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雷尼爾山下監測到300餘次地震

《西雅圖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KOMO News 7月10日報道 自7月8日群震開始以來,雷尼爾山(Mount Rainier)已記錄到334次地震,創下了這片地區有監測以來的最高群震活動紀錄。
(來源:KOMO News)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喀斯喀特火山觀測站的報告,此次群震在震級、發生頻率和釋放的能量方面均超過了2009年的群震事件。
美國地質調查局喀斯喀特火山觀測站的地球物理學家Alex Iezzi表示:“這是雷尼爾山安裝監測裝置以來記錄到的最顯著活動事件。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雷尼爾山是一座非常古老的火山。我們對其監測僅有40年,或許50年的歷史。因此,雖然這是儀器監測到的最顯著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2009年之前未曾發生過類似情況。”
據悉,在2009年雷尼爾山的群震事件中,科學家們正式定位到了120次地震,其中只有15次震級達到或超過1.0級。
截至7月10日上午9點,美國地質調查局已定位到334次地震,其中55次震級超過1.0級,且地震仍在持續發生。
科學家指出,這兩次群震活動期間均伴隨著大量微震,但因震級過小無法精確定位。
截至目前的監測資料顯示,2025年雷尼爾山群震中記錄到的最大震級為2.3級。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稱,自群震活動開始以來,整體地震頻率已顯著下降——從週二監測到的每小時26次的峰值,降至目前每小時僅有數次。這些地震的震源主要集中在雷尼爾山頂下方約1.5至4英里的範圍內。
儘管地震次數較多,但科學家表示尚未監測到地面形變或其他異常資料。
觀測站在週四(10日)的更新報告中提到:“此次群震的成因與火山下方原有斷層中的流體迴圈有關,這屬於雷尼爾山的背景活動範疇。”
科學家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此次群震與岩漿活動引發的火山動盪有關。目前火山警戒級別仍為正常,預警色標為綠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