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微積分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每年約有20%的美國高中生(約80萬人)選擇在高三學習這門課程。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學生對學習微積分感到壓力重重,數學教授、數學老師和教育平權倡導者也對微積分課程的“氾濫”表示擔憂。
非STEM領域的大學教授認為,高中生更應該學習統計學、資料分析等實用性更強的數學課程。數學專業的教授則指出,高中生在數學課程上的進度過快,導致他們對基礎代數知識的掌握不夠紮實。

一位數學教授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抱怨道:“高中生不要再浪費精力在微積分上了!你們應該花時間去鞏固基礎數學知識。”那些學習了微積分的學生很多都需要在大學重新學習入門的數學課程。
更令人擔憂的是,微積分成為了劃分學生階層的工具。學生在初中就被分流,一部分學生有機會提前學習微積分,另一部分學生則被排除在高階數學課程之外。據統計,有17%的美國高中生完全無法接觸到微積分課程,無論是在校內還是透過網路或社群學院的方式。這種資源的不平等加劇了學生之間的差距。

那麼,為什麼有超過一半的美國高中開設了微積分課程,並且有如此多的學生選擇學習這門課程呢?許多批評者將矛頭指向了大學招生政策。
一項針對全國130多名大學招生官的調查顯示,微積分已經成為衡量學生學術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儘管95%的受訪者認為微積分不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但有74%的受訪者將AP微積分課程列為最重要的數學課程之一。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學習微積分可以增加學生被大學錄取的機會。89%的受訪者認為,學習過微積分的高中生在大學更容易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數學課程,如資料科學和統計學,並沒有被視為與微積分同樣“硬核”的課程。62%的受訪者認為微積分比這些課程更具挑戰性。這項調查由國家大學入學諮詢協會組織進行,旨在擴大數學課程的選擇範圍,併為低收入學生創造更公平的大學申請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招生官的觀點已經發生轉變。一位公立研究型大學的招生官表示,他們正在努力向招生委員會傳達這樣一個觀念:優秀的申請者並不一定都學習了微積分。一位受訪者表示:“如果學生不打算選擇STEM專業,尤其是工程學,那麼我們認為統計學或資料科學作為高中的最後一門數學課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然而,也有受訪者表示,標化可選政策促使他們更加重視微積分。一所大型公立大學的招生官表示,他們以前主要透過SAT成績來評估學生的數學水平,但現在由於標化可選政策的實行,他們開始著重關注學生是否學習過微積分,尤其是對於工程學專業的申請者。
一些招生官坦言,他們面臨著來自院系的巨大壓力,迫使他們優先考慮學習過微積分的申請者。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以及招生工作本身的複雜性,招生官們在改變招生標準方面顯得較為謹慎。

改變大學招生部門的觀念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如果一些頂尖大學能率先做出改變,並提供資料證明那些沒有學習過微積分的學生也能在大學取得優異成績,那麼其他大學也會更有信心錄取那些選擇學習統計學或者其他數學課程的學生。而在此之前,那些正在為微積分和導數而苦惱的學生還需要耐心地等待。
無論是微積分的改革,還是大學招生政策的調整,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微積分仍然是衡量學生學術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我們建議學生在高中和大學儘量去學習至少一節微積分課程,因為這樣才能最大化你申請名校的競爭力……

斯坦福大學*1
範德堡*15
埃默裡*2
明德學院*1
持續更新中
想了解我們的轉學服務?
具體請諮詢中方顧問曹老師
微信:umm-sh

想看轉學乾貨文章?
<向下滑動檢視更多文章>
轉學必須先去差學校?
為什麼你轉不到夢校?
從Brandeis到Top20
杜克錄取分析
活動和故事有多重要?
名校轉學錄取率統計
優秀到哈佛也不敢錄?
<向下滑動檢視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