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哥譚派2月5日報道 在布魯克林日落公園(Sunset Park)的一所中學裡,教師們正以最快的速度將概述無證移民權利的“紅卡”(red cards)派發到學生們手中。在上西區,許多人正報名護送無證兒童上學,這樣他們的父母就不必出門,也不必冒著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人員拘留的風險。教師們還加入了加密資訊應用程式的聊天群組,互相提醒對方注意移民當局的視線。

哥譚派新聞截圖
總而言之,隨著總統唐納德·川普大規模驅逐行動的展開,紐約市的學校正在為重大混亂的景象做準備。
上週,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與移民局特工一起突襲了布朗克斯區,她在行動中吹噓自己“把街上的惡棍趕走了”。
但在市立學校,還沒有發生過突襲事件,而且市政府的政策仍然普遍禁止聯邦移民官員進入公立學校。
儘管如此,學校校長梅麗莎·阿維萊斯-拉莫斯(Melissa Aviles-Ramos)上週在奧爾巴尼表示,對移民突襲的恐懼是導致這個全美最大學校系統出勤率下降的一個因素。本週一,出勤率略低於82%,而1月的平均出勤率為87%。週二,出勤率反彈至89%,更接近正常水平。但教師們表示,他們已經注意到課堂缺勤率有所上升。
日落公園預科中學(Sunset Park Prep middle school)教師Caroll Jimenez說:“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女兒已經在家待了一個星期,因為……她的鄰居被驅逐出境了,所以他們不敢出門。”
但也有一些紐約人擔心,學校的宣傳活動,包括大量舉辦的“瞭解你的權利”研討會,可能會引起孩子們的恐慌。
曼哈頓一所公立高中的學生家長Lisa Selin Davis說:“向(學生)灌輸這些恐懼也不是好事。我不支援川普和他的許多政策,但我認為這是對左翼過度擴張的反應……我認為現在感到非常害怕的學生,既是拜登政策的受害者,也是川普政策的受害者。”
這名家長還列舉了她認為過度擴張的例子,包括拜登的“開放邊境政策”,以及Marine Park一所高中去年關閉一天,為雷暴導致庇護所被淹的移民提供安置。
本週公佈的Siena民調顯示,紐約州民眾以48%對31%的比例支援聯邦政府驅逐非法入境者計劃。
據《紐約時報》報道,ICE上週在布朗克斯區的行動中拘留了39人。ICE曾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它每天在美國各地逮捕1000人或更多。
這些努力是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打擊無證移民的核心。就在他上任後,國土安全部表示,移民執法人員可以進入“敏感地點”,包括教堂和學校。
對此,教師們表示,學校已經建立了多個加密聊天和“快速反應網路”,以便在ICE到達學校時動員人們。一些聊天群組是按地域組織的,而另一些則關注移民的法律幫助和住房問題。
聊天群中的一名教師要求匿名,因為她擔心學生的安全,她說她覺得自己別無選擇,因為地方官員在保護移民方面做得不夠。
市教育部門分發了有關權利的資源,併為行政人員提供法律培訓,指示他們在允許任何聯邦當局進入校舍之前,給教育部門的法律部門打電話。
教師Caroll說,教育工作者已經在公告欄上張貼了“紅卡”,上面列有個人在面對移民當局時應享有的權利。
她說:“我們每天都要補充幾次。過去兩週,每天都有很多學生來拿紅卡。”
Caroll表示,日落公園預科學校大約70%的學生來自移民家庭,許多中學生擔心自己或父母可能會被驅逐出境。她說,有些學生要求學校發放學生證,以便向當局出示作為證明檔案,而有些學生則呆在家裡曠課。家長們詢問是否可以為他們的孩子選擇遠端學習。
與此同時,一些身為律師的家長主動提出,如果有無證父母被拘留,他們可以提供服務,為他們的孩子指定監護人。其他一些人也主動提出陪伴孩子上學,這樣無證家庭就可以在孩子上下學期間待在家裡。
上西區District 3 Open Arms Naveed Hasan組織的聯合創辦人Naveed Hasan說:“躲避自己的政府,這令人深感悲哀。”該組織透過衣物捐贈、法律診所和宣傳活動為移民家庭提供支援。
根據政策,學校系統不會追蹤或分享學生的移民身份,但去年夏天的一份主計長報告稱,約有50,000個無證家庭帶著孩子住在紐約市的庇護所裡,而且可能有更多來自混合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無證移民。
本週一,移民倡導者與學校校長梅麗莎會面,建議採取更多措施,包括讓學校選擇一名支援移民學生的負責人,並將移民權利培訓擴大到所有學校教職員工。
Amanda Ashcraft說:“這確實是高度本地化的團體聯合起來,表示我們關心這個問題,我們關心所有學生。歸根結底,我對亞當斯政府感到沮喪和憤怒。他談論本市移民的方式……讓我無法相信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會為學生挺身而出。”
紐約市長亞當斯對川普採取了順從的態度,拒絕批評他的移民政策。週二,他的發言人淡化了市立學校入學人數下降的說法。
亞當斯在州政府作證後說:“我一直很清楚,孩子們應該上學。”他還補充說,並沒有出現移民兒童 “大規模逃離”教室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