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淡藍色的“雪田塾”加關注
▲川總看上了格陵蘭島
川普總統在還沒有正式就任第47屆總統之前,在他的私邸就各種放話,不僅看中了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還相中了加拿大,在他的社交帳號上稱呼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州長”,派出了兒子小川普坐著自家的“川普專機”去考察格陵蘭島。
在川總的強大壓力之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華人愛稱他為“小土豆”)宣佈辭職,格陵蘭島也冒出了要“完全自治”脫離丹麥的勢頭。未來會怎麼樣,全球的人都在關注。
日本的媒體也都在討論川總這樣的漫天要價的“大嘴巴”,將來一定會對日本也要求這要求那,沒有了安倍的日本,川總看不上現任首相石破茂,一定會給他點顏色看看的。
筆者雪田突發奇想,如果川總看上整個日本,或是看上日本的某個戰略要地,要求“合併”,日本會怎麼樣呢?
筆者想起了沖繩,那美麗的沖繩,有著米軍大塊的基地的沖繩,要是被川總看上了,會脫離日本嗎?

▲琉球王宮的大門-守禮門 (戰後重修的)
沖繩的守禮城是一般去沖繩的觀光客都要去看看的,建築物是古中國的的風格,內飾、匾額也都是明代氛圍。入口處的守禮門經常作為沖繩的標誌,2000日元紙幣圖案就是守禮門,筆者還儲存有一枚老的50日元硬幣,上面也有守禮門。門上的四個大大的漢字是“守禮之邦”。
但是沖繩的歷史,在近代可謂多災多難,變幻不定。
本來是好好的一個“守禮之邦”,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百年之內,數度城頭變換大王旗,每一個來旅遊的中國人,看了琉球近代史介紹後,都不勝唏噓,尤其是琉球50年前重新插上太陽旗的經過,不僅讓人沉思,還讓人反思。至於反思之後能不能感情昇華,看個人的喜好和修為。

▲石垣島上的一個730紀念碑
在沖繩群島相當靠南,戰略地位很重要的石垣島上,筆者曾去過這個島,島上有一個巨石做的730紀念碑(見上面圖片)。這是跟沖繩城頭變換大王旗有關的一個紀念碑,至於是紀念什麼您能猜到嗎?如果猜不到,請看到最後筆者給您解釋,相當令人唏噓。
古堡式的琉球王宮守禮城建在一個山包上,在二戰的後期,美軍登陸沖繩島,島上的日軍在守禮城的下面修了複雜的軍事壕溝,並把指揮部安在裡面,跟登島美軍激戰,結果美軍也不管古蹟不古蹟了,把守禮城炸了個稀爛,連同守禮門,和城周圍的街道房屋都毀於戰火。一直到戰後很長時間,這一帶一片廢墟。
戰後,美軍認定沖繩是被日本帝國主義霸佔和欺凌的“受壓迫”地區和民族,直接乾脆,從北緯30度劃線,以南全部從日本分離出去,包括屬於鹿兒島縣的一些島嶼和沖繩諸島,由這些島嶼合起來,要恢復琉球國。
美軍的效率極其高,按照美國的治國理念是在佔領軍管制下的琉球人自治。簡單捋一下戰後由美國託管,琉球政府的變遷:
1945年
☆設立琉球列島美國軍政府
☆汽車都改為左舵,跟美國一樣靠右通行。
☆設定沖繩諮詢會,由當地人代表組成的簡易參政機關。
☆1947年還允許成立政黨,選舉群島議員。
1950年
☆變為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
1952年
☆設立琉球政府
☆三權分立構造,同時還設有立法院和裁判所。
☆政府的行政長官要受美國的制約和任命。
1960年
☆當地人結成“沖縄県祖國復帰協議會”。
☆每年4月大遊行,要求“復歸”。
1969年
☆佐藤榮作首相和美國尼克松總統發表共同宣告約定將琉球的施政權歸還日本。
1972年
☆5月15日,琉球政府正式變成日本的沖繩縣
☆整備日本最後一條國道58號線連線鹿兒島到那霸
1978年
☆7月30日,琉球諸島變成汽車靠左行使
☆石垣島立730碑紀念改道左行
這次大變換的100年前,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強制把琉球變成了日本的沖繩縣,米軍說沖繩人是受壓迫受歧視民族一點兒也沒錯。二戰後脫離日本由米軍託管,那時沖繩語言還有很多人會說,島民完全有自治及要求獨立自主的基礎,也可以像韓國那樣,作為獨立國家加入戰勝國行列,還可以要求日本不斷賠償。可是,島上的主流民意不是強烈的獨立意識,也不要求加入美國,更不要求中國救助,而是要求迴歸戰敗國日本,跟二戰後世界各地的獨立建國潮流唱的是反調!
因為戰敗的“二流國家”日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看看當時的琉球周圍的這些國家地區,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上不是混亂內鬥就是貧窮,美蘇冷戰,美國陷入越南戰場拖拖拉拉,駐沖繩美軍活動頻繁,琉球人的反戰反到了駐琉球美軍。
再看看日本,從五十年代經濟大發展,在亞洲一枝獨秀,60年代開始騰飛。日本的發展過程中重視一般百姓的福祉,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儘量照顧一般勞動者的需要,不僅農村的農民們的地位高了,進城打工者也成了能安定生活的中產階級。當時就有不少琉球年輕人跑到日本本土打工就業的,這些都構成了人們對日本的嚮往。
說美國順水推舟也好,別有用心另有陰謀也好,或是說美國想從日本搞錢也好,結果就是沒有軍力,沒有核武的戰敗國日本,靠的是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吸引了琉球人,重新獲得了沖繩縣,衝破了美軍的北緯30度線。
如果您還要問筆者問什麼北方四島日本收不回來?那是因為蘇俄佔領北方四島時,把島上的日本居民都趕走了,島上到現在也只有一些軍事人員及家屬,還有少量遷來的俄羅斯人,大片的地是空著的,蘇俄的傳統向來是要地不要人,地比人和經濟都重要。

▲沖繩人在國會前舉獨立旗,沒人阻止
琉球人當時選擇迴歸日本,或者說他們可以選擇迴歸日本,一個是米國的度量,不強制佔領別處領土,願意放手,二個是日本的經濟強大,願意給沖繩出錢重建。被炸燬的首禮城就是琉球國重變“沖繩縣”後重修的,守禮門也是被重修後又大放光彩,筆者手裡的50日元的守禮門紀念幣就是那時候發行的。
當然日本也沒能解決駐沖繩島美軍基地的問題,但是會給當地人補貼錢,一些琉球精英時不時還會要求“琉球獨立”,很多人還會要求美軍撤走。在言論自由的日本,隨便你把獨立旗子打到國會大樓前,隨便你聚會演講發表反美反日主張,只是現階段應者寥寥,不成氣候。
琉球重回日本後、50多年過去了,會說琉球話的人已經很少,對日本的認同度更高,琉球已成為歷史!

▲沖繩人的民族服裝
現在的沖繩由於遠離日本本土,還保留了很多地方特色。筆者的一位朋友的兒子去年娶了沖繩的女子,婚禮在沖繩舉辦,會場來了300多人,穿上民族服裝,載歌載舞,熱鬧非凡。朋友說早知道到我們也多叫些親友去,這下子被沖繩人壓了苗頭了。
沖繩沒有那麼多的工業和高樓大廈,但有完整配套的跟日本本土一樣的社群設施和組織,居民生活總體相當安逸。在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裡,沖繩的嬰兒出生率最高,近年出現了不少衝繩出身的著名歌手,超模,高爾夫選手,藝人等。比如,很多中國人喜歡的骨感歌手安室奈美恵就是沖繩人。
現在作為日本人的沖繩居民,安居樂業,生活很安逸,看不出他們有任何想要加入米國的理由。50多年前的當年他們沒有加入米國,現在即使川總看上衝繩,筆者相信沖繩人也不會願意脫離日本。
回到最開頭,川總已經動嘴要求合併的那幾個地方,除了巴拿馬運河比較特殊外,加拿大與格陵蘭島,只要自己的百姓覺得自國的政府對他們很好,日子比米國治下活得舒適,活得富裕,就可以決定不理川總他那一套。因為川總也會和當年硫球島的佔領軍一樣,最終聽從當地人的“民意”。

雪田塾,歡迎有志者關注並加入,歡迎投稿。歡迎年輕學生加入我們的二代群
相關文章
恭賀新年!正月裡的傳統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