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擬推出月收費2萬美元的AI智慧體;Manus團隊釋出全球首款通用Agent產品|AIGC周觀察第八十二期

整理|吳瑩 曹冰穎(實習)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OpenAI擬推出月收費2萬美元的AI Agent;中國團隊釋出全球首款通用Agent產品Manus;阿里推出媲美DeepSeek-R1的新推理模型;字節跳動釋出AI程式設計工具Trae國內版;智譜完成新一筆超10億元融資;騰訊混元釋出並開源圖生影片模型;亞馬遜成立專注於Agentic AI的新團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將在北京舉辦……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點選收聽本期AIGC周觀察
3月6日,據外媒報道,OpenAI計劃對達到博士水平的AI Agent(智慧體)每月收費2萬美元(約合14.5萬元人民幣),主要面向企業使用者的高階需求,尤其是在金融、醫療、製造等資料密集型行業。據悉,這些“博士水平”的AI Agent能夠處理學術研究和軟體開發領域中的複雜任務。OpenAI計劃推出三種類型的AI Agent,其每月收費可能在2000美元到2萬美元之間。
3月5日晚,Manus的團隊在海內外多個社交媒體平臺釋出了產品介紹,官方表示Manus是中國團隊開發的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智慧體)產品,可以解決各類複雜多變的任務。團隊的聯合創始人介紹,可以將Manus看作一站式AI助手,“不是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真正自主的主體”,他認為,Manus展現的是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正規化,“讓你提前一瞥AGI”。目前這一預覽版產品未完全開放,只能透過邀請碼體驗。
Manus在GAIA基準測試(General AI Assistant Benchmark,用於評估通用AI助手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中取得了“最先進水平”的成績,遠超OpenAI的Deep Research等競品。
3月6日,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團隊最新發布並開源推理模型QwQ-32B。據團隊介紹,這是一款擁有320億引數的模型,其效能可與具備6710億引數(其中370億被啟用)的DeepSeek-R1媲美。QwQ-32B在數學、程式碼及通用能力上實現了質的飛躍,並突破性地讓高效能推理模型在消費級顯示卡上實現本地部署,大幅降低了模型應用成本。同日,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群Hugging 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單,QwQ-32B成功登頂。

3月3日,字節跳動釋出AI程式設計工具Trae國內版,搭載基座大模型doubao-1.5-pro,支援切換滿血版DeepSeek-R1&V3,是國內首個AI原生IDE(AI原生整合開發環境工具)。所謂首個AI原生IDE,是因國內企業推出的相關產品主要為輔助類工具,無法實現完整端到端開發環境。
據相關人士介紹,相比IDE智慧外掛,Trae國內版具備更強的上下文感知,能理解整個專案程式碼,應對複雜技術挑戰。今年1月,位元組推出Trae國際版,由字節跳動旗下新加坡公司SPRING PTE提供服務。據Trae國內版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版本更新主要針對國內開發場景進行適配性等最佳化,後續還將支援模型自定義功能,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接入對應的模型API。
3月3日,智譜宣佈完成新一筆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參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智譜透露,融資將推動國產基座GLM大模型的技術創新和生態發展,更好地服務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蓬勃發展的經濟實體,發揮區域人工智慧產業佈局優勢,助力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數字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國內最早開源大模型的人工智慧公司,智譜宣佈2025年將是智譜的開源年,其很快會發布全新大模型(包括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態模型、Agent等)並將其開源。

3月6日,騰訊混元釋出圖生影片模型並對外開源,同時上線對口型與動作驅動等玩法,並支援生成背景音效及2K高質量影片。騰訊混元圖生影片模型目前已經上線,企業和開發者可在騰訊雲申請使用API介面;使用者透過混元A影片官網即可體驗。混元影片生成開源模型目前在Github、HuggingFace等主流開發者社群均可下載體驗。
3月5日訊息,亞馬遜雲科技(AWS)已經成立一個新團隊,專注於Agentic AI,以幫助使用者和客戶實現更多生活自動化。AWS執行長馬特·加爾曼(Matt Garman)表示,新團隊將由AWS高管斯瓦米·西瓦蘇布拉馬尼安(Swami Sivasubramanian)領導。Agentic AI有可能成為AWS的下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業務。
3月4日訊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於4月13日舉行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同期舉行。本次賽事採取機器人和運動員“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的原則。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共跑同一路線。起點位於南海子公園一期南廣場,終點位於通明湖國家信創園。
本次賽事將機器人的關門時間設定為3小時30分鐘。在比賽過程中,機器人可更換電池,也可透過更換機器人以接力形式參賽。依據比賽過程中完賽時間、機器人更換次數進行綜合評價,比賽過程中更換機器人每次罰時10分鐘。賽事設定了冠、亞、季軍,還設定了完賽獎、最優耐力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步態獎、最佳形態創意獎等系列獎項。
。END 。
值班編輯:郭立琦 審校:張格格  製作:姜辰雨
→點選下圖進入投票及徵集頁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