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多次想訪華,中國為啥不同意?

作者簡介:原外交系統的海軍老兵,現中國500強企業社畜。

早在5月底,就有傳聞說,阿根廷總統米萊希望訪華。
當時的他風頭正盛,我們認為還是靜觀其變吧。
別又整得跟當年特朗普似的,來時高興得跟走親戚一樣,回去了就立馬翻臉不認人。
現在又有當地新聞報道,說他想訪華。
近段時間,中方依舊沒有回應。
米萊嘴大,什麼話都敢說,他是學經濟學的,去年12月份上臺後,一通操作猛如虎,把經濟學家整不會了。

同樣是網紅,同樣是極端右翼保守派,他倆都反華,競選時都喜歡炒作中國話題,搞得他倆是為中國工作似的。
川普可以命令美聯儲降息、印美鈔,命令大家去炒美股。
但米萊命令阿根廷央行印比索,可沒人要啊!
6月15日,米萊派了外交部長訪華,為什麼事情呢?
一筆5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了,阿根廷沒錢還。
於是,派女外長跑中國來商量一下。
中國做事向來留有餘地,一般不會把事做絕,也就賣了米萊一個大人情——這筆債務延期兩年延至2026年7月。
對中國來說,50億也就是小指頭的份量,想要收回也不是困難的事情,這筆賬賴不掉。
但對阿根廷來說,50億幾乎是全部家當了,處理不好的話,可能搞得國家財政破產。
對於米萊這個人,中國不說話,不代表沒想法。
對於阿根廷,我真的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看法。
早幾年,兩國基本談攏了24架“梟龍”戰鬥機的採購清單。
結果米萊上臺後,單方面取消了意向,宣佈採買二手F16,跪舔美國去了。
生意取消也正常,本身軍火買賣就是政治因素決定的,中國也不好說什麼。

米萊下令調查阿根廷內烏肯的中國深空站,除了中方大使去做了相關技術說明,其他也沒說什麼。
米萊凍結了核電站、基礎設施建設的施工進度,問題不大,我們也談不上損失,但哪天后悔要重啟了,記得加錢就行。
英國、智利、坦尚尼亞等國也都嚐到了瞎折騰的苦果,以及央求中國重啟專案的代價,相信有人會告訴米萊的。
米萊決定不加入金磚國家,我們還是沒說什麼。
但有關金磚國家的話題越來越熱,大家希望擴大雙邊合作,有很多的想法,包括貨幣互換和美元拆借,擴大能源、礦產等資源與工業品的雙向供給。

金磚國家的總人口占了世界的一半,囊括了製造業超級大國中國、能源供應超級大國俄羅斯,那個“四不像”印度也在。
儘管印度到處和中國作梗,我們站著,印度就躺著,我們坐下,印度又站河裡去了……
都這樣了,印度依然捨不得退群,不就是因為莫迪政府明白世界的增長極在哪裡嗎,不就是有機會避開美元風險嗎?
不知道米萊有沒有後悔的意思,但凡他還有一點點辦法,都不至於一再表達希望訪華。
鑑於他上臺半年的“出色”表現,我們還得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我們沉默,是尊重對方的內政決策,儘管米萊看起來太不像國家領導人了!

但中國依然保持了應有的尊重,只是我們認為,未到有所表示與行動的時候。
如果沒有中國支援兩國的換匯協議,阿根廷連世界銀行的債都還不起,我們先看看米萊怎麼做,再說也不遲。
米萊很清楚,阿根廷想要發展經濟,即使不加入金磚國家,也照樣繞不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
因為,中國與阿根廷的經濟,是高度互補的。
理論上說,中國需要農產品、礦產,而阿根廷正好能夠提供這個量級,與澳大利亞成為相同的選項;阿根廷也需要大量的中國工業製成品,還有產業投資。
一帶一路已經被很多國家接受了,打通了陸路貿易,沿線各國嚐到了甜頭,而金磚國家的玩法才剛開始,這將是一種新的玩法,去中心化的貿易,將讓美元沒有可趁之機,沒法收割金磚國家。
阿根廷嘗試與美元掛鉤,選擇不加入金磚,我們尊重米萊的選擇。
問題是,美國沒精力,也不想帶阿根廷玩。
對美國來說,自己的經濟都爛得一塌糊塗,還要帶著這麼個累贅玩?
而且阿根廷社會極不穩定,誰知道米萊瘋到什麼程度?
對於這種極端動盪的國家,我們選擇觀望,看看他們與美國能擦出什麼火花。
中國是講究實際的國家,沒有回應米萊訪華事宜,大機率是雙方中高層沒談攏什麼議題,或者說沒有可期待的成果。
現在還不到教育米萊的時候,等到他吃夠苦頭有了轉念,表明重新確認對一帶一路和雙邊貿易的承諾,以及中資准入保障的承諾。
那麼,這才有了可談的話題,也就到了中國回應的時機。
之前的框架早已設定好了,而且也做了,借美元,還人民幣或資源,不接受比索。
中國從來不在乎一時得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