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強硬言論,可能意外地幫了馬克·卡尼一把,讓他有望贏得完整任期,繼續擔任加拿大總理。
馬克·卡尼的從政之路還不到幾個月,已經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原本這位前央行行長很可能成為加拿大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之一,直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開始對加拿大頻頻發難!

自從3月14日卡尼在賈斯廷·特魯多辭職、自由黨完成黨魁選舉後宣誓就任總理以來,局勢急轉直下,如今在4月28日聯邦大選前,自由黨民調已經領先,距離曾被普遍看衰、幾乎確定落敗的局面來了個大逆轉,而轉機就來自特朗普幾乎天天攻擊加拿大經濟和主權。
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以及他聲稱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激怒了全國民眾,也激起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波情緒剛好幫自由黨徹底扭轉了選戰走向。

1月中旬,Nanos民調顯示自由黨支援率僅20%,遠遠落後保守黨的47%。但在4月19日結束的最新一次三天滾動民調中,自由黨反而反超保守黨6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1月那次民調誤差為3.1個百分點,這次則是2.7個百分點。
“政治講究時機,而卡尼在一個非常有利的時間點踏入政壇。”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政治學教授貝朗(Daniel Béland)分析說。
卡尼的對手是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是一位職業政客,也是一名煽動型民粹派人物。他的競選風格非常“特朗普化”,甚至模仿“美國優先”的口號,推出了自己的“加拿大優先”。

“這場選舉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檢驗加拿大會不會擁抱民粹主義,”貝朗指出,而不少選民覺得卡尼更令人安心,因為他擁有豐富經驗、處事冷靜。
“如果沒有特朗普的‘效應’,現在的民調情況很可能完全相反,保守黨本來應該更佔上風。可以說,如果特朗普今天不在白宮,自由黨根本不可能成為這場聯邦選戰中的熱門。”
卡尼曾經在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擔任行長,帶領兩國度過多場經濟危機。他是英國央行自1694年成立以來,首位非英國籍行長。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帶領加拿大比多數國家更快恢復,也因此贏得英國政府高度肯定。

前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就曾說,一個國家願意讓外國人來掌管央行,“真的很不尋常”,也說明卡尼在國際金融界備受尊敬。“他在危機中沉著冷靜,思路清晰,對金融瞭如指掌,準備非常充分,”保爾森說。
如果卡尼當選,加美關係將會如何發展?
卡尼曾公開表示,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密切友誼時代”已經結束,而他將矛頭直指特朗普。
儘管特朗普沒有公開羞辱卡尼,但卻曾經諷刺特魯多,把他叫作“省長特魯多”。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則在本月表示,特朗普仍堅持認為“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將獲益良多”。

卡尼則明確表示,過去80年美國在全球承擔經濟領導責任、並透過信任和相互尊重建立國際同盟的時代已經過去。
“我們無法回頭。加拿大必須重新建立與美國的關係。”他說。
如果當選,卡尼表示他會加快重新談判加美自由貿易協定,試圖終結當前對兩國經濟都帶來不確定性的局面。
“特朗普總統正在試圖徹底重構國際貿易體系,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正在撕裂全球經濟。”卡尼說。
“問題的核心在於:誰能代表加拿大坐上談判桌。”他說。

新聞資訊來源:https://vancouver.citynews.ca/2025/04/21/mark-carney-canada-election-donald-trump-tariffs-pierre-poiliev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