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給我們帶來災難,也促使科技日夜更新,可以最大限度阻止病毒的傳播。
所有機場和航空公司正面臨客源不足的困局,儘管已近乎接近絕望,但機場仍在努力提升病毒篩查和衛生防禦舉措,力圖增強旅客的信心。

眼看各種節日撲面而來,如果您打算在年底乘機,可能會在機場與這些新服務和科技美麗邂逅呢!
本月,丹佛國際機場(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首次推出供乘客免費下載的VeriFLY APP,乘客透過APP在飛行前24小時內完成健康問卷篩查,並完成TSA安檢預約;到達機場後,乘客先完成一個無接觸體溫檢查,再進入事前由APP已經指定的安檢區完成安檢。

以面部識別技術為主的無接觸式登機將被髮揚光大。
JetBlue、Delta、法航等航空公司在2019年就已經引入了無接觸式登機。乘客只需透過面部掃描便完成最後一步的身份確定,登上飛機。


隨著疫情發展, 更多機場和航空公司將引入此登機系統。

軟銀的著名機器人Pepper在2020年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甘願扮演那個最碎碎唸的保姆角色:檢查並讓你戴上口罩。
【Pepper小影片】
在匹茲堡國際機場、聖安東尼奧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還安排了“智慧消毒機器人”。


目前,洛杉磯、夏洛特、芝加哥、舊金山機場的供暖和空調系統中已經安裝了AtmosAir等公司的空氣淨化雙極電離(BPI)裝置。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機場開始使用紫外線和醫用級紫外線來消除機場物體表面的細菌和病毒。


倫敦的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 Airport)在8條安檢通道安裝了一套史密斯探測系統,透過一個密閉的安檢傳送帶,給每個行李和乘客摘下來的物件進行短波紫外線消毒。


密歇根州的一家設計技術公司Bluewater Technologies還開發出一種系統,使用醫用級紫外線在幾秒鐘內迅速消毒機場行李車。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在自動扶梯和步道處也安裝紫外線-C消毒裝置不間斷清潔扶手。
作為乘客,如果您不介意,還可以進入多倫多機場的這個“消毒走廊”,機場承諾消毒走廊的噴霧器噴出的消毒液不含化學物質,乘客可以放心的在登機前或登機後給自己來一次“人體消毒”。

本月,心大的美國政府停止了在美國15大機場對往來乘客進行新冠徵兆篩查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出發前和抵達後給乘客提供書面或口頭的病毒防範指南。
而9月22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其他貿易組織,如美國航空公司(A4A)、國際機場理事會(ACI)等呼籲對所有國際旅客在飛行前進行系統的病毒測試。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多國政府安全開放邊境,不需對旅客強制隔離。

當然,做好篩查,旅客放心,才可能挽救岌岌可危的航空業。
上週,美聯航和夏威夷航空宣佈了自己的新冠檢測計劃,即在登機前為乘客檢測。計劃將從10月15日左右開始實行,屆時夏威夷將對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外州遊客開放。

紐約的肯尼迪機場和紐瓦克機場內已經開放了病毒檢測點,每天檢測300多人。

溫哥華國際機場(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透過預約為旅客提供病毒檢測,24至72小時內返回結果。
而義大利Alitalia航空公司在羅馬—米蘭機場提供的檢測30分鐘就可以出結果,陽性患者會被禁止登機。
除了高科技, 人類的好朋友也在get 新技能。
從芬蘭赫爾辛基萬塔機場或迪拜國際機場起飛的旅客可能會遇到“新冠病毒嗅探犬”來幫助旅客判斷自己染沒染病毒。

這一純自願專案只需乘客用溼巾擦拭一下皮膚,然後給嗅探犬聞一聞,工作人員可透過嗅探犬的反應行為,比如抓地、發出叫聲或伏地等,來判斷它的測試結果,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
據機場的工作人員說,這個方法很有效!
疫情迫使人類世界不斷上新,
那我們就跟上科技的進步,
繼續走世界吧!

關鍵詞
乘客
旅客
科技
International Air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