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19 年的五年裡,
加拿大的實際人均 GDP 每年僅增長 0.5%。
自2019年以來,
它在38個經合組織國家中排名第五,
而在過去一年裡,
人均GDP增長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2023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1%。
但人口增長率為 3.1%,
因此,按人均計算,
加拿大經濟同比萎縮 2%。
加拿大是少數幾個實際收入
低於大流行前的發達國家之一。

人均實際 GDP 為 55,170 ,
而 2019 年為 56,379 ,
這意味著與四年前的經濟相比,
人均收入減少了 $1,200 ,
或每個家庭收入減少了 $2,830 。
根據聯邦預算對 GDP 增長
和可能的人口增長的預測,
預計加拿大至少要到 2027 年
才能恢復 2019 年的人均收入。

經合組織預測,
加拿大將在 2020-30 年和 2030-60 年
成為表現最差的發達經濟體,
人均實際 GDP 增長率最低。
主要原因是,在 2020-60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
加拿大的生產率增長預計
將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墊底。
年輕而有抱負的加拿大人將面臨
40 年來平均實際收入停滯不前的情況。

今年4月,加拿大多所大學的
研究人員曾先後發表報告:
加拿大的食品價格
在2022年上漲超過 10%後,
到2023年將再上漲5%-7%。
這一增長將使一個4口之家的
平均年雜貨賬單達到16288.41元!
研究預計2023年大多數類別
商品的價格都將繼續上漲,
水果食品通脹率較低,
預計2023年僅為3%至5%;
蔬菜價格可能會上漲6%至8%;
餐廳價格上漲4%至6%;
牛肉等其他一些物品也將變得越來越貴。

另一方面根據報告顯示,
溫哥華的住房
可負擔性全球第四差,
甚至比紐約、倫敦還要糟糕。
在這份“住房可負擔性
最差城市”排行榜上,
多倫多也高居第12。
這份榜單涵蓋了200個
都會區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
其中香港可負擔指數超過0.3,位列第一,
溫哥華排名第4,可負擔指數約0.4,
多倫多排行12,可負擔指數約0.45。

對於溫哥華來說,現在租金越來越高,
雖然因為央行加息的關係,
房屋銷量有所下降,但房價依然堅挺。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
買房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
上個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在釋出會上暗示住房危機
“不是聯邦政府的責任”,
受到了很大的批評。

8月底,加拿大移民部長、住房部長
以及公共安全部長先後表態
考慮限制留學生人數,以緩解住房危機,
引發了極大爭議。
隨後特魯多稱住房危機
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是很多原因綜合導致的,
不能讓留學生來背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