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全文下載|精解網安標委《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專業機構服務能力要求(徵求意見稿)》

DPOHUB個保合規審計專業群
#目標# 個保合規審計專業人士一起共享時代紅利!風口來了,豬也能飛起來!
#願景# 建立個保合規審計平臺和渠道,法律、技術和管理等專家相互賦能。
#申請# 設定專業門,入群需說明個人資訊保護相關實務經驗
請說明姓名+單位+職位+專案經驗
自2021年《個人資訊保護法》第54條和第64條中明確了合規審計要求,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2023年8月國家網信辦釋出的《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2024年7月12日,全國網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國家標準《資料安全技術 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要求》徵求意見稿;
2024年7月25日,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發布團體標準《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技術能力及工具要求》徵求意見稿;
2024年9月24日,《網路資料安全管理條例》正式釋出!並於2025年1月1日施行
2024年11月19日,全國網安標委開啟國家標準《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要求》試點。
2025年2月14日,《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正式釋出!並於5月1日施行!
2025年3月3日,全國網安標委《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 專業機構服務能力要求》公開徵求意見
由此,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的制度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企業開展個保合規審計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精解網安標委《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 專業機構服務能力要求》
何淵 DPOHUB主理人
今天解讀的是全國網安表位編制了《網路安全標準實踐指南——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 專業機構服務能力要求(徵求意見稿)》。以下是核心要點:

一、背景與目的

檔案依據
  • 《個人資訊保護法》
  • 《網路資料安全管理條例》
  • 《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
核心目標
  • 規範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活動
  • 明確專業機構的服務能力標準
  • 支援專業機構認證
  • 為個人資訊處理者選擇合規審計機構提供參考

二、適用範圍

適用物件
  • 開展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服務的專業機構
  • 相關認證機構
  • 個人資訊處理者選擇審計機構的依據

三、術語定義

  • 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
    :對個人資訊處理活動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審查和評價的活動。
  • 專業機構
    :具備人員、場所、設施及資金等條件,並能夠獨立開展合規審計服務的機構。

四、核心能力要求

1. 基本條件

  • 國內註冊獨立法人
  • 高管無犯罪記錄
  • 不在失信或違法失信名單
  • 無未處理網路安全處罰或正在接受審查的情況
  • 具備相關檢查、評估等專案經驗
  • 近3年無資料安全或個人資訊保護問題被通報
  • 無違規轉委託或虛假審計等行為

2. 管理體系

  • 合規審計管理制度
    :包括人員管理、保密協議、培訓考核、審計方案稽核、現場監督、報告稽核、自查機制等
  • 風險控制機制
    :審計前風險分析+對應管理及技術措施
  • 業務持續性管理
    :包括人員培訓(每年不少於20學時)、投訴及爭議處理、持續改進機制

3. 技術能力

  • 掌握個人資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 識別審計範圍和審計物件
  • 識別個人資訊處理環節、相關方、保護措施
  • 使用檢測工具識別和驗證個人資訊保護措施
  • 掌握國家標準《個人資訊保護合規審計要求》的審計方法和證據要求
  • 能形成完整的合規審計工作細則

4. 人員能力

  • 至少配備17名合規審計人員(2名高階、5名中級、10名初級)
  • 需正式勞動合同+經過專業培訓並獲得合格證書
  • 高階人員具備高階職稱或豐富從業經驗
  • 設專門負責人,具備高階人員資格
  • 需背景審查並長期留存記錄

5. 場所與裝置資源

  • 固定辦公場所,滿足安全和功能需求
  • 配備必要軟硬體,具備檢測和模擬測試功能
  • 審計裝置和工具要防篡改、加密傳輸儲存、合法授權,具備日誌清除和記錄管理機制
  • 制定裝置管理制度,定期維護校準

五、人員能力與任職資格(附錄A)

級別
專業知識
審計能力
溝通協調
團隊管理
報告文件
任職資格
高階
精通法規、複雜場景解讀
獨立設計流程、識別高風險
對外溝通、異議協調
統籌指導團隊
高質量報告、全程追溯
高階職稱或中級證書+3年經驗
中級
熟練法規、常見場景判斷
按方案執行、識別常見問題
內部溝通+基礎外部溝通
任務分配
底稿記錄、初步報告
本科+4年或碩士+2年或博士
初級
瞭解法規、掌握基礎概念
協助執行任務
內部協作
記錄基礎資訊
本科以上學歷

總結

核心思路
  • 高門檻:機構資質+人員能力+裝置保障
  • 全流程:從審計準備、執行到報告全覆蓋
  • 強監管:自查、監督、責任到人
  • 認證銜接:可作為認證依據

要點亮點
  • 強調合規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專業性
  • 關注全過程記錄與可追溯
  • 加強對審計人員與機構的持續監督
  • 關注審計工具合法性與安全性
以下是全文: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檔案!
歡迎加入會員!影片+圈子+何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