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想訪華,梅洛尼也想訪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有新聞報道,阿根廷的米萊想訪華,但還沒有敲定。義大利的梅洛尼也想訪華,同樣沒有最後確定。
米萊是個網紅總統,靠嘴大當選,然後發現治國光有嘴大還是不行。特朗普可以命令美聯儲降息、開動印鈔機,米萊沒有這個法術,沒有中國-阿根廷的換匯協議,阿根廷連IMF的帳都付不出。
米萊可以接著削減政府部門,把總統府都裁掉都沒人care,問題是問題還在那裡,阿根廷的經濟還在繼續惡化。
有報道說,阿根廷的惡性通脹開始下降,政府的資金流開始好轉,但在這樣的極端措施下,一點沒有見效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極端措施是不能長久的。游泳衝刺時憋氣不換氣還能衝刺更快一點,但能長久嗎?
阿根廷怎麼走出經濟泥潭,這是巨大的話題,也沒人說得好。米萊以為他說好了,上臺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但現在有一點是清楚的:阿根廷的經濟未來不管走哪條路,發展與中國的貿易是繞不過去的瓶頸段。
米萊依然打心底裡反華,但凡有一點點辦法,他就不肯夾著尾巴到中國來,問題是真沒辦法了
阿根廷經濟與中國高度互補。阿根廷的農產品、礦產品是中國大量需要的,中國的工業製成品和投資是阿根廷大量需要的。
如果中國旅遊者能大量湧向阿根廷,那就更好了。帕塔哥尼亞的景色還是很棒的,南極遊更是很多人的夢想。
米萊出於意識形態上的極端主義,在競選時對中國大放厥詞。中國出於對阿根廷內政的尊重,不好多說什麼。米萊上臺,中國也需要時間聽其言觀其行。在此期間,對阿根廷冷處理。
阿根廷感到了。阿根廷更需要中國,所以早早派外交部長訪華。更加重要的是,總統辦公室主任基勒莫·佛蘭克斯與中國大使王衛會談後,中國對換匯協議延長開了綠燈。
據阿根廷中央銀行宣佈,協議延長到2026年7月,金額摺合50億美元。
對於中國來說,這50億美元只是一抬手指頭的問題,也不是一去不回。但對阿根廷來說,這是意味著是否財政破產的生死關。中國做事不做絕,見死還是要救的。接下來就看米萊的了。
中國曾經和阿根廷差不多談成了銷售24架“梟龍”戰鬥機的協議,現在被米萊取消了,改買二手F-16。
中國不好說什麼。米萊還下令調查阿根廷南方的中國空間站,中國也不好說什麼。米萊凍結了中國在阿根廷的核電站和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還是不好說什麼。
這些是阿根廷內政,屬於阿根廷的主權決定。但要說中國沒有想法,不會有所表示和行動,那是不可能的。
米萊決定阿根廷不加入金磚,不知道是不是後悔了。現在“金磚幣”的呼聲一陣緊似一陣,如果落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置換金磚國家之間的雙邊和多邊貿易之間使用的美元。
金磚人口占世界一半,包括世界製造業唯一超級大國、世界經濟潛力最大的印度、世界最大的能源供應國俄羅斯。
印度到處與中國作梗,但不捨得退出金磚,因為印度也看明白了這是世界的增長極之所在。在外貿中避開美元也符合印度利益。
金磚幣如何運作是巨大的問號。有可能其構成與金磚內部的貿易平衡掛鉤,而不會簡單地以人民幣為基準貨幣。
但不管如何構成,退出的阿根廷沒有份,而阿根廷經濟與美元掛鉤只是米萊的幻想。美國並不想帶阿根廷玩,誰喜歡沒事自己背石頭玩?而且阿根廷政治變換劇烈,誰知道下一次是不是左翼再次上臺?
如果米萊不能出奇跡,把阿根廷帶入更深的泥潭,下一次大選的極端反彈是大機率的事。
美國不想把自己砸進去。對於這種政治上極端動盪中的國家,中美這樣的主要大國都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中國和阿根廷都沒有確認米萊來訪,很可能雙方根本沒有談妥來了談什麼。米萊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才來中國,他是在自己嚥下自己撒的爛屎。
但這不是中國接受米萊訪華的理由,中國需要具體的可期待成果,比如阿根廷重新確認對一帶一路的承諾,和對中資准入的承諾。米萊吃什麼,不是中國關心的事。
中國可能也有教育米萊的意圖,讓米萊看看真實的中國,有助於理清阿根廷自己的發展道路。
能借勢扭轉一個榆木腦瓜還是不錯的,有示範作用。不能的話,中國也沒有損失,頂多賠上一頓晚宴,還得用人民幣或者美元支付,不接受比索。
從長遠來看,阿根廷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國家,保持良好互動對中國作為全球南方的領袖是有利的。
無獨有偶,義大利的梅洛尼也想訪華,據說意圖在7月底之前。同樣,中國和義大利都沒有確認。
在巴厘島G20峰會上,中國邀請了剛當選的梅洛尼訪華,梅洛尼接受了,但沒有敲定時間。
在那時到現在之間,義大利退出了一帶一路,這是在梅洛尼領導下發生的。
梅洛尼是右翼的,在競選時就誓言要退出一帶一路,在美歐反華聲浪高漲和義大利作為G7中唯一一帶一路成員的情況下,梅洛尼當選後兌現承諾不奇怪,但這個決定對梅洛尼十分艱難。
義大利口口聲聲一帶一路對義大利貿易並無實質作用,一帶一路也與義大利的價值觀念不符,義大利與中國的關係完全可以在一帶一路之外發展,所以要退出。
但這不影響義大利清楚地意識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增量市場和最大之一的存量市場的極端重要性,美國的保護主義趨勢和歐洲市場的飽和迫使義大利向中國看。
在野的時候可以屁股決定腦袋,執政時就要腦袋決定屁股了。
梅洛尼的挑戰在於:一方面退出一帶一路是政治上的必須,另一方面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是經濟上的必須。
梅洛尼沒有在巴厘島G20期間或者稍後不久就確認訪華時間,是因為那時義大利還沒有最後決定退出一帶一路。
中國邀請可能也有挽留的意思。搶先退出再訪華,那是明顯在挑釁,大家都臉面上不好看。
如果訪華之後再退出,就與中國徹底撕破臉了,對義大利不利。所以推遲訪華,先把退出一帶一路的事情辦了,希望時間可以消減中國的怒火。
中國並沒有高調反應,加入還是退出本來就是相關國家的主權決定,中國尊重。
但要說中國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沒有行動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國擅長悄悄的只做不說,澳大利亞和韓國都吃過苦頭,義大利想必也不陌生。
義大利作為G7裡的“吊車尾”,對華進口的剛需性一點不比其他國家差,對華出口則比法國還偏科。
在中國市場上,問到有什麼義大利進口,除了法拉利、普拉達、寶格麗這些雲端之上的奢侈品牌,和日常生活相關的還真要想一想。
甚至可以說,要是一夜之間把義大利進口全咔嚓了,中國老百姓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但義大利感覺得到。
退出一帶一路後,義大利一直試圖與中國拉關係,但中國冷處理。既然對華貿易對義大利沒有實質作用,那對中國也沒有實質作用。
中意之間本來有一帶一路架構可以發展關係,為什麼要重新發明輪子呢?義大利不願意與中國發展超出一般的關係,那不就只有一般關係嘛,不就是排隊拿號嘛。
巴厘島G20是很重要的節點,期間和之前習近平主席與所有G7領袖都進行某種會談,並邀請了大部分G7領袖訪華。
此後,朔爾茨、馬克龍來過了,拜登在舊金山再次會談,蘇納克在巴厘島就被取消會談,現在連自己在白廳的位子也被取消了,小土豆在非正式交談之後不歡而散,岸田至今沒有得到再次正式會談,只有梅洛尼還一直“懸”著。
現在要落地了嗎?她來中國想談什麼?該不是想拉奇瑞到義大利造電動汽車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相關文章