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至11月30日,第九屆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將在國家大劇院、北京藝術中心、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一院三址”,以及全國30餘座城市,近百家影院、劇院,20餘所高校廣泛開展。
法國輕歌劇締造者奧芬巴赫的生命絕唱
奧利弗獎得主達米亞諾·米基耶萊託全新復排
秘魯男高音弗洛雷茲展現超凡舞臺魅力

根據德國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短篇小說集改編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由雅克·奧芬巴赫創作,這位法國輕歌劇的締造者在晚年一心要在內容、結構、風格上尋求突破革新,夢幻又怪誕的《霍夫曼的故事》寄託著他的野心,也成了作曲家的遺作。
《霍夫曼的故事》圍繞風流詩人霍夫曼與奧林匹亞、安東尼婭和朱麗葉塔的三段戀愛故事展開,機器玩偶、女神繆斯、魔法師等光怪陸離的角色為古典歌劇蒙上奇幻又詭譎的色彩,在藝術性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第一幕的花腔女高音《林中小鳥》(Les oiseaux dans la charmille)以及第三幕女高音與女中音的《船歌》(Belle nuit, ô nuit d'amour)二重唱都是廣為流傳的唱段。

俄語音樂劇高畫質影像恢弘再現
列夫·托爾斯泰不朽愛情悲劇
俄羅斯四大吟遊詩人之一尤里·金操刀作詞

羅曼·伊格納提耶夫(Roman Ignatyev)作曲,被稱作俄羅斯四大吟遊詩人的尤里·金(Yuliy Kim)作詞,將托爾斯泰一千多頁的煌煌鉅作刪繁就簡,精煉地壓縮在一部劇作的時長內;古典樂、搖滾樂、流行樂、跨界音樂等快節奏的40餘首樂曲,烘托出劇中人物大半生的命運浮沉和這片土地上的風起雲湧;舞臺上精緻還原的19世紀俄國佈景和200餘件華麗服飾,安娜的扮演者俄羅斯功勳藝術家葉卡捷琳娜·古謝娃(Ekatelina Guseva)和渥倫斯基的扮演者謝爾蓋·李(Sergey Lee),更是演出了愛情的百轉千回。
這部創作於19世紀後半葉沙皇俄國時期的小說,講述貴婦安娜·卡列尼娜無法忍受丈夫卡列寧的偽善和冷漠,在19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燈紅酒綠中,與英俊的青年軍官渥倫斯基陷入愛河的故事。原本寧靜的生活從此一去不復返,他們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經典百老匯音樂劇的超強五星復排
戲中戲演繹莎士比亞兩性故事
熱辣唱跳點燃開懷一夜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吻我,凱特》(Kiss Me, Kate)由美國國寶級作曲家科爾·波特(Cole Porter)作曲和作詞,塞繆爾和貝拉·斯佩瓦克(Samuel and Bella Spewack)撰寫劇本,於1948年底在紐約首演並大獲成功。
《吻我,凱特》的靈感源自莎士比亞傑作《馴悍記》:一家劇院公司正在準備上演《馴悍記》,導演弗雷德·格雷厄姆和他的前妻莉莉·瓦內西在劇中出演彼得魯喬和凱瑟琳娜,恰似他們生活中的寫照。隨著演出的臨近,兩人重燃愛火,但也有新的困擾。戲中戲的結構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關於愛情、爭吵和和解的新視角,複雜而不乏幽默。
本版由特拉法加娛樂公司與巴比肯藝術中心聯合制作,託尼獎獲獎導演巴特利特·謝爾(Bartlett Sher)帶領曾經打造過《萬事皆可》《怪圈》的金牌團隊重新創排,託尼獎得主斯蒂芬妮·J·布洛克(Stephanie J Block)和英國電視明星亞德里安·鄧巴(Adrian Dunbar)跨界攜手,第五任“神秘博士”彼得·戴維森(Peter Davison)傾情加盟,完整配置的管弦樂團完美勾勒出百老匯黃金年代的大氣與輝煌,其機智的對話、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令人難忘的音樂獲得多家英國主流媒體的五星評價。

託尼獎獲獎音樂劇經典復排
根據真實歷史改編
音樂劇外殼包裹下的悲劇故事

1912年4月10日,滿載2000餘名乘客和船員的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 駛離英國南安普敦,開啟跨越大西洋的盛大首航,卻在途中與冰山相撞,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在一夕之間沉沒,釀成1500餘人喪生的世紀慘劇。與電影版虛構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不同,音樂劇版《泰坦尼克號》著眼真實,細膩刻畫了船上來自各個階層的乘客與船員,是如何懷揣著各自的希望和夢想踏上旅程,又如何在無常的命運中交匯,歷盡掙扎。

戲魔“卷福”全情演繹丹麥王子哈姆雷特
創10萬張門票數分鐘內售罄之英國票房奇蹟
與英國同步欣賞人類歷史上最著名復仇故事的最新舞臺演繹

這部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可謂膾炙全世界人口。當它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這樣的超級明星發生化學反應時,散發出的能量無疑是巨大的。2015年8月初至10月底,由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領銜主演的莎士比亞經典悲劇《哈姆雷特》在英國最大的多功能演藝廳——巴比肯中心火熱上演12周,無論是當時的現場演出,還是此後全球的數次放映,《哈姆雷特》均一售而空。
這部《哈姆雷特》由林賽·特納執導——她在2014年剛剛成為史上第三位獲奧利弗獎的女性導演。《每日電訊報》評論“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塑造了一位超炫的五星哈姆雷特”。《綜藝》雜誌評論說“這是一部為如今躁動不安的世界量身定做的《哈姆雷特》”。

英國國家劇院與布里斯托老維克劇院聯合出品
炙手可熱的女導演莎莉·庫克森大膽解讀
再現夏洛蒂·勃朗特經典小說

英國國家劇院與布里斯托老維克劇院聯合出品,英國劇壇當今炙手可熱的女導演之一莎莉·庫克森(Sally Cookson),以女性角度大膽解讀十九世紀文壇才女夏洛蒂·勃朗特的傳世作品《簡·愛》。
挑戰180年來不斷被翻拍與改編的浪漫愛情經典,庫克森獻出的版本必有她的特別之處,女作家、女導演、女主演為人們貢獻了一個更為女性的視角:撕破故事表面的愛情糖衣,劇目並沒有將重點放在簡·愛和羅切斯特曲折的關係上,而是以肢體語言與音樂描繪她爭取自由、追求自主的心路歷程。
《每日郵報》、《觀察者》、《星期日郵報》齊齊給出五星好評,盛讚其“準確捕捉到了小說的心跳”,“迷人的,華美的”,“激情燃燒的,女性主義文字”,“戲劇顯示出其無限的想象力”。飾演簡·愛的女演員馬德琳·沃勒爾(Madeleine Worrall),亦在此劇中貢獻了精彩演技,她的大銀幕作品還有《泰山》、《帕丁頓熊》、《兔子和公牛》,舞臺劇代表作則有《彼得·潘》、《三姐妹》以及諸多莎翁作品等。

本次影展采用“預約放映”觀影模式。全國31座城市90家影院近1000場放映今明兩天開啟預售,7月14日開始全國正式預約放映。
預約購票方式:
即日起,影院展映場次觀眾可透過中影電影通、貓眼、淘票票、百老匯影城、萬達電影APP及小程式查詢影訊(或掃描圖下二維碼)預約購票。

預約購票場館:


大部分場館可在大麥app或小程式購票(搜尋劇目或場館名稱),其他場館可在場館公眾號或小程式購買
“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透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透過與包括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特拉法加發行公司、環球映畫、影院現場、松竹株式會社、百老匯高畫質、法國百代現場、西班牙數字影像在內的多個品牌合作,“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目前發行推廣來自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家歌劇院、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法蘭西喜劇院等多個機構的世界頂級戲劇、歌劇、舞蹈、展覽影像。截至2024年8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達300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過11400場,觀影人次超過85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