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來了又來了!才剛剛經歷大暴雨,紐約氣溫馬上要攀升至100華氏度…
紐約這幾天的天氣,用一個字總結就是:悶!熱浪來襲,雷暴也沒歇著,這波“熱+溼+雷”的三重暴擊已經正式敲響了紐約夏天的警鐘。
本週三、週四(7月16日和17日),國家氣象局對紐約全市和周邊地區釋出了“高溫預警”(Heat Advisory)。

什麼叫高溫預警?簡單說,就是氣溫本身已經很高,再加上溼度爆表,體感溫度可能飆到100°F(約38°C)以上,人體散熱困難,極易中暑或脫水。
而新澤西中部和西北部的居民,也收到了“洪水預警”(Flood Watch)。這幾天那邊雨水特別多,地面已經飽和,再下就容易積水成災。
除了高溫,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隱患就是:空氣質量變差(Air Quality Advisory)。高溫+高溼+風小=汙染物積聚在城市低空,空氣悶得像一鍋燉著汽車尾氣的湯。
紐約市目前已經發出提醒,哮喘患者、心肺功能差的人、65歲以上老人、幼童、孕婦等,都屬於空氣敏感人群。
尤其這幾天,不少小區PM2.5指數都偏高,雖然還沒到“紅色警戒”,但已經不適合長時間戶外活動。

這輪高溫最怕的不是熱,而是:說來就來的雷陣雨和突發暴風。
週一(7月14日)下班高峰期的暴雨,打破了多個降雨紀錄,而且再一次把紐約地鐵淹了,比“水簾洞”更可怕,像是泰坦尼克號求生!


根據統計,部分地區短短幾個小時的降雨量,超過了紐約7月全月的平均降水,這不是普通的夏季雷陣雨,而是“季風級別”的雨量。
本週三到週四兩天,紐約周邊將迎來“不穩定天氣”(unsettled atmosphere),隨時可能從藍天大太陽變成黑雲密佈暴雨瓢潑。
氣象局警告,雷暴出現的可能性很高,且一旦出現,就伴隨短時強降雨和大風,甚至雷擊風險。出門記得帶傘,但別撐傘站在空曠地帶啦!

熬過這兩天高溫雷暴,好訊息來了:週五、週六將迎來明顯降溫。不過“清爽期”只持續24小時左右,週日又有新一輪雷陣雨和高溼度迴歸,但不至於像本週中這麼極端。
紐約市去年夏天熱死了11人,其中多數都是老人或身體有基礎病、家中無空調的群體。不少華人家庭出於節能習慣,即使有空調也不捨得一直開著,這在極端高溫下其實是很危險的。
面對這幾天的“桑拿天”,下面這些小貼士可能救你一命:
-
儘量少出門,避免下午時分外出
-
出門帶水、帶傘、防曬、戴帽子
-
室內空調溫度別太高,推薦設定在74-76°F之間
-
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戶外跑步等
-
注意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的身體反應
-
車裡千萬別留人或寵物,哪怕幾分鐘!

近幾年,紐約的夏天明顯變得更極端:熱浪更頻繁、雷暴更突襲。氣象專家發出警告,我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類天氣未來可能會成為紐約夏季的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