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好萊塢硬派影星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動作片《制暴:無限殺機》(以下簡稱《制暴》)28日上映,力壓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一舉奪得北美票房冠軍。這部預算僅4000萬美元的中等投資規模影片,不僅憑藉型別片的穩定口碑和鮮明定位,第一時間鎖定目標群體,輕鬆贏得票房,還反映了市場對於此類作品的穩定需求,往往比那些投資數億美元的“大片”更重要。

《制暴:無限殺機》劇照
《制暴》讓《白雪公主》“安然入睡”
“《制暴》一上映,就讓同檔期的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安然入睡’。”“截止日”網站如此評價上週末北美市場票房表現。斯坦森主演的《制暴》開畫票房達560萬美元,首週末入賬1560萬,領跑北美票房榜。相比之下,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因為糟糕的口碑,次週末票房暴跌68%,以1370萬美元屈居第二。
據BoxOfficeMojo網站統計,算上1500萬美元的海外票房,《制暴》全球票房已經超過3000萬美元,回本應該不成問題。執導該片的正是斯坦森去年《養蜂人》的導演大衛·阿耶,《養蜂人》首週末票房也達1650萬美元,最終全球收穫1.6億美元。《制暴》讓這對搭檔再一次穩定輸出,同時也展現了58歲的英國動作明星還擁有不小的票房號召力,他標誌性的硬漢風格也成為好萊塢型別片的一塊金字招牌。
《制暴》改編自查克·迪克遜的同名系列小說,講述了斯坦森飾演的主人公萊文·凱德,原本是“黑色世界”裡的傳奇人物,但他因為只想過簡單的生活而放棄了這個身份,改行從事建築工作。然而當老闆的女兒珍妮突然失蹤後,萊文被緊急召回,不得不重操舊業,在追蹤過程中捲入邪惡的犯罪陰謀,不僅產生了連鎖反應,還將威脅到他的新生活。
這部劇情和人設並不算新鮮的動作片在爛番茄網站獲得52%的媒體新鮮度和90%的觀眾爆米花指數,Metacritic網站評分為55分,在媒體眼中只能算“一般般”,但普通觀眾還是被斯坦森“爽”到了。而《制暴》的製片人和編劇之一正是好萊塢傳奇動作巨星史泰龍,已經馬上80歲的他,正需要比他年輕21歲的斯坦森“繼承衣缽”。
“低配、藍領版湯姆·克魯斯”
多倫多《環球郵報》認為《制暴》是“斯坦森演藝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沒有什麼能夠改變人們對這位演員的看法”。羅傑·艾伯特網給該片打出3.5星的好評:“不需要對這部影片有著任何現實主義的期待,也沒必要深入探討其意義,對於斯坦森這樣的動作明星來說,他的大名就是招牌,改編自迪克遜的劇本沒有什麼敘事張力,只需要為斯坦森提供打鬥的背景就行。而他也沒令我們失望,凌厲的動作讓人想起了《疾速特攻》等同類作品,而經歷了《巨齒鯊》《人之怒》《養蜂人》等作品的斯坦森依然寶刀不老,似乎沒什麼能讓他的動作慢下來”。
《綜藝》則從電影史和動作片發展的角度分析《制暴》:“看到編劇中史泰龍的名字,就會感覺這部影片彷彿是他在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人們就愛看他孤軍奮戰,一人幹翻一支軍隊的場面,如今人們對這種套路型別片依然樂此不疲。而斯坦森曾在《敢死隊》中飾演史泰龍的小老弟,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導演阿耶一起完成中等成本的動作片,做一個低配、藍領版的湯姆·克魯斯就夠了。”
從目前的票房開局和口碑來說,《制暴》雖是“批發產品”,但還是有望複製《養蜂人》的成績。在行業媒體看來,如今好萊塢一個越來越引人關注的趨勢,就是“中等預算規模影片的迴歸”。多年來,一些好萊塢大型製片廠,尤其是迪士尼及其下屬的漫威都在忙於打造高預算的“大片”。
從數量上看,那些預算低於1000萬美元的低成本影片,在每年上映的新片中佔據很大比例,反而是成本介於1000萬至1億美元之間的中成本影片定位尷尬,其中大多不得不投放流媒體平臺成為線上“網大”。
大片面臨大風險
目前,在好萊塢主要是A24這類“獨立電影新貴”在拍攝幾千萬美元預算的中等成本電影。正因為A24近年來在這條賽道上越來越成功,陸續推出《瞬息全宇宙》《美國內戰》等叫好叫座的影片,吸引其他製片廠將目光投到中等成本專案上。
此外,那些投資上億美元的大片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其中不少票房沒能達到預期。漫威近幾年的作品大多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再加上高昂的營銷投入,平均每部票房都要超過10億美元才算成功,但2023年的《驚奇隊長2》全球票房僅2億,最新的《美國隊長4》也才4億美元。
隨著好萊塢片方對超支越來越敏感,中等成本影片反而迎來新的契機,一些獨特的恐怖片、動作片很適合在影院上映,且不需要多高的票房就能盈利,這種回報率相當可觀。《養蜂人》《制暴》的票房成功,對於中國的中等成本的動作型別片或許也具有啟發性,像去年由謝苗、楊恩又主演的武俠片《目中無人2》口碑不錯,完全可以嘗試走入影院,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和更有參考性的票房成績。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董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