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平談判的風聲再起,局勢卻充滿不確定。5月1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挑戰,表示如果俄方願意停火,他將在本週四赴土耳其與普京面對面談判。他在社交媒體寫道:“我會在土耳其等他來。希望這次俄羅斯不要再找藉口。”這番表態,是近期一系列錯綜複雜外交動作的高潮,也讓人們再次看到了戰爭爆發以來少有的和平希望。但這背後,卻是烏克蘭、俄羅斯、特朗普以及歐洲多國領導人之間微妙而混亂的互動,和平仍然遠未明朗。
5月10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等四位歐洲領導人到訪基輔,支援烏克蘭提出的“無條件、為期30天”的全面停火提議。他們希望藉此向世界表明,是俄羅斯仍在執意打仗,同時鼓動特朗普對普京施壓。然而,這一努力在數小時後被普京的講話打亂。普京在凌晨發表電視演說,拒絕接受烏方停火請求,轉而提出舉行談判,但附加了許多條件。這一做法削弱了歐洲努力推動的和平框架,也讓外界對特朗普是否真正支援歐洲立場產生疑問。特朗普本人隨後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這是“可能意義重大的日子”,語氣模糊,似乎與歐洲立場不完全一致。
烏克蘭這次提出“無條件停火”本身就是一次重大讓步。而普京的回應遠遠沒有展現誠意。他提出要將談判重回2022年春季中斷時的談判基礎,並由他的外交顧問補充稱,談判必須“反映戰場上的現實情況”。這對烏克蘭極其不利,因為那一輪談判涉及削減烏軍兵力等核心底線問題。如果以當年中斷前的基礎重啟談判,澤連斯基將不得不面對外界質疑他之前的抵抗是否“白白犧牲”。
更令局勢複雜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突然發文,直接對澤連斯基施壓,要求他“立刻同意談判”。他還補充說,這樣至少能看清是否有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如果不行,“歐洲和美國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如果做出樂觀解讀,這似乎是特朗普在向普京施加壓力。但他並未明確表態是否支援烏克蘭的停火要求,而是含糊其詞地批評普京“正忙著慶祝二戰勝利”。
在特朗普發聲後,澤連斯基宣佈將赴土耳其參會,顯然是想透過自己的出席,把不願談判的責任推回給普京,同時也希望特朗普能真正認清和平的障礙在哪裡。烏克蘭方面還表示,計劃從5月12日起在陸地、海上和空中實施全面停火,接下來就看俄羅斯是否響應。如果俄方不遵守,特朗普是否會因此轉變態度,將成為關鍵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釋出強硬發言之前,澤連斯基對談判持相當謹慎態度。他曾表示,俄方願意考慮和平固然是好事,但任何戰爭的第一步必須是停火。特朗普的特別代表、前將軍基思·凱洛格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必須先實現停火,才能談判,而不能本末倒置。雖然這可能只是一種策略性言辭,但也反映出美國內部在推動和平問題上的步調並不一致。
目前,公開外交動作的頻繁背後,顯然有更多秘密談判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可以看出,無論是烏克蘭、俄羅斯,還是歐洲和美國,各方的輿論表達幾乎都在圍繞特朗普展開,力圖迎合他的語言與態度。問題在於,普京同樣在打自己的牌,而且毫不退讓。歐洲領導人原本希望借訪問基輔敦促特朗普更強硬地對待普京,但截至目前,特朗普依然保持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施壓。
儘管和平談判有了苗頭,但從現實判斷,真正實現停火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普京迄今始終拒絕談論停火,特朗普也沒有對其施壓。如果真的舉行會談,也極可能是形式大於實質,短期內難有突破。因此,雖然出現了一個轉機,但真正實現和平的希望依然渺茫。不過,至少這次的對話機會還沒有徹底破滅。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