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次我們談了兩個需優先關注的內容,即關係優先,GPA/標化優先,還沒看過的夥伴請點選這裡~《高中階段,父母們需優先關注什麼?(上)》。
如果您正為高中階段的孩子不知大學申請選擇什麼專業之事而焦慮煩惱,甚至正和孩子發生著激烈衝突,請看此文。
今天我們來說說第三個需優先關注的內容,在說觀點之前,先舉幾個例項。
例項一:餃子的故事
今年春節期間上映的餃子導演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截至到3月26日,票房已突破153億元人民幣,位列全球電影史票房第五位。
但大家知道嗎?餃子導演的父母都在醫院工作,或許受父母影響,餃子的大學本科專業為臨床醫學。但他從小酷愛繪畫,雖然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可是臨摹出來的汽車、街道、植物等等都很逼真。大學第三年,餃子接觸到了一款用於3D建模、動畫、特效和渲染的專業軟體~MAYA,於是,開始自學動畫創作。
兩年後創作出《打,打個大西瓜》,該片獲得第六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第26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等30多個國內外獎項。
身為一個學醫出身、半路出家的電影人,但能取得這樣的佳績,您認為源於什麼?
例項二:趙婷的故事
2020年上映的由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Nomadland)一舉獲得第77屆威尼斯最佳影片獎、第7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獎、第9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趙婷也因此成為首位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女性,首位獲得奧斯卡獎導演的亞洲女性和首位華人。
她小時候喜歡漫畫,喜歡電影,最嚮往進聯合國工作。高中在洛杉磯讀寄宿學校時是在一個很混亂的社群,門口有荷槍實彈的保安,這讓她第一次瞭解到美國社會的複雜性,開始對念國際政治感興趣。
2001年她考入麻省文理學院曼荷蓮大學(Mount Holyoke College)攻讀政治學專業,這所大學在文理學院中排名第34。上大學的第三天,著名的911事件發生了,她就更想知道為什麼美國會引來這些麻煩?
但2005年大學畢業後她就失業了,因為沒有公司想要一個研究美國政治的中國姑娘。為了養活自己,她開始打零工,做過房產經紀、賣過服裝、在酒吧/餐廳打過工,慢慢她發現了比政治更感興趣的事情,那就是透過講故事影響他人。於是,2010年她考入紐約大學,正式開始學習電影製作。
從學政治想進聯合國工作,到大學畢業5年後轉賽道開始學習電影製作,十年後拍的第三部片子獲得了全球頂級大獎,您認為什麼是關鍵環節?
例項三:李想的故事
國內電動車行業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高中學歷。他18歲首次創業,即創辦了「泡泡網」,內容是分享和電腦相關的資訊。第二次創業是2005年創辦的「汽車之家」,即分享和汽車相關資訊的資訊,汽車之家於2013年在紐交所上市成功。這兩次都是不同領域的創業。
第三次創業則是2015年創辦的理想汽車,即親自帶領團隊生產電動汽車,這次創業跨度更大。理想汽車於202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李想目前身價達數百億美元。他不僅事業成功,家庭生活也很美滿。
李想只有高中文憑,您認為他憑藉什麼可以連續跨界創業成功,成為國內80後的標杆人物?
例項四:我兒子同學們的故事
據我多年觀察,我兒子的大學同學基本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自主創業型。這些孩子大學基本只修一個專業或輔修一個專業,然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會在大三時一起創業。他們參加學校每年組織的創業大賽,排名靠前的創業公司,不僅可獲得創業獎金,投資人的天使投資,還能獲得學校提供的免費辦公空間,當然他們也會在校外進行路演活動,目標是獲得更多的天使投資。
第二類是進入職場型。這些孩子往往又分兩種型別,第一類孩子會在大學期間選修第二或第三專業(主修或輔修都有可能),大學畢業後不讀研究生而直接進入職場,工作方向和第一主修專業方向一致。他們選修第二或第三專業的目的是增強邁入職場的競爭力。比如第一主修為計算機的孩子,再輔修統計或數學或心理學專業,畢業後進入媒體公司的資料分析部門,年薪十多萬美金。
第二類孩子則透過第二主修專業發現了更感興趣的職業方向,比如我兒子,雖然他現在依然喜歡航空航天專業,但也發現了自己更喜歡的專業~商科。於是,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了第二主修專業的職業賽道,當然職業賽道中也會用到第一主修的專業知識,年薪也有十萬+美金。
在美國的孩子選擇不讀研究生直接進入職場的比例不少。
第三類是繼續深造型。這些孩子往往也分兩類,第一類是大學期間只修一個專業,或者選修第二或第三專業(主修或輔修都有可能),大學畢業後選擇繼續攻讀第一主專業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第二類是大學期間除了主專業外,也會選修第二或第三專業(主修或輔修都有可能),大學畢業後發現了自己真正的愛好,比如律師或者醫生。於是,大四會參加特定入學考試,並滿足一系列申請要求後,轉賽道繼續深造。

您身邊是不是也有不少大學所學專業和現在從事的職業不一致,但職場生涯依然很成功的朋友?
透過您身邊朋友的真實案例和上述這些例項,您是否發現了一些特點?
如果孩子的專業選擇在高中階段能確定下來,那大學階段會出現兩種可能性,一是孩子堅定地朝此方向走下去,無論是創業也好,再繼續深造也好。二是孩子轉換賽道繼續高歌猛進。
如果孩子高中階段專業沒有定下來,那大學申請時可以按照專業不確定來進行,進入大學後學校允許孩子在大一和大二第一學期去觀察、思考、體會自己的專業方向,只要到大二第二學期確定專業方向即可。
同時,美國很多大學均開設諸多跨學科專業,比如環境科學專業是生物學 + 地理學 + 生態學 + 經濟學的跨學科專業;數字人文專業是計算機科學 + 語言學 + 藝術的跨學科專業;神經經濟學專業是經濟學 + 心理學 + 神經科學的跨學科專業;運動科學專業是生物學 + 心理學 + 營養學的跨學科專業。
也就是說,孩子會從高中開始,持續到大學就讀期間、大學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幾年,甚至二十年後都有機會調整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職業選擇。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感覺到並不是高中階段選定專業,孩子後續的人生就平安無事,一切順意啦。所以,與其焦慮孩子高中階段的專業選擇,不如將重點放在如何讓孩子擁有好奇心、敢於拼搏和堅持不懈的勇氣和恆心上。
這就如同這些年隨著疫情爆發和世界格局的變化,很多成年人失業後有勇氣再就業,甚至創業,而有的成年人失業後就真的徹底廢了,變為了躺平一族。
所以,高中階段排在第三位的需優先關注的點是
孩子有了自驅力,不僅可以自我探索,自主學習,還能自主生活,一切才皆有可能。
所以家長們即不要高興於高中階段的孩子有了明確的專業選擇,也不用焦慮於高中生處於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狀態,甚至處於愛好太多什麼也確定不下來的狀態。因為專業方向孩子到大學階段還有很多機會去評估,去思考,去選擇,人生路很長。
今天就到這裡,下篇見~

往期精選回看

想自我成長,請收聽喜馬拉雅平臺【樂媽聊陪讀】頻道中不同專輯內容~

還可訂閱我影片號,看影片,聽音訊,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