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首次公開承認:錯了!

2025.03.21
本文字數:1242,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錢童心
當地時間3月21日,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在該公司的GTC技術峰會“量子日”上試圖收回對量子計算潑過的“冷水”,他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此前對量子計算的時間線預估可能有誤。今年1月,黃仁勳曾對實用的量子計算機是否會在未來15年內上市表示懷疑。這些言論導致量子計算相關企業股價大跌。
現在,黃仁勳首次公開收回自己潑的“冷水”。他在該公司的首個“量子日“上告訴觀眾:“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公司CEO邀請所有嘉賓解釋他為什麼錯了。”
黃仁勳還表示驚訝於自己當時的言論能對市場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並表示他並不知道某些量子計算公司是上市公司。“量子計算機公司怎麼可能上市?”黃仁勳戲稱。
英偉達在“量子日”上還宣佈,將在波士頓設立一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並計劃與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以及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和QuEra Computing等量子公司合作,該中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運營。
儘管黃仁勳試圖向企業高管解釋“為什麼他錯了”,但量子計算技術公司股價再遭重挫。截至當日美股收盤,D-Wave Quantum股價大跌超18%,Rigetti Computing股價大跌17.6%,Quantum Corp股價大跌16.2%,Quantum Computing股價下跌近12%,IonQ股價下跌超9%。
在當天受邀與黃仁勳進行討論的十幾位量子計算高管所在的企業中,大部分尚未盈利,但一些公司正試圖在量子計算機全面超越經典計算機之前利用量子技術盈利。
“量子計算具有潛力,我們都希望它能帶來非凡的影響。”黃仁勳表示。但他同時強調:“這項技術極其複雜。”
討論的一個問題是,量子計算是否會有朝一日威脅到英偉達等基於晶體管制造計算機的公司。
黃仁勳表示:“很久以前,有人問我,‘加速計算有什麼用?’我當時就說過,這將取代計算機,成為新的計算方式。一切都會變得更好,但我當時是錯的那個人。”
Infleqtion公司CEO馬特·金塞拉 (Matt Kinsella) 表示,該公司已經可以提供更好的計算時鐘,幫助同步多個經典計算晶片,並正在開發變現的商業化策略。
不過這些量子企業高管表示,即使他們的機器在某些任務上會超越英偉達的GPU(例如瞭解原子如何相互作用),但量子計算機將不會取代經典計算機。
高管們還表示,花費十年時間磨練一項影響如此巨大的技術並非不合理。法國公司Pasqal的負責人Loic Henriet認為,“量子計算”一詞具有誤導性。他說道:“量子處理器將充當加速器,並與經典計算機一起工作,而不是取代它們。”
IonQ公司CEO彼得·查普曼 (Peter Chapman) 表示,該公司使用英偉達的GPU設計量子晶片。“這將是一個經典系統與量子計算機同時執行,來回交替的過程。”他說道。他還戲稱自己“不會在最後做空英偉達股票”。
自20世紀80年代加州理工學院教授Richard Feynman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想法以來,量子計算一直是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夢想。專家預測,該技術將能夠解決具有大量潛在解決方案的問題,例如解密程式碼或模擬化學和天氣。
但目前還沒有量子計算機在解決真實、有用的問題方面擊敗經典計算機,其中一大技術限制是量子糾錯的能力。谷歌去年年底聲稱,它發現了一種進行量子糾錯的方法。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全球首次!宇樹科技宣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