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精修圖統治視覺的時代,當社交媒體還在為“AI級完美”內卷時,陳都靈卻以隨意散落的長髮、近乎裸肌的妝面、一條小白裙,為2025年找到了最佳風格。

在這個追求極致雕琢的時代,當濃顏系美人用高光雕塑輪廓,用濾鏡將五官校準至毫米精度,一股清新的審美逆流正悄然漫溯:“氧氣感”——不事張揚,卻自帶通透的生命力。


這種風格讓淡妝比濃墨重彩更令人驚豔,令襯衫牛仔褲比華服更顯矜貴,但氧氣感卻並非對精緻的反叛,而是對美的本質的迴歸。

當時尚開始倡導“會呼吸的美”,我們終於懂得:真正的驚豔,從不必窒息。

摒棄“用力過猛”的緊繃,氧氣感主打用低飽和的色調、鬆弛的氛圍和肌膚原生的光澤完整造型。看看秀智的生圖——瓷肌透出的自然光暈、似有若無的毛流眉、嘴唇上那層“my lips but better”的釉感,才是現在最火的“原生態美感”。

所以氧氣感妝容的重點不是遮,而是“透”,不是改頭換面,而是四兩撥千斤。妝面重點是根根分明的毛流感野生眉,就像徐若晗和鄺玲玲的妝容就很有參考意義。


我們日常在進行妝造時,可以選擇Refy的透明眉膠打理眉形,突出眼妝的張力,眼影則推薦選裸杏色或灰粉,手指隨便抹抹就很有層次。

此外,2025年的氧氣肌,要的是“薄紗濾鏡”效果,化妝時推薦用一滴精華混著潤色隔離上臉,保留皮膚自然紋理和微微透出的血色。遮瑕也點塗在最必要的部位,保留些小瑕疵反而更鮮活。

與此同時,腮紅同樣追求原生感,最好是像從內而外透出的好氣色,可以用霜狀腮紅在面中拍開,讓其與膚色自然融合,唇妝當選mlbb色,塗完再用指腹暈染邊緣,模糊唇線才夠隨意。

值得注意的是,氧氣感妝容的靈魂在於“呼吸感”——不追求完美無瑕,而是讓肌膚看起來健康、明亮、有生命力,越素越好看。畢竟,最高階的時尚,永遠是看起來不費力的那一種。




但這種妝容從來都不是“無妝勝有妝”的偽素顏,而是精心營造的effortless chic:微醺感的玫瑰豆沙唇色,睫毛根根分明卻拒絕誇張捲翹,眉毛永遠保持自然的毛絨質感……

在韓系氛圍美人鄭恩彩與金多美的日常妝容裡,氧氣感又有了更豐富的註解,它是一種清冷也是一種書卷氣,運用近乎透明的裸肌與野生眉構建出寡淡卻極具穿透力的美,再以溫柔唇色演繹出知性氛圍。


如果當你站在鏡子前猶豫“要不要再補一點”時,答案永遠是“No”,因為真正的氧氣感美人,永遠會選擇用留白對抗過度修飾。

就像這些被鏡頭千萬次檢視的美麗面孔,她們也不約而同地為我們示範了美的另一種可能:不必精緻到窒息,而是要以恰好的留白,給風格留出自我的空間。




然而每一處“似有若無”都經過縝密計算,每分“天然去雕飾”背後都是深思熟慮的選擇,因為真正的氧氣感從不是偷懶,而是以更聰明的方式,讓妝容成為肌膚的延伸而非面具。

畢竟在當代審美語境下,鬆弛自洽才是美麗新目標。我們早已無須過於在意五官是否完美,也不用費心妝容是否精緻無瑕,只要大方展露自己的風格,就足以打造無法復刻的美感。

當妝容開始追求原生質感,穿搭也迎來了“輕盈革命”——氧氣感穿搭的精髓,則在於用鬆弛的輪廓和明媚的色調,打造一種張弛有度、會呼吸的美學。

深諳這種穿搭的秀智,她的襯衫總是敞開最上面的兩顆紐扣,袖口隨意挽起,露出手腕的纖細線條;日常愛穿的帶著天然褶皺的亞麻連衣裙,就像是剛從衣櫃裡隨手拎出的舊愛;而用廓形西裝內搭亮色針織時,秀智也會讓這種硬朗與柔軟達成微妙平衡。




因為氧氣感穿搭拒絕緊繃的束縛,也規避過度堆砌的刻意,主打以恰到好處的留白,讓身體與衣裝自然對話,像泰系美人鄺玲玲的日常造型同樣有著可鑑巧思。

她日常穿搭的共同密碼是——“3分寬鬆+2分露膚+1分垂墜”,沒有攻擊性的剪裁,沒有喧賓奪主的色彩,整個人的氣質看起來會更顯柔和。




可能就像氧氣感妝容追求原生感的心機,氧氣感穿搭也強調隨性氛圍:一條未熨平的裙襬,一縷散落的髮絲,一件簡約大氣的西裝外套,都是沒刻意打扮的優雅宣言。

因為最高階的造型,是讓衣服成為氣質的註腳,而非喧賓奪主,像姜敏京身上這件碎花洋裙和珍珠項鍊以及匡威搭配時,就更能凸顯個人的清純氣息,而鄭恩彩身上穿著的這件極簡襯衫裙,也能完美契合她的風格。


不過在一眾單品裡,要說打造氧氣美感的必備單品,那定是純色半袖衫,這類針織單品也需遵循“三無原則”:無複雜剪裁、無尖銳稜角、無飽和色系。

半袖衫要挑落肩設計的,讓肩線自然垂墜成慵懶的弧度,就能穿出“咖啡廳寫作一下午”的文人氣質。半袖開衫則選修身但不緊身的“會呼吸款”,既有輪廓又不失鬆弛感。

日常造型時還可以用絲巾展示疊穿哲學,在腰部繫上一條絲巾,破壞正式感的同時,還能製造出知識分子風的儒雅。

不同密度的蕾絲和蝴蝶結碰撞時,能打造不費力的高階感,畢竟氧氣感穿搭的終極奧義,就用最簡單的面料,構建最不易過時的風格骨架,所以越素的單品往往越能打造出理想效果。

無論是搭配牛仔褲還是半裙,都能打造出清爽而又溫柔的氛圍美感。如果你想要在春天輕鬆get氧氣感穿搭,趕緊試試吧!

時尚的終極戰場,從來不在秀場或街拍,而在生活本身,當“氧氣感”從妝容蔓延至穿搭,我們終於發現:像秀智、徐若晗、鄭恩彩、鄺玲玲……她們的魅力密碼,還藏在鏡頭外的日常裡。





而深諳氧氣感美學的美人們,同樣喜歡在旅行中找尋屬於自己的療愈。她們的旅行箱裡永遠裝著幾件“會呼吸”的衣物:亞麻連衣裙可以捲成拳頭大小,舊開衫帶著熟悉的氣息,平底鞋已經與雙腳達成默契。

沒有精心策劃的打卡清單,她們卻總能在無意間找到城市最真實的脈搏,這種旅行方式,恰是氧氣感生活的縮影——不追求數量,而重視質量;不貪戀風景,而收集感受。

當別人忙著用鏡頭“掠奪”世界時,她們選擇用五感來沉浸:用手指觸控百年石牆的溫度,用舌尖記住海邊小館的魚湯滋味,用皮膚感受異國晨霧的溼度……鬆弛自洽的生活方式,同樣為風格注入自由呼吸的氧氣美感。




此外,運動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看似隨意的舒展與律動,其實藏著自我療愈的智慧,普拉提或是瑜伽這類柔和節奏的運動,也讓她們找到了最自在的狀態。

閱讀之於她們,同樣不是功利的知識攫取,而是一場精神層面的深呼吸,那些散落在日程間隙的閱讀時光,通勤時讀一段隨筆,睡前枕邊書的溫柔重量,同樣構築起氧氣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靈窗隙”。




對生活的熱愛,總是藏在那些不假思索的細節裡,她們熱愛陽光、音樂、鮮花、海洋……姿態優雅,步履輕盈。

而在這個崇尚“過度”的時代,最美的妝容才是健康的光澤,最時髦的單品是自在的姿態,最奢侈的消費是留給自己的空白時光。活得輕盈,才是如今最珍貴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