選最熱門候選人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3日,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釋出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被認為是下屆大選最熱門的候選人。
據報道,Realmeter於2月26日至28日,面向韓國全國18週歲以上1506名選民,進行有關下屆大選熱門候選人的調查。
結果顯示,李在明的呼聲最高,支援率為46.3%。僱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以18.9%居次席,執政黨國民力量前黨首韓東勳(6.9%)、大邱市長洪準杓(6.8%)、首爾市長吳世勳(5.1%)、前國會議員劉承旼(2.1%)排在其後。
報道稱,在模擬兩者對決競選的格局下,李在明的支援率均高於其他執政黨人選。
據報道,本次調查可信度95%,抽樣誤差±2.5個百分點,應答率6%。
#8
美媒:關稅戰讓支援特朗普的加州農民很受傷
美國西部最大報紙《洛杉磯時報》網站5日發表文章說,在美國重要農產品供應地加利福尼亞州,許多農民都是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但他們現在對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帶來的傷害憂心忡忡。文章摘要如下:
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反擊措施可能使加州農民受到重創。此外,農民還嚴重依賴加拿大化肥,隨著關稅生效,化肥價格可能會上漲。
在加州薩克拉門託谷地種植番茄的農民布魯斯·羅明傑表示,他擔心整個番茄種植業都將受到衝擊。高額報復性關稅會導致加州生產的番茄製品難以出口或被迫降價。許多在大選中支援特朗普的加州農民不願公開談論他們的憂慮,或許因為他們希望政府能保護農民。
加利福尼亞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丹尼爾·帕亞雷斯-蒙託亞說,美國農民當下日子不好過,面臨的壓力比以前更大。他指出,從經濟角度來看,貿易應該為每個人帶來更多利益,但政治卻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經濟學教授丹尼爾·薩姆納表示,農民可能會遭受多重打擊。他們可能面臨來自加拿大的肥料等產品成本上漲,而且還可能面臨報復性關稅。他指出,加拿大購買了加州出口的41%的瓶裝葡萄酒。
#9
美國農業部被解僱的數千名員工暫時恢復原職
當地時間3月5日,美國績效制度保護委員會主席凱茜·哈里斯裁定,美國農業部解僱5000多名試用期員工可能違法,這些員工至少在接下來的45天內應恢復原職。
美國新一屆政府1月份上任之後,強力推進聯邦政府僱員大規模裁減工作。白宮人事管理辦公室下達指令,向聯邦僱員提供“買斷”計劃推動其主動辭職,並解僱試用期員工。這一舉措涉及眾多聯邦機構,目前已在多個部門解僱了超過兩萬名政府工作人員。
據《國會山報》估算,聯邦政府各部門約有20萬名試用期員工,他們普遍入職時間不足一年,崗位涵蓋從消防預防到退伍軍人護理等諸多領域。由於試用期員工的就業保護措施較少,僱傭期最多不到兩年,成為此次裁減的重點物件。
#10
普及AI教科書受阻,韓教育部:預計2026年流程將更順暢
綜合韓聯社、紐西斯通訊社等韓媒5日報道,雖然韓國政府釋出了2025年春季學期“讓人工智慧(AI)教科書走進課堂”的計劃,但面臨行政程式、技術問題等多重阻礙,AI教科書在當地學校的整體普及率仍停留在較低水平。
韓國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月28日,全國範圍內採用AI教科書的學校比例為33%,與2月20日統計的32.4%幾乎持平。教育部表示,最終統計資料將在各校完成行政程式後公佈。
報道稱,為了全面整合AI教科書,各校需在“國家教育資訊系統”中完成多項準備工作,包括註冊選定的AI教科書、輸入課程表和更新學生學籍記錄。一系列行政步驟令學生和教師在正式使用數字教材前,還需要等待一到兩週時間。
韓國教育部表示,儘管初期實施計劃遇到挑戰,但預計到2026年相關流程將更加順暢。該部門還計劃明年2月前完成學生課程運營計劃,並透過簡化行政手續來避免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政府還設立了一個綜合應對中心解決技術問題,即時監測和解決技術障礙。
#11
英國財政大臣:加徵關稅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日前對美國政府向多國加徵關稅帶來的廣泛影響表示擔憂,認為“加徵關稅對各方均無益處”,還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裡夫斯3日在英國機械製造業僱主聯合會主辦的活動上說:“這些(關稅)決定增加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負面影響已波及金融市場。”標普500指數4日收盤於去年11月4日以來最低水平,意味著去年美國總統選舉日以來的所有漲幅被抹平。裡夫斯提到,投資者對貿易摩擦的擔憂持續發酵。
裡夫斯還說,儘管英國尚未直接遭受美國新一輪關稅衝擊,但全球貿易增速下滑、通脹壓力攀升以及美國政府加碼關稅政策等影響,已對英國經濟構成“連鎖式威脅”。她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正在製造不確定性,最終損害的是所有經濟體的利益”。
英國央行此前警告,英國無法在全球貿易摩擦中獨善其身。若美國政府持續加稅,全球增長將“受到負面衝擊”。
官方新聞
#12
懷進鵬:穩妥紮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接受記者採訪。
懷進鵬表示,教育部今年將會推出國家戰略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科技發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強人才培養。
一是體現在基礎學科,結合科學規律和科學正規化培養人才。教育部將加強“強基計劃”,繼續加大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在數學、計算機這樣既有基礎又有國家戰略需求的領域,推動核心課程、核心創新能力、核心師資隊伍和核心教材的建設。
二是加快加強圍繞國家戰略及技術發展中重要的學科設計,以推動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培養,進一步借科技轉型產業變革的規律來加大人才培養,比如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諸多領域要加快佈局。
三是最佳化現有的學科,並適度增強新的學科。同時穩妥紮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大力提升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為我國現代產業、現代製造業作出了相當的貢獻,這個領域70%的人才來自職業教育的培養,對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教育的發展作了很大的貢獻。
#13
多位駐華大使: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惠及全球
近日,多位駐華大使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在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取得的成就廣受認可,這些政策不僅惠及本國,也為全球帶來了積極影響。
土耳其駐華大使穆薩表示,中國的開放政策是中國政府實施的利好政策,惠及各國民眾。
阿根廷駐華大使馬致遠認為,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外國遊客在體驗當地文化與欣賞風景的同時,也享受到數字支付、旅遊基礎設施等帶來的便利,這些舉措會吸引包括阿根廷在內的更多外國友人來領略豐富的中國文化與活力。
智利駐華大使烏爾塔多在談到中國改革開放時說:“它對促進全球共識至關重要,可以為世界帶來更多和平與相互理解。”
斯洛伐克駐華大使利扎克在談到中國過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時說,這是一個奇蹟!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改善。
#14
2025年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啟動
日前,2025年北京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活動拉開帷幕。首場2025屆畢業生春季雙選會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舉辦,設定6個主題分割槽,130餘家企事業單位帶來4000餘個崗位。
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辦會規模達130餘家。該中心副主任朱況介紹,該中心將提供就業指導、調查研究、生涯教育等一系列服務,為高校和企業創造更多供需見面機會,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就業渠道和崗位。
雙選會大廳裡,130餘家企事業單位按照專精特新、市屬國企、醫藥衛生、中小企業、外省市招聘、女大學生6個主題分割槽擺攤納才,共提供了4000餘個就業崗位。全天共4000餘名2025屆高校畢業生到現場諮詢、投遞簡歷。同時,80餘所北京地區高校就業工作部門與用人單位開展深度洽談,精準對接招聘需求。
2025屆北京高校畢業生預計達29.4萬人,同比增加6000餘人。為更好地服務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本市正陸續推出一系列舉措實施。其中,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與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市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等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北京高校畢業生赴外省市、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就業渠道。外省市招才引智工作交流會舉行。四川省、雲南省、深圳市等13個外省市組織、人社和人才部門,與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5所高校開展深入交流,為跨區域人才合作搭建平臺。
同時,市教委聯合市人社局、市財政局明確,延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合併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2025年12月31日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且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相關保險費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支出。
來源:洛杉磯時報、國會山報、韓聯社、中國日報、環球網、央視網等

編輯:李嘉祺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