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NBC 4月7日報道 美國國土安全部週一突然宣佈,透過拜登時期CBP One預約應用合法入境的移民需“立即離開美國”。
自2023年1月以來,逾93.6萬人透過該程式獲准入境,原本可憑“假釋”身份在美居留兩年併合法工作。
國土安全部媒體事務處表示:“取消這些假釋身份是兌現保護邊境安全的國家承諾。”
當局已向部分CBP One受益者傳送終止通知(該應用已更名為CBP Home),但拒絕透露具體人數。
美聯社獲取的郵件顯示,去年底入境的宏都拉斯家庭收到措辭強硬的警告:“是時候放棄美國了。”
社交媒體平臺上也出現多封類似通知。
非營利組織“Al Otro Lado”證實,收到撤銷通知者主要來自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墨西哥。這標誌著拜登政府邊境管理策略的重大逆轉——該程式本意是透過擴大合法入境渠道遏制非法越境。
川普上任首日即叫停CBP One新申請,導致原定2月初入境的數千人滯留墨西哥。
除CBP One使用者外,川普政府還終止了53.2萬名自費乘機入境、且有經濟擔保的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移民的“人道主義假釋”計劃(4月24日生效)。
川普還擬取消60萬委內瑞拉人和50萬海地人的“臨時保護身份(TPS)”。TPS制度允許因母國自然災害或動亂無法安全返回的在美移民,每18個月續期居留許可。不過聯邦法官暫緩執行該決定,原定本週一失效的35萬委內瑞拉人TPS得以保留。
維權組織指出,許多收到驅逐令的移民已在美建立生活:“他們透過合法程式入境,有的找到工作、孩子開始上學,現在卻要面對二次創傷。”
目前尚不清楚當局將如何執行該命令,以及是否配套提供離境緩衝期。
美國近150名國際學生被吊銷簽證,可能面臨驅逐

根據各大學和媒體報道,最近幾天,至少有147名國際學生的留美資格被突然剝奪,在學生中引起了恐懼,學校也陷入混亂,急忙幫助那些面臨拘留和可能被驅逐出境的學生。
該舉措涵蓋各類院校的學生,從哈佛和斯坦福這樣的私立大學,到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曼卡託分校這樣的公立大學。此類情況在加州大學各校區有數十例。
幾名移民律師告訴《紐約時報》,上週晚些時候,他們開始收到一些焦急的學生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他們收到國務院或所在院校的通知,稱他們的簽證或身份被終止了,而且沒有明確給出理由。
刑事定罪一向會導致學生面臨失去國際學生身份的危險,但參與政治行動和交通違章很少會成為剝奪身份的理由。
在某些案例中,移民官員逮捕了與參與親巴勒斯坦事業的國際學生。幾名移民律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還有一些學生是在幾年前觸犯了法律,比如超速駕駛或醉酒駕駛。
但律師們表示,特朗普政府往往根本不給出任何理由,讓他們自己去猜測學生們為何會被針對。
“這顛覆了政府的所有慣常做法,”代表全國57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院和大學的高等教育與移民校長聯盟執行長米利亞姆·費爾德布魯姆說。“他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終止了學生的身份,幾乎沒有任何解釋,學校或學生也幾乎沒有改正或申訴的途徑。”
上月底,國務卿魯比奧命令外交官仔細檢視一些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媒體發言,不要讓那些涉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人進入美國。
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最近的舉動給美國的國際學生和學者本已岌岌可危的處境增加了更多焦慮。國際教育的倡導者擔心,這些措施將削弱美國學校吸引外國學生的能力。
上個月,剛結束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學業不久的馬哈茂德·哈利勒在他的公寓被捕,並被送往路易斯安那州,儘管擁有美國永久居民身份,他還是有可能被驅逐出境。哈利勒去年在校園抗議活動中參與了親巴勒斯坦活動。不久之後,來自土耳其的塔夫茨大學學生魯梅薩·奧茲圖爾克在去見朋友的路上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的蒙面特工拘留。奧茲圖爾克曾寫過一篇親巴勒斯坦的評論文章,她也被帶到了路易斯安那州。
針對國際學生的舉措符合特朗普政府更廣泛的政策議程,即減少合法和無證移民的數量,並迫使大學打擊總統所說的猖獗的校園反猶問題。
美國在2024年向學生髮放了40多萬份簽證。
律師們說,一些被針對的學生最近有過超速或醉酒駕駛等違法行為。他們說,這樣的罪行通常不會導致被驅逐出境。
沒有簽證,國際學生將成為無證件人員,必須離開美國,否則將面臨被拘留和驅逐出境的風險。幾名律師表示,他們有客戶選擇離開這個國家,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會被ICE特工逮捕。ICE是國土安全部下屬機構,負責將特朗普的大規模驅逐承諾付諸實施。
一些受影響的學生是研究生,本應在下個月進行博士論文答辯。有的是本科生。還有一些學生已經完成學業並在美國工作,根據一項特殊計劃,應屆國際畢業生如果被僱用,可以在美國停留最多三年。
“這完全是前所未有的,”從事律師工作20年的加州卡拉巴薩斯移民律師藤·惠滕伯格說。“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
“ 稍有點牽扯到執法部門的事——即使不一定構成逮捕或定罪——就能導致這樣的後果,”她補充說。
惠滕伯格說,她的一位客戶是印度人,十多年前在美國留學時曾經酒駕。最近申請第二次學生簽證時,他向本國的美國領館披露了這一指控。他們最終給了他在美國繼續深造的簽證。
據學生報紙《哈佛深紅報》報道,哈佛大學上週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建議國際學生在出國旅行事宜上需慎重考慮。工作人員還警告學生,親巴勒斯坦的言論可能有風險。
據《深紅報》報道,在這次網路研討會上,律師傑森·科拉爾表示,與特朗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相比,情況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他說:“不同的是,我們看到,似乎有人僅僅因為言論或抗議而被吊銷簽證。”
上週,一個全國學生媒體組織聯盟釋出警告,敦促學生媒體“儘量減少傷害”,並列舉了學生言論面臨的威脅。
週一,加州大學教職員協會理事會致信加州大學校長邁克爾·德雷克等人,稱該校應該幫助那些被針對的學生,並稱該校有“道德義務”保護學生和學者的合法權利。
這封信由大學理事會AFT——一個教師和圖書館員聯盟——共同簽署,呼籲大學允許被驅逐或被拘留的學生遠端繼續課程,繼續提供津貼、薪酬和獎學金,並在法庭上幫助學生。
一些學生已經起訴政府,對簽證或身份的終止提出質疑,預計訴訟還會越來越多。
加州帕薩迪納的移民律師斯泰西·托爾欽週六向洛杉磯聯邦法院提起了兩起訴訟,並表示本週將提起更多訴訟。
在一個案例中,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代表一名在達特茅斯學院學習計算機科學的中國博士生。根據4月4日提交的一份起訴書,這位名叫劉小天(音)的學生沒有犯罪,也沒有參加任何抗議活動。
在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稱,院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這名學生,這“不是標準或正常的程式”。
訴訟書稱:“小天在達特茅斯學院完成博士學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的夢想如今岌岌可危。”
宣告: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點選圖片檢視:《黃帝內經》不只是一部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