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賦家企,網路為先:銳捷一小步能否成為行業一大步

通訊世界網訊息(CWW)在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智慧家庭和小微商企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且不斷變化。運營商的智慧家企業務在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之後,伴隨著市場佔有率的增長,如今進入了“零和競爭”的階段。那麼,面向未來的網路演進,如何開闢新路徑,打造更智慧、更優質的智慧家企業務?
“單純的效能演進、繁複的形態變化、連線的介質改變不應是我們追求的產品發展方向,未來的業務需要滿足各類使用者、面向各式場景、適配多種業務的智慧家企網路。”在2024 MWC上海期間舉辦的“智家企新網路”論壇上,銳捷網路運營商網路事業部副總經理餘曉隆提出。

探尋“第二曲線”,網路是根本
歐洲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著名的“第二曲線”理論告訴我們,經濟體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增長後,第一條增長曲線達到峰值並開始放緩,此時需要透過引入新的業務、產品或模式以開啟第二增長階段。如今,運營商的智慧家企業務經過了多年高速增長,已經進入了“零和競爭”的階段,運營商開始思考“第二曲線”究竟何在。
作為家庭寬頻和政企業務市場的長期深耕者,銳捷網路與運營商同頻共振,探索智慧家企業務的未來道路。“在‘第一曲線’階段,運營商使用者基數大、紅利很高;進入‘第二曲線’階段,如果要保持市場增長則需要實現跨越。”餘曉隆提出。那麼,這樣的跨越是產品跨越、技術跨越,還是其他方面的跨越?
如同“智家企新網路”論壇的主題“智賦家企、網路為先”所寓意,智慧家企要發展,網路首先需先行,網路將為逐夢智慧家企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探尋未來答案,首先需要回溯歷史脈絡。餘曉隆回憶,從10M、100M、1000兆到萬兆,從EPON、GPON、XGPON到50GPON,從Wi-Fi 4到Wi-Fi 7,曾經我們從這些方向迭代網路能力;後來開始著手改變網路形態,如單AP組網、Mesh組網、ACAP組網、FTTR組網。而這些演進思路帶有明顯的技術烙印。
縱觀市場,儘管網路持續發展,然而很多使用者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銳捷網路與某知名資料機構的聯合調研顯示,在Wi-Fi組網業務方面,儘管運營商大力推廣,但仍有超過30%的使用者選擇自購組網裝置,其中不乏願意花費400元以上購買高階路由器的使用者。此外,除了基本的產品功能,使用者希望全屋智慧產品注重細節設計,做到輕薄美觀、很少破壞家庭裝修;而對於小微企業而言,他們依託網路進行生產和經營,因此需要更優質的服務。
上述分析表明,現有服務未能充分滿足高階使用者的需求,產品設計和服務提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面向未來,隨著終端的日益複雜,智慧家企面臨的需求也日益繁多。例如,蘋果Vision Pro、特斯拉人形機器人、8K影片、大空間VR裝置等全新應用和終端橫空出世,給頻寬、QoS提出了更高要求。創新無極限,未來會有更多終端應用問世,催生更多新場景和新需求。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智慧家企網路如何創新,與雲怎樣融合?
“單純的效能演進、繁複的形態變化、連線的介質改變,似曾相識的管道思維,這不應是我們追求的產品發展方向。”餘曉隆表示,“未來需要滿足各類使用者、面向各式場景、適配多種業務,提供更加開放創新網路體驗的智慧家企網路。”
面向未來,家企網路何去何從
隨著技術發展和業務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產品生命週期正在被打破。例如,TikTalk積累1億使用者花費9個月時間,ChatGPT僅耗時兩個月,而Meta的Threads僅用5天時間就發展了5億活躍使用者。所以,產品生命週期變得更加陡峭,很多傳統的市場規律也不再適用。
面對應用多樣化、連線場景化、終端海量化、管理複雜化,我們該如何創新,以跟上新的節奏和步伐?對此喬布斯曾有言:不要問消費者想要什麼,我們的目標就是去創造那些消費者需要但無法形容和表達的需求。
面向未來,銳捷網路主動思考、前瞻分析,給出了關於家企網路發展趨勢的如下判斷。
未來的家企網路,是具備多網融合、端到端保障、彈性承載的智慧通道。未來的家企網路不是簡單的管道,而是靈活、彈性、端到端、可以多網融合的智慧通道,能夠將5G、IoT、乙太網、光等多種網路融合在一起,面向不同應用提供彈性、端到端的承載和保障,做到精準的QoS保障和網路定義。
未來的家企網路,具備面向各類終端進行精準識別和連線最佳化的能力。例如,一個家庭有很多不同的終端接入,有的要求快速發包,有的則發包較慢。未來的網路能夠把通道資源池化,並且根據終端業務進行標識和識別,以及規劃和連線最佳化,提供對應的資源供給。
未來的家企網路,將和邊緣雲形成類區域網的全業務融合。針對使用者自行購買路由器的情形,未來運營商需要發揮邊緣側能力優勢,提供更好的家用網路體驗。為此,未來網路需要做到一跳入雲、快速融合,完成安全的二層區域網業務訪問,並且實現家企互通、業務融合、體驗一致。
未來的家企網路,支援AI與業務流程深度結合,為管理、最佳化、排障賦能。未來AI將像電力一樣深入各個場景,家企網路也會有專用AI晶片推出。如果運營商將長期積累的資料與AI聯動結合,將會在漫遊最佳化降低時延、智慧天線波束調節、應用識別智慧排程、故障診斷自主服務、通道調優降低干擾等方面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未來的家企網路不再侷限於一個管道,而是多維度、多業務融合的智慧通道,是運營商雲、網、數、智、安全方位要求的體現。此外要適應不斷發展的業務,網路還需要具備更高速的連線、更廣的覆蓋、更優的頻譜利用、更安全的訪問、更低的能耗以及更開放的標準協同。”餘曉隆指出。
錨定家企藍圖,銳捷網路在創新
智賦家企,網路為先。餘曉隆表示,銳捷網路錨定未來家企目標網路藍圖,在下一代產品上持續努力。
針對使用者對於外觀設計的要求,銳捷網路推出下一代面板AP隱鋒,取意思於“大隱於牆,鋒芒畢露”,意在透過更輕、更薄、更安全、更易安裝的設計,將極致之“美”進行到底。面板厚度壓縮30%,降至10mm;背蓋體積減小32%,減重15%。不僅如此,面板安裝十分方便,創新磁吸外殼,一“扣”即安,單面板安裝時間縮短2分鐘;還提供更多配色選擇,更好匹配家庭風格。
效能方面,銳捷網路產品全面支援wi-Fi 7,將單使用者效能提升20%、多使用者效能提升35%。路更寬,運力才更強,多業務併發更加流暢。
效能提升不可避免會帶來晶片發熱變化、能耗增加。銳捷網路透過AI功率控制,基於業務進行動態調整,保障效能提升的同時降低能耗,做到“魚和熊掌得兼”。例如,當識別到AP上沒有使用者連線時則調低裝置功率,當客戶連線時再喚醒;當高效能應用執行時讓系統火力全開,提供更好的覆蓋和訊號強度;如果只有2.4GHz使用者接入則降低5GHz訊號。上述調整動態進行,使用者無感知。
具體在產品方面,銳捷網路採用了五大散熱設計,包括多面透鏡開孔設計、壓鑄面散熱齒設計、內面板高導熱塑膠、石墨墊片均溫設計和外面板透紅外材質,創新解決散熱問題,即便執行1個月,裝置也不會發燙。
通道能力方面,有的家庭不具備光的連線方式,需要電的連線;有的房間離路由器較遠,訊號不好。面向未來不斷發展的家庭、商企業務,銳捷將多種網路方式組合,可光可電、靈動組網,構建家企業務“組合拳”。這樣在一個家庭、企業裡面多種網路一網打盡,使用者能夠選擇多種訊號。
終端和應用識別方面,針對家庭終端不易識別的問題,銳捷網路啟用了AI分析能力,可以做到90%以上的識別,從而提供相應的頻寬速率和QoS保障,以保障家庭網路無損無暇的體驗。此前這些由使用者主動、有感地配置操作,如今變成無感自適應的操作。此外,一旦多個AP存在就會出現漫遊。銳捷網路在地鐵漫遊場景方面擁有專業技術,積累了豐富經驗,如今將這些與家企網路相結合,用專業技術和經驗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總結下來,銳捷網路透過提供AI賦智、極致精美、多網融通、超然體驗,以及施工無暇、美觀無暇、業務無暇、體驗無暇、服務無暇的“智美無瑕”組網新體驗,滿足使用者對於家企業務的新需求。“智賦家企,網路為先,網路會走在前面,但是會任重道遠。我們希望走出的這一小步是銳捷的一小步,也是大家放眼未來目標走出的一大步。”餘曉隆如是表示。
轉載來源:通訊世界 
作者:舒文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