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將爺
今天是2月8日,是大S“頭七”,也是她與具俊曄結婚三週年紀念日。就在剛剛,抖音宣佈對張蘭、汪小菲實施無限期封禁。

在我看來,這就是惡有惡報,完全活該,屬於自作孽不可活。
張蘭和汪小菲在大S死後的講得多表演,見證了這種所謂的商業精英,在文化、人性、人格、情感、素質、教養等方面,實在醜陋低劣。
大S的死,有極大的衝擊力。當天,我寫了《大S離世,這個世界有一種難以填補的空洞》,闡釋一下大S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說說她特立獨行背後的精神內涵。
我寫這篇文章,就是不願這樣“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人,死後還要揹負太多的髒汙惡臭。從網友留言看,這文章也引起強烈的共鳴和共情。

然而,我擋不住那些潑向已逝女人的汙水,同時也覺得沉默才是對逝者應有姿態。故而一直不語。
大S無法在死後迎來“死如秋葉之靜美”,很大程度上拜其前夫汪小菲和前婆婆張蘭所賜。
這對母子在大S死後的上竄下跳、加戲表演,攪起了一波又一波輿情。各種社群中圍繞這對母子的醜行與怪誕,進行著無休止雜議。
這種不僅是搶佔公共資源,帶亂生活節奏,破壞公序良俗,還撕扯出來太多不堪的細節,堪稱是公共文化汙染。
而張蘭和汪小菲以此吸流量的做法,也堪稱是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最為不堪的人性悲劇、倫理悲劇、文化悲劇。
就在今天,抖音終於出手了,對這對母子相關行為進行明確定性——藉機炒作,釋出謠言,違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線,不尊重逝者及家屬,也傷害了公眾感情。
下面,拋開情感敘事,我再說說封禁張蘭、汪小菲傳遞的三大警示信價值:

第一,中國確有大量所謂的財富精英階層,文化人格極其矮化,道德品性極為不堪。
如何看待和對待大S之死,說到底,就是一場文化人格的測試。
從某種程度上講,以如今的國民性,要杜絕網上存在那些刻薄、尖酸、髒汙、戾氣的聲音,肯定是不可能的。
說白了,網際網路確實是底層邏輯。大S不僅漂亮,而且有巨大的財富,加上有較為豐富的婚戀史,這一切,對於泥沙俱下的中文網際網路來說,註定難免各式雜議和紛爭。
但,張蘭、汪小菲這樣的財富階層來說,顯然不應等同於城鄉結合部的二流子。
換句話說,縱然大S與張蘭母子沒有相關親緣,站在一個財富精英的角度,面對死亡,怎樣的言行才是體面的,才是尊重和自尊的平衡,才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敬畏,這本應該是一種文化自覺。
然而,張蘭員工夏小健不惜製造“汪小菲包機接大S”的謠言。事實上,權威報道是S親友團包機。這種造謠騙流量惡行,也讓大S家人在悲痛中駁斥:“人在做天在看”。

沒文化是真可怕。
張蘭在大S死後依然活躍在直播間,拼命蹭流量,任由各種髒言汙語彙聚成衝擊逝者靈魂安寧的雜音。這種文化修養實在太低劣了。
當然,不止是文化素養,張蘭和汪小菲被封,也同樣說明他們毫無媒介素養,意識不到這種行為已經嚴重違背了媒介倫理。
張蘭與汪小菲有錢有名,家業龐大,但,公共文化意識和公共文化人格的低矮,令人震驚。
他們被永封,應該作為一種警示訊號——
文化欠下的賬,遲早都是要還的。

第二,失去人性悲憫,丟掉倫理意識,鬆解血親紐帶,正在製造大旱的社會家庭悲劇。
一個社會再表面光鮮,但人們如果陷入精神陰暗的沼澤地,也是一種巨大遺憾。
這些年,中國社會的巨大隱痛,就是愛情稀薄了,親情涼薄了,人情太世故功利了。
張蘭和汪小菲對待大S母子的表現,就是愛與情、親與緣嚴重淪陷的醜陋表徵。
“緣已盡,情未了”。
對無緣有情之人,要懂得尊重,學會自重。特別是對涉及家庭倫理的細節,要懂得自醒和自律。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其實也是有深刻價值內涵的。
反觀張蘭和汪小菲這幾年行為,真的令人震驚之極。
揭密和炒作大S的私生活,例舉大S所謂的種種不堪行為,幾乎成為張蘭和汪小菲的流量密碼。
他們對大S人設的改造,就是要刻畫一個蕩婦形象,然後進行各種羞辱。於是,他們隔三差五就搞出那些狗血家事,沒羞沒臊地炒作。
比如,在大S再婚後,張蘭在直播間直播切滷蛋,賣綠茶,透過反覆強化“綠茶和滷蛋”的意味,來對大S進行侮辱。
最可怕的有兩點,一是對待孩子太沒人性和倫理了。
針對網傳大S再婚懷孕,張蘭竟然在直播間行為,被質疑為諷刺大S“掉孩子”。

而且,他們很多指向大S和汪小菲孩子的言行,令未成年人的隱私和尊嚴都遭受踩踏。
二是扛著愛國主義旗號,透過打“政治牌”,煽動民粹分子情緒。
對此,我在前面已經說過“愛國主義是流氓無賴的庇護所”。總子,用政治話語攻擊娛樂明星,這個行為太髒了。
以上這兩種行為,深刻說明張蘭對大S和孩子並沒有盡到應有一個“家長”應有道義責任,對裡面還有對血親元素毫無敬畏。
中國民間常有“惡婆婆”文化意象,但,現代文明發展,也出現了大量婆婆勝似親媽的現象。
而張蘭在對待大S的表現上,吃相難看,缺乏審美,還把這種行為透過文化直播間表演。這,其實就是在回拉中國文明走進退步。
這一切,都是人性、倫理、血親的災難。
這次張蘭和汪小菲遭受永封,就是重要的警示符號。

最後,在愛情上過度自私、過度自我、過度放縱、過度流俗,已經形成對古典愛情之美和現代情愛文明的雙重踩踏。
不論這個世界變得如何髒汙,但愛情一定而且絕對是人類永遠高貴高潔的感情。
不相信愛情的人,永遠也不會過好他的一生。
今天人們的情愛是被各種名利慾望捆綁,彩禮、交易、出軌、變心等等現象也確實令愛情蒙羞,但,這一切都不代表著可以褻瀆愛情的本質價值。
我這麼說,註定要招致各種罵聲。這恰恰證明,沒有過真愛的人生,連人性都會變異得狂躁與暴戾。
民間流俗的說法,是大S是個戀愛腦。這個絕色美女的情史是較為豐富,但,我堅信,她兩次婚姻的最大動因,都是愛情。
透過相關心史剖析,不論是與汪小菲,還是與具俊曄,大S選擇走進婚姻,這個女人都或是在為愛情飛蛾撲火,或是在為愛情向死而生。
家事難言,清官難斷。縱然,大S個性難馴,但,汪小菲在愛情面前無疑是被榨出了精神人格的低矮。但之前有關“汪小菲出軌”的種種圖片還是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
大S絕決選擇舊愛再婚,很大程度地折射了這個女人的傷懷之美和孤絕之心。
對汪小菲來說,遇上大S這樣的女人,而且生了兩個孩子,縱然是無緣了,失去了,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祝福與自省,這是靈魂的救贖,也是倫理的責任。
大S死後,汪小菲內心應該也是有痛苦悲傷的。但,這種痛苦悲傷真的是因為愛嗎?真的沒有夾雜著慾望和私利嗎?
在逝者面前,最骯髒的行為,就是虛假表演。
這次汪小菲在臺北雨中下跪,看起來是在緬懷示愛,卻令大S家人憤怒和網友不適,原因很簡單——太過偽飾了。

在臺北的雨中,下跪的汪小菲可能把悲傷的表情管理得很好,但這悲傷的寫意,被質疑主要還是與攝像機跟拍及時有關。
當然,這段影片的精剪版本以及所配哀樂,也的確符合網際網路的底層邏輯。縱然毫無審美與真情,但並影響作為“人血饅頭”的市場價值。
今天,是大S的“頭七”,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真愛她且才華配得上她美貌的男人。
如果真有這樣的男人,恐怕在這樣的時日里,也註定是要沉默的。
沉默,那是在蘊蓄思念,
蘇東坡懷念亡妻王弗時,曾寫下《江城子》,讓人們知道死別的相思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陸游懷念被迫分開的原配唐婉時,曾寫下《釵頭鳳》,讓人們知道生離的懺悔是: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只可惜,這種古典的愛情,倫理的救贖,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有汪小菲的自拍和張蘭的表演。
好在,這一切,從今天開始,都終於消停了。
公義雖然遲來了點,還好,人們等到了。
今天,是大S“頭七”。
此時,靜謐的天堂裡,那一片枯黃的樹葉,應能萌生出一絲綠意了吧。
PS:全文完。共3070字
。大S之死,我只在逝日寫了篇理性文章,今天是“頭七”,借張蘭和汪小菲被封,來說說愛情與倫理。這樣的文章,是我用心用情寫的,但在這流俗世界,想必也是說得好孤單。
所以,推薦一篇關史鐵生的書吧,這世界,他對生死與愛情,意識最深遠了。
公號改為演算法推薦了,也懇請大家多轉發。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