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學生申請美國本科趨勢分析

根據最近幾年的錄取趨勢,以及今年早申放榜情況,目測RD階段,將有更多託福115左右、SAT 1550左右的學生被前20全聚德。對於下一申請季的競爭趨勢,比較不樂觀。
1、美本申請人數將持續回升。但受限於zz、經濟影響,回升有限,未來五年都不太可能回升到2019年水平。
2、名校申請競爭加劇留美家庭會更在乎留學價效比,從目前10、11年級家長反饋看,人人目標都是前30,至少前50保底,否則可能會轉投英聯邦,英國、香港、新加坡會分流不少原本美國方向的生源。
3、高分是標配無論GPA、託福、SAT幾乎所有學生都會拉滿,託福110+,SAT1500+,基本是標配,在這個競爭池裡,想不卷都難。目測前30美國大學,2025-2026申請季將會有超過半數的學校恢復標化要求。如果硬體分數不達標,可以適當降低預期,沒必要為難自己。根據已知資訊,上海今年四個ED被康奈爾錄取的學生,託福115+,SAT 1550+,這些學生的預期與往年相比壓低太多了。
4、美國大學錄取會更簡單粗暴。簡單說就是硬體條件決定資格,軟體背景決定錄取。這方面杜克大學直接打明牌了:不再對文書進行評分。言外之意,就是硬體不達標(GPA、課程難度、推薦信,課外活動),就不會進入下一輪的錄取審查,初篩就給篩掉了。
5、招生官更關注個性化國際學生模版化的規劃會讓招生官不厭其煩,尤其是某紅書編造很多名校錄取案例,會讓很多新申請者有樣學樣,一學一個坑。參考太多案例,就容易失去自我,這是規劃最忌諱的,一定要堅持自己真實的特點。
6、跨學科能力更有優勢。SAT君分析過很多TOP20真實錄取案例,跨學科能力是這些學生最大的特點,這是規劃初期就要想清楚的問題,2025年底申請的同學現在有點來不及重新調整規劃思路了。
7、混申幾乎是人人必選建國同志從新回到舞臺已經是既定事實,根據他反覆無常的做事風格,赴美留學隨時會有不確定政策出臺,所以混申給自己留個備選就非常有必要了。加拿大、英國G5、港前三、新加坡都是混申的主要目標國。
自從某學生家長推薦客戶拿高額返佣翻車、普林斯頓錄取造假曝光之後,家長們找機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由於美本申請比較複雜,對顧問專業度要求較高,所以一般主做美本業務的都是中小公司,他們的經營方式和獲客渠道決定著機構能否走的更遠。2025年美本學生找機構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1、意見領袖(各種媽媽群主、流量大V)公信力下滑透過事件曝光,很多家長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才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那個,所以準留學生家長們開始用心做功課,自己篩選機構了。當然,不愛學習隨大流、看榜單選機構的家長都還會有,大家都要為自己的認知買單。第三方經常推薦的機構要慎重,因為20%+的佣金吐出去,會讓他們現金流風險非常高。
2、同校學生扎堆找機構的現象會降低。如果不是某媽媽局退返佣事件曝光,很多家長也不會考慮到一個機構能接幾十個同一學校的學生。同校競爭本來就對申請造成很大的不利,如果再扎堆找同一個機構,那同質化的機率會更高,畢竟機構的資源和老師的創意都是有限的。此外,選校的時候,必然有一部分學生“被”犧牲掉。上海的家長這方面是最精明的,三年前已經把“扎堆”列為頭條禁忌了。
3、對個性化規劃的需求提升。名校競爭壓力越大,家長更寄希望顧問能夠“逆天改命”,因此對個性化規劃的要求就會更多,這確實是避免同質化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留學行業具備個性化規劃能力的老師並不多。但是,家長也要面對現實,如果學生硬體有問題,再牛的顧問也改變不了結局,只有作弊造假的機構能實現你的願望了。
4、家長對機構的信任持續降低虛假錄取、過度承諾、影子顧問、AI文書、跑路暴雷、兼職顧問(規劃師、文書等核心服務部分)等業內負面資訊,讓家長們對機構的信任逐漸降低,考察機構週期更長。因此,家長想避坑,還得多學習,系統的瞭解美本錄取規則,儘量從學校官方獲取資訊,少看誇張的、碎片化的影片表演。
(警惕2025年留學機構跑路問題。其實這幾年美本留學機構利潤很低,抗風險能力非常弱,美本跑路機構的特徵:盲目擴張<業務一般分公司卻不少>、過度承諾、高單價、強銷售,顧問變動頻繁,廣告投放滿天飛<口碑差缺學生>,保分保錄更要遠離)。
以上就是對2025年美本申請趨勢的幾點預測,供高一、高二學生、家長們參考,同時也合理做好自己的規劃,儘量多學習,少跟風。

如果您想和SAT君討論規劃


請掃碼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