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姆的爆款暖風機,已經和秋褲、羽絨服一起,晉級為入冬三件套。
Wewarm暖風機從上架山姆開始,就年年入選斷貨王,今年代購不到山姆的人,把wewarm買到蟬聯京東取暖器熱賣榜冠軍快一個月了。

然而它真正的驚豔之處,從通電那刻才剛剛開始。暖風機表面用模擬火焰營造曠野的寧靜氛圍,背地裡跟電錶上演速度與激情。
在收到電費賬單的那一刻,暖風機才會展露它洗錢的隱藏秘技,不過這個洗錢,是把錢從你的餘額裡洗走。
“去年在山姆買的暖風機,一交電費兩千多,被我爸罵了半年……”

〓 圖源:小紅書@薯片yoyi、@只想做只莫妮卡
從沒有暖氣的城市,到自採暖的北京五環外地區,以山姆取暖器為代表的熱潮正在蔓延。做攻略的時候,社交平臺充斥著種草貼,而看清陷阱的人往往已經交了學費。
這讓人不禁迷惑,取暖器,到底是科技新貴,還是消費智商稅?

餘額赤字,電費提前,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取暖器有很多種型別,而“電費刺客”是它們共同的花名。
近幾年,新式的取暖器常以硬朗的設計風格、主打黑或白的通體純色和泛光的金屬材質,給人造營造出節能增效的錯覺。
滬漂青年崔格就是這樣被德國工業風的造型迷惑,在寒潮的督促中下單了一臺號稱能淘汰地暖的石墨烯踢腳線。
踢腳線的賣家總是熱衷於在產品介紹裡堆砌複雜的專業術語,碳奈米石墨烯塗層,精工航空級材質,雙核H型發熱體,ECO智慧溫控,這種預設使用者會被驚豔的大方自信,讓崔格對為數不多能看懂的“3秒速熱,全屋取暖,節能神器”十分信服——上海的溼冷再也鑽不進這26°的北歐極簡風出租屋。

然而,還沒來得及誇讚科技的溫度終於有了體感,1592元的電費賬單直接把他流放塞北:“難怪叫踢腳線,這電費看了真有腳趾踢到桌腳那種眩暈的疼。”
都市漂泊青年還在換算各種取暖器的引數時,根本察覺不到自己的電費賬單已經比室內溫度更快步入中產階級。

“開了一個月電油汀,看到電費賬單後還以為家門口的紅綠燈接我電錶箱裡了。”
更令人絕望的是,看似選擇繁多,其實省電效果都有限。
不管是踢腳線,還是電油汀,暖風機,歐式快熱爐,電壁爐,工作原理都是電阻通電加熱,再透過空氣迴圈對流來制暖,小太陽則是透過紅外輻射方式取暖。好一點的取暖器功率基本在2000w左右,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一臺戴森吹風機的功率是1600w。

〓 小紅書搜尋欄已經自動列出電費刺客排行榜
一開就是一整天的取暖器,燒錢的程度就跟它加熱的能效一樣,緩慢,安靜而持久。上海一博主曾經因為四個取暖器連續輪流開了一個月,電費直接從11月的197飆升到3481元,多少打工人一輩子憨厚老實,卻在冬天體驗上了第三階梯電費。

殷素素死前跟張無忌說,越漂亮的女人越危險,如果他們在2025年下單一臺取暖器,會發現還有後半句:越便宜的取暖器其實越貴。
電飯鍋大小的臺式暖風機,看上去人畜無害,價格也很可愛,一臺五六十塊,殊不知一天電費也能吞掉五六十塊,讓人懷疑工作原理是不是有小精靈在裡面拿打火機燒我的錢。

圖源:小紅書@海的那邊是鹽、@對抗emo的大力
總有大聰明跳出來問為什麼不開空調,畢竟相近條件下,空調製熱的耗電量只是踢腳線的三分之一。
取暖器的消費主力集中在26-45歲,其中26歲至35歲的消費者佔比最高,達到43.1%,這部分人在家爭不過堅持空調不健康論的父母,在出租屋抬頭看看二房東裝的五級能耗空調,最後含淚下單200一個的暖風機。
年輕人有自己的消費陷阱觀:如果一定要選擇跳一個坑,那至少坑得是自己親手挖的。

〓 圖源:小紅書@水水的護膚日記

電費刺客,謀殺的都是南方人
縱觀社交平臺被取暖器偷電費的受害者記錄,你會發現大部分是南方人,因為最需要取暖器的,往往並不是最冷的地方。

〓 圖源:小紅書@海邊的抹茶
在取暖器的選擇上,我國展現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南北差異,最根源的原因在於,我國的供暖分界劃在了江蘇徐州,這一分,就把徐州以南劃成了氣溫窪地。
東北人老於去年到揚州出了趟差,帶走了兩個不解之謎:一是江蘇怎麼冷得扎人骨頭,二是這麼冷了江蘇人還天天洗澡。
漫長的海岸線給江蘇帶來了溼潤的水汽,在冬天升級成了難以物理防禦的溼冷,這也讓江蘇人鍛煉出了北方人都望而生畏的耐寒技能,在中國地圖推出的全國省會城市抗凍排行榜裡,南京以五顆星拿下榜一。

〓 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冬天最慘的就是蘇北人,徐州除外

取暖器的燒錢方式,不止是費電
雖然能忍,但不代表江蘇人就不冷,反而是這種極端的生存環境,激發了江蘇人民的取暖智慧和商業天賦。
我國最大的取暖器產業帶,就分佈在江蘇和江蘇以南的浙江。寧波一個城市,就生產了全國80%的即熱水龍頭,70%的踢腳線取暖器、80%的電油汀和70%的暖風機。浙江慈谿是公認的小太陽之城,遠銷海外,出口量獨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不管你在哪個地方享受了取暖器的呵護,都不要忘了江蘇人在為你正面硬剛西伯利亞高壓。

〓 圖源:小紅書@阿敏
一些廠家則開始在室內裝修上迸發靈感,比如能當地毯鋪的地暖墊,缺點是容易下熱上冷,人壓在上面,家裡的木地板還有被烤糊的風險。還有能掛在牆上的石墨烯牆暖畫,通電一分鐘室溫可達25°,平時不用也可以當裝飾。
還有的取暖器,已經專注於小而美,只做區域性供暖。不少白牌廠家今年都推出了3D取暖圍擋,承包了一眾打工人的辦公桌底,靈感疑似來自湖南的電火桶,是一款必須封閉使用的雞肋產品,好處是就算耗電也不用替公司心疼。
我媽則為了今年能吃上熱乎乎的年夜飯,已經提前購置了摺疊暖菜板,下一步打算把瓷碟都換成可以快速導熱的鐵盤。
還有一些適合在半夜衝動下單的小玩意,比如加熱滑鼠墊、帶按摩的暖腳器……總之,只要是室內尚未被開發的區域,對取暖器商家來說都是藍海。
這些讓人挑花了眼的取暖器,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容易在過了新鮮勁後因為各種理由被雪藏。雖然跟踢腳線、暖風機相比,確實便宜又省電,但買了不用,又是另一個層面的燒錢。


取暖的終極目標,不是抗寒而是氛圍感
小紅書上對取暖器的拔草貼,已經攢出了一本歲月史詩,然而一邊喊著避雷,取暖器的銷售額還是一路高漲,大家一邊心疼電費,一邊逐漸習慣,取暖器正在成為冬天毋庸置疑的硬性標配。
五年前的媒體還在質問,你真的需要一件加拿大鵝嗎,今年上千塊的羽絨服已經可以用量化的資料指標來標榜質價比,取暖器市場,也在走過一個類似的節點,真正的風口,總要經歷科技的洗禮迭代,也不免面臨智商稅的質疑,才會在價值沉澱中形成真正的生活方式。
人在寒冷和溫暖環境下,總是展現出不同的生活創造力。在取暖方式還略顯原始粗獷的日子裡,冬天的盼頭就是春天,然而在取暖器變成家中常備後,休閒娛樂也在適宜的溫度中開始發酵。
被山姆暖風機洗劫電費的人,一邊心疼一邊還是會忍不住找補一句“就算不開暖風,當個氛圍燈也很有感覺”,而更廣大的勞動人民已經為取暖器開發了更多色香味俱全的場景。

一些品牌已經開始給取暖器裝載智慧語音控制之類的新功能,但這還是太淺薄了。我們可以大膽預言,接下來的取暖器,誰要是能裝備上卡拉OK機、浴足器、投影儀的功能,誰就能取代山姆暖風機開啟下一個爆款時代。
冬天,其實是老天給人類開啟的一道眾妙之門,人在寒冷的時候社交銳減,擁有大量的時間獨處和思考,活絡的思緒對苦難的感知也更加敏銳,激發了創作欲,這就是為什麼冰天雪地的北歐能盛產重金屬樂隊,俄羅斯誕生了諸多文學名家。
然而今天的人類選擇關上這道門,把冬天留在室外,用溫暖的安逸犒勞自己,也失去了深度思考和文藝探索的動力。《半邊天》裡的劉小樣說過,“我寧願痛苦,也不要麻木”,所以,大家不妨關掉取暖器,拒絕麻木,用你的體溫對抗寒冬,給自己一個成為大文豪的機會。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