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拿無知當個性,拿偏見當格局

說實話,我黑名單上的企業家不少,董明珠絕對算一個。為什麼?不是因為格力空調做得好不好,企業起起落落太正常了。
我煩的是這些人,特別是董大姐,不好好琢磨怎麼賣空調、搞研發,偏偏愛當“意見領袖”,天天用她那套“董式邏輯”給大眾灌迷魂湯。
這不,最近又來了個“高論”:格力不招海歸,怕是間諜!
這話一出來,我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21世紀了,全球化都喊了多少年了,一個龍頭企業的掌門人,居然能說出這種如同夢囈般的蠢話。
這不就是煽動民族主義、搞民粹對抗嗎?把一個正常的留學歸國群體,直接打成“潛在間諜”,這地圖炮開得,精準度為零,煽動民粹的力量卻不小。
有人可能會說,董大姐這是“愛國”、“有骨氣”。
放屁!這跟愛國有半毛錢關係?這就是典型的“低階紅”,把愛國當生意做,當成營銷手段。你以為她真怕間諜?她要是真這麼有“風險意識”,格力能有今天?
我們來看看格力是怎麼發家的,特別是它那個被吹上天的“核心科技”——壓縮機。
格力控股的珠海凌達,壓縮機牛吧?可別忘了,1994年人家就引進了日本日立和美國的高精尖裝置,還學了日立的管理。沒這“引進來”的第一口奶,凌達能有後來?董大姐您當年沒反對吧?那時候不怕引進“間諜”技術順便帶個人進來?
2009年,格力跟日本大金(三井財團的)那合作叫一個高調。合資建廠搞壓縮機、電控器、精密模具,聯合採購,共同開發。有媒體拆過機,說倆牌子除了殼子好多地方都一樣,尤其電路板。
大金的氟化工還是製冷劑大戶。這麼深度的合作,相當於把半條命都交到“外人”手裡了,董大姐您當時簽字的時候手抖了嗎?怕不怕大金派“商業間諜”把格力掏空?
就說那個讓格力驕傲的“三缸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釋出都明說了,是“在日立第一代雙級增焓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的”。看見沒?還是離不開“引進來”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老路子。您現在一句話就把“引進來”的源頭——那些可能有海外背景的人——給堵死了,這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這不是打自己技術路線的臉嗎?
凌達不夠用了,格力跑去增持海立股份,成了第二大股東。海立前身是誰?上海日立電器!長期靠日立技術活著,就算後來搞自主品牌,那技術底子、研發思路,甚至在日本設研發中心,都跟“海外”脫不了干係。
格力這不是間接又抱上了“日立”的大腿嗎?這算不算引進“潛在風險”?
看看,格力這幾十年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引進、合作、再創新”的教科書。日本的技術、美國的裝置、外資的合作,哪個少了?
就不要說什麼海歸了,格力的發展沒有大量日本工程師的努力,以及來到中國幫助格力建立技術能力的話,格力能坐上今天的位置?
董明珠女士現在站出來,義正辭嚴地說“不招海歸,怕間諜”,這不就是典型的吃飽了罵廚子,得了便宜還賣乖嗎?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打自己臉打得啪啪響!
再看看同行,美的怎麼起來的?
東芝的技術合作、合資、最後直接收購人家白電業務。威靈電機怎麼起來的?也是靠東芝的技術和裝置。
整個中國家電行業,哪個巨頭不是在全球化的浪潮裡,靠著開放合作、引進吸收才發展壯大的?現在董大姐跳出來唱反調,是想讓格力閉關鎖國,自己玩“內迴圈”嗎?腦子是不是進了水?
商業的邏輯是冰冷的,是講投入產出,講效率,講人才競爭的。
全球搶人才都搶瘋了,你倒好,直接把一大批有國際視野、掌握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海歸人才拒之門外,理由還是如此荒誕不經的“怕間諜”。
這是對人才的極端不尊重,更是對企業自身發展的極端不負責任。靠這種煽動情緒的“狠話”就能把企業搞好?那母豬都能上樹了。
董明珠這番話的危害,絕不僅僅是格力少招幾個人那麼簡單。她的身份地位決定了她的話具有極大的輿論影響力。
她這是在社會上散佈不信任和對立,讓那些出國留學、回國工作的人才寒心。以後誰還敢回來?回來了是不是也要被懷疑是“行走的50萬”?
把複雜的國家安全問題和人才戰略問題,簡化成“海歸=間諜”這種弱智邏輯,是在侮辱大眾智商,破壞理性討論的空間。
在全球競爭中,人才是第一資源。主動關上大門,拒絕一部分最優秀的、具有國際經驗的人才,等於自斷臂膀。這不是愛國,這是礙國!是典型的“低階紅,高階黑”。
這種排外言論,會讓國際社會怎麼看格力?怎麼看中國的營商環境?一個連海歸都容不下的企業,一個有如此狹隘思想的企業家,誰還敢跟你合作?要是把中國的輿論環境煽動成越來越排外,誰還願意來你這裡投資發展?
一些企業家正事不幹,天天煽動民粹,著著一些“政治正確”正義理念,以為可以抬高自己的聲望,有利於自己的產品,你們越這麼搞,越多理性的人會不信任你。
如果你產品真的有優勢 ,需要說這些鬼話嗎?
董明珠這次也一樣。她或許以為說了幾句“政治正確”的狠話,就能鞏固自己的“鐵娘子”人設,就能贏得一片叫好。
但這套表演,騙得了那些不動腦子的人,騙不了冷冰冰的商業規律和市場現實。
中國企業要發展,要搞核心科技,恰恰最需要的就是開放的心態和全球的視野,需要的是源源不斷的高階人才,其中必然包括大量海歸。
最為搞笑的是,中國的海外留學生被美國的民粹當作間諜,天天設防,沒有想到吧,回國也當作潛在的間諜。
可見愛國主義民粹,是不分國界的。
董大姐,醒醒吧!別再拿無知當個性,拿偏見當格局了。
您這套煽動民粹、排斥人才的“愛國生意經”,最終只會把格力帶到溝裡去,把自己搞成商界的笑話。
踏踏實實做好產品,老老實實尊重人才,這才是企業家該乾的正事。
你想招什麼人都沒問題,哪怕是天天給你輸出情緒價值的人多招幾個也沒問題,但沒事沒瞎BB行不行?別天天去傳你的“愛國教”行不行?

2025風高浪急,每個人的財富都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越是動盪,越是要看清趨勢儘早行動。行動來源於決策,決策來源於認知。資訊氾濫的時代,普通人要想穿越週期,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資訊源,不斷吸收高質量的資訊。
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團隊“智谷趨勢”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團隊每週透過萬字調研濃縮出這份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一期,為大家解讀全球經濟、政治、商業、資本市場等大事件傳遞的訊號,幫助大家全方位地瞭解宏觀、政策、商業、資本流向、財富機會……
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你的財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張老師這裡拍下的讀者,可以享受199元/年的專享價(原價299),同時額外贈送我們內部研判團隊全年12場閉門直播。
如果你希望獲取有價值的觀點和判斷,穿越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一定要訂閱我們的趨勢研判,帶你消除資訊差。

讀者專享價199元/年(原價2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