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地震!2500萬人有震感,母親抱嬰奪門逃命!驚現巨震前兆,中使館警告

當地時間4月14日上午10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郡突發5.2級地震,震中位於朱利安小鎮以南約5公里處,震源深度為14.3公里。
這場地震來勢洶洶,不僅讓當地居民驚恐萬分,其影響範圍更是波及甚廣,南加州多個地區均有明顯震感,約2500萬人有震感。
加州緊急警報系統ShakeAlert第一時間就向居民推送了“地震警報”:
從居民家中的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燈具劇烈晃動,桌子上的電腦、電視等物品紛紛掉落,摔得粉碎。
商場中,顧客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一位當地華人描述道:“地震來的當下,我感覺到了明顯震動,整個過程持續了約3秒左右。” 
一名母親感受到震動,本能地迅速抱起嬰兒,逃出家門。
而遠在距離震央朱利安西北240公里左右的洛杉磯郡居民,也同樣有強烈震感。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對較淺,一般來說,震源為10公里左右的屬於淺源地震,破壞力較強。儘管此次地震暫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地震發生後,加州大部分地區都拉響了警報。
地震學家露西・瓊斯分析指出,早在週日午後,該區域就已經發生了一次規模3.3的前震,而在週一清晨的主震過後,又陸續出現了數次規模2至3級的餘震。
地震發生後,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迅速聽取了地震簡報。州政府積極行動,與地方政府緊密協調,全力評估損失情況,並確定是否需要啟動緊急響應機制。
部分學校迅速組織學生疏散至戶外,以保障學生的安全。目前,尚未有官方的人員受傷和重大財產損失報告,這無疑是不幸中的萬幸。
加州位於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構造活動頻繁,一直以來都是地震多發地區。
自20世紀以來,這裡就經歷了許多強烈地震。雖然此次5.2級地震本身的強度不足以造成嚴重損害,但地質學家提醒,震後仍需密切關注可能的餘震,一些地區乃至可能發生6.0以上的強震。
地質調查局還發出警告,加州未來30年內發生6.7級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99%
科學家表示,每次地震都可能是大地震的前震,按照機率來說,每次地震都有 5% 的可能後面會跟著一次更強震。對於居住在地震頻發區的人們而言,提高地震防範意識、做好應急準備至關重要。
最近被地震陰霾包圍的還有島國日本。就在昨天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文,提醒中國公民注意防範地震災害!
日本政府在3月底公佈了最新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這一報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機率從70%陡然提升至80%。
南海海槽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接處,是從日本靜岡縣到九州以東海面約700平方公里、深約4千米的海槽,沿線本就是地震多發區。
上一次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是在1946年的 “昭和南海地震”,震級達到里氏8級,造成至少1330人喪生。由於其大地震間隔時間為100年到150年左右,日本政府定期公佈風險預測。
而此次報告中,令人擔心的資料不斷湧現。預測顯示,若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可能波及西起沖繩、東至福島的廣大區域,導致29.8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1.8萬億美元。
在可能喪生的29.8萬人中,或有21.5萬人是死於地震引發的海嘯。報告還指出,地震發生後,僅20%民眾能夠及時撤離。若撤離率提升至70%,海嘯致死人數可降至9.4萬。
報告還首次預測了與地震有關的間接死亡,預計地震發生後,避難所條件惡劣等因素可能還會造成2.6萬到5.2萬人死亡。
日本內閣辦公室單獨估算,地震發生後一年內日本GDP將下滑 8.3%,汽車和電子產業集中在可能受地震影響的區域,除工廠停工外,主要鐵路港口運輸中斷將導致供應鏈受阻、物價上漲。
推薦閱讀

材料來源:今日澳洲APP、中新網等
Ref: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5/04-15/10399551.s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