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留學?這事兒特朗普都辦不到

近,留學圈被兩則訊息攪得沸沸揚揚。
先是有風聲傳出,美國正謀劃頒佈新的旅行禁令,計劃對43個國家的國民實施不同程度的簽證限制,將這些國家分為三類,限制內容涵蓋移民、旅遊、留學等多個方面。
此訊息剛出,緊接著又曝出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賴利・摩爾意圖推動一項提案——全面禁止中國公民獲得美國學生簽證。
此前相關報道:突發!美國議員提議立法禁止中國留學生獲得美國學生簽證
這兩則訊息,尤其是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禁令提案,瞬間在留學圈掀起驚濤駭浪。無數懷揣著美國留學夢想的學生及其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家長們開始四處打聽訊息,擔心孩子多年的努力和規劃就此泡湯。
學生們也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大家心中都充滿疑惑:
美國這一系列動作,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深意?
這兩類禁令之間又是否存在可比性?

路透社最近研究過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外國留學生簽證的資料變化,發現批准率基本沒有變化

(一)提案人動機剖析

丟擲“全面禁止中國公民獲得美國學生簽證” 這一驚天提案的,是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賴利・摩爾
摩爾出生和成長於西弗吉尼亞州,這裡地處阿巴拉契亞山區,曾經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風光無限,如今卻陷入衰敗,廢棄煤礦隨處可見。

賴利·摩爾

摩爾身處政治世家,其祖父曾擔任該州州長,卻因貪腐入獄。
他自己也曾擔任西維州財政部長,在任期間,堅決反對金融業在投資時考慮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只因這些政策被他認為是對化石燃料產業的打擊,他甚至致信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禁止它們在西維州開展業務。
摩爾在政治光譜上明顯偏向右翼保守派,其所在地區經濟發展面臨困境,傳統產業衰敗,而他將這些問題簡單歸咎於綠色能源發展等外部因素,試圖透過極端提案轉移民眾視線,緩解國內經濟和社會矛盾。
此外,迎合黨內保守派選民也是他的重要動機。在當前美國政治生態中,保守派勢力在部分地區仍有強大影響力,提出反華的極端提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部分選民的訴求,為自己贏得政治資本。
比如他提及的所謂中國留學生“威脅論”,毫無事實依據,卻能在保守派選民中煽動起排外情緒,為自己的政治前途造勢。

(二)法律阻礙

從法律程式上看,摩爾的提案要想“修成正果”,簡直是難如登天。
在美國,一項提案從提出到成為法案,需要歷經重重關卡。
首先,提案會被交到專門委員會,如教育或司法委員會,先是專家小組審議,再交由委員會全體討論、投票,這一過程中還會邀請大學、專家、政府官員等相關方聽證並發表意見。
通常情況下,提案會在此階段被大幅度修正,像將禁止範圍限制在某些敏感領域。並且,修正後的方案,仍需經委員會過半數透過,而這一過程往往需要數週至數月。若委員會中兩黨議員分歧嚴重,提案就只能被無限期擱置。
假設提案僥倖透過專門委員會審議,接下來要面對眾議院表決。在表決前,兩黨議員會展開激烈辯論,提案需獲得218 票(簡單多數)才能透過。
雖然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佔 219 席,但要確保本黨內對如此離譜的提案不出現 2 票的反對,並非易事。而且,眾議院議長會根據提案的重要性安排辯論時間優先順序,摩爾的這個提案顯然在重要性上並不突出。
即便提案在眾議院勉強透過,還得面臨參議院審議這一難關。參議院目前共和、民主黨分佔53、47 席。參議院的審議、表決有兩個顯著特點:
其一,“冗長辯論”(filibuster),任何議員都能透過無限期發言、辯論來拖延表決,除非得到 60 票贊成結束辯論。
冗長辯論
此前 “政府停擺臨時撥款法案” 就是因為幾位民主黨議員最終同意避免政府停擺,湊齊了 60 票才得以透過,否則政府就得關門。而對於摩爾這個荒誕的提案,要說服 7 位民主黨人倒戈支援,談何容易。
其二,兩院協調,參議院透過的提案必須與眾議院的版本完全一致,不能有絲毫修改。若兩院版本不同,只能協商,一旦協商不成,程式就得回到原點,從頭再來。
最後,就算提案成功闖過眾、參兩院,送交總統簽署時,總統也會權衡利弊。畢竟這一提案牽扯的現實利益錯綜複雜,總統不得不慎重考慮。若總統不籤,國會需獲得 2/3 議員的多數支援,才能推翻總統的否決;或者按照總統意見進行修改,議案又得重回兩院辯論、表決的環節。
從現實層面考量,提案也面臨著來自各方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
01 在教育領域,中國留學生是美國教育產業的重要支撐力量。
資料顯示,2023年國際學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額近 438 億美元,其中中國留學生貢獻巨大。2022-23年度,中國留學生繳納的學費高達 150 億美元,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拉動了美國消費,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卡內基國際學生學會一篇文章:中國留學生振興了美國經濟,然而現在他們不想在這裡上學了

許多美國高校,尤其是一些州立公立大學,學校收入的 20% 都來自中國學生的學費。在當前高校經費不斷被削減的情況下,全面禁止中國學生入學,一些學校甚至可能面臨生存危機,這必然會引發高校的強烈反彈。

例如,波士頓大學資料科學研究生專案辦公室在提案曝出後,第一時間致信中國學生,安撫大家的情緒,稱提案尚處最初階段,美國立法程式漫長且複雜,還表示只要學生交了定金,就立馬發放 I20,支援簽證辦理,目前簽證政策並無變化,言辭之間盡顯急切與誠懇 。
02 在科技領域,中國留學生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留學生中有超過1/3 集中在 STEM 領域,其中不少研究生畢業後會先留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
在矽谷的科技大廠中,1/3 的工程師是華人。
在人工智慧、晶片量子、生物醫藥等高科技領域,新生代的中國留學生更是成為創新生力軍。倘若按照摩爾的提案全面禁止中國留學生,美國的科技發展無疑將遭受重創。

美國雪城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穎毅就在智庫網站Brookings上發文,美國對華的敵視政策正在促使一些頂尖人才迴流中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STEM領域。

前不久馬斯克釋出號稱 “地表最聰明 AI,Grok 3”,主創團隊中有一位來自杭州的小哥,其履歷中滿是在谷歌、Open AI 等頂尖機構工作、學習的經歷,整個 xAI 創始團隊中,1/3 為華人科學家,他們的第一學歷涵蓋了清北復交、中科大、華中科大等國內頂尖高校。

Grok3背後有很多來自中國的開發人員

這些華人科學家是美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一旦切斷這一人才來源,美國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將受到極大阻礙,馬斯克的公司恐怕也難以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繼續保持優勢。

03 從政治層面分析,全面禁止中國留學生簽證無疑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巨大的衝擊。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至關重要,而留學作為民間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髮揮著獨特的橋樑作用。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和生活,不僅增進了自身對美國文化、社會的瞭解,也將中國的文化、價值觀傳播到美國,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

早在2021年,《哈佛商業週刊》就預測中國AI即將成為全球領先者,這也意味著需要大量人才

一旦全面禁止中國留學生簽證,這種民間交流的渠道將被切斷,兩國之間的誤解和隔閡可能會進一步加深。

這不僅會影響到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兩國在經貿、科技、文化等其他領域的合作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政府若實施這一禁令,中國必然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這將導致兩國關係陷入更加緊張的局面,不利於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儘管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簽證的提案大機率只是一場鬧劇,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簽證的限制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敏感領域,簽證審查趨嚴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2024年2月起,F1 簽證預約後的免費修改次數由5次縮減至3次,且總機會僅剩2次,錯過截止日期很可能導致申請延誤。
理工科學生在面籤時,常常被要求補充專業材料,部分涉及軍事、AI、量子技術等敏感領域的學生,更是需要接受額外審查。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例,這一專業被美國簽證官視為敏感專業,許多申請該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在簽證時都遭遇了行政審查。
一位即將赴美讀研的學生趙燃,在收到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排名第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後,滿心歡喜地準備赴美開啟碩士研究生生涯,卻沒想到簽證成了最大的阻礙。
面籤時,她接到簽證官遞出的 “黃條子”,標註著待補充材料,自此便陷入了漫長的行政審查等待中。從面簽過去 7 周了,簽證狀態仍未更新,她總擔心因為簽證下不來而失學,甚至都沒準備 “Plan B” 。
像趙燃這樣的例子並非個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很多同學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他們的學業和未來規劃都因簽證審查而充滿了不確定性。
計算機人工智慧方向的在讀博士莫妮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她原計劃參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辦的“人工智慧” 國際會議,在 5月中旬遞交簽證申請後,面籤時簽證官問了幾個問題就給了黃條子,沒說原因。
由於簽證辦下來至少要4到6個星期,而會議在 6 月 15 日召開,她徹底失去了這次赴美交流的機會。
與她同行的三位博士也無一倖免,她無奈嘆息道:“自打我關注美籤問題之後,就沒聽說過周圍有不被行政審查的工科博士。即便曾經被審查過的人,下次去還會重蹈覆轍。”
在谷歌工作的中國人嚴鳴,在美國生活了八年,自從換到人工智慧領域後,每次回國簽證都會被告知進入行政審查
他最長一次等待稽核用了七週,在國內耽誤了一個多月。
他表示,從事的相比於晶片行業或軍工領域還是要好很多,但也能明顯感受到簽證壓力,“如果你在美國的公司知名度高,簽證壓力就沒那麼大。”
在中美關係的大棋局中,民間交流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留學交流更是其中的關鍵紐帶。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校園裡,與美國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增進了彼此對不同文化、價值觀的理解。
他們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現代發展理念帶到美國,讓美國民眾更真實地瞭解中國;同時,也吸收了美國先進的學術知識和創新思維,回國後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留學交流是中美民間交流的重要視窗,維繫著兩國關係的底線。
它讓兩國人民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減少因政治、經濟等因素產生的誤解和偏見。
一旦美國實施全面禁止中國留學生簽證這樣的極端政策,無疑將切斷這一重要的民間交流渠道,標誌著中美關係進入全面對抗階段。
這不僅會讓兩國人民之間的隔閡加深,也會對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大國,保持一定程度的民間交流與合作,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留學交流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承載著兩國人民對友好合作的期望,是中美關係中不可或缺的“緩衝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注:本文中出現的人名均為化名

國際環境是否會影響留學

未來國際化教育將如何展👇

2025國際教育年度盛會

火熱搶票中🔥

300+國際教育領軍者及實踐者

深入探討未來教育的發展

大會開放少量參會及晚宴名額


名額達上限即截止報名

↑↑↑點選報名↑↑↑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